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1(鲁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1(鲁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7 19: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揠苗助长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有它自身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体会寓意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一些比较浅显的词语,已经能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准确理解出来,较长的句子也基本能准确断句,读通顺。但这是初次接触寓言故事,这种文体,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寓言”这个文学体裁,以及它的基本特点。
教学理念
教学中注意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注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等手段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一些学起来比较困难有难度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解决,教师去课堂上只充当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
教学设想
1.挂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种田人的心情。
3.通过讨论挖掘寓言蕴含的寓意,从而让学生掌握“凡是寓言故事,都含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一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一个字。掌握由本课生字构成的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急于求成。
3.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
课前准备
1.通过查字典或采用其他方法,弄明白什么是“寓言”,它有什么特点?
2.布置学生从一些课外读物中阅读一些寓言故事,加深对寓言这种文体的了解。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示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看钱老师写“寓”字。一起读课题。
2.解题:我们都听过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两则”。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
3.出示挂图,创设情境
让学生观察挂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这人正在想怎样让他地里的禾苗长的快一些,大家帮他出出主意好不好?
生:……………
师:大家的办法很不错,下面我们看看他自己想出了什么办法?
板题、指名读题、解题,“揠”是什么意思?(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
4.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吧!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对照着后面的生字表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师:在这篇课文中,你又学会了哪些以前不会的词语?
(1) 指名说(宋国、焦急、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
(2) 指名读。
(3) 齐读。
三、感悟课文
(一)提出“纳闷”,理解含义
提问:“纳闷”是什么意思?(因为心里疑惑而发闷)
(二)围绕“纳闷”,逆推情节
1.宋国农夫的儿子为什么“纳闷”?(因为对父亲的话产生了疑惑,所以“纳闷”起来)
2.父亲回到家里究竟讲了一些什么话?是怎样讲的?这些为什么会引起儿子的“纳闷”?
要点:(1)父亲“兴致勃勃地说”,父亲为什么这么高兴?(禾苗长了一大截,父亲自然高兴)
(2)父亲说:“真把我累坏拉!”究竟是干什么的?(父亲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怎不累坏了?结合理解成语“筋疲力尽”。)
(3)父亲说:“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半天里就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可能吗?所以他的儿子产生了疑惑。
3.这位父亲为什么这样舍得花力气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要点:
(1)他巴望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理解“巴望”,盼望。)
(2)他为禾苗不见长高而焦急。
(三)回到“纳闷”,顺推结果
1.儿子既然“纳闷”,为什么不立即下田探看,而要等到第二天?(天已经黑了,来不及,只好等到第二天。)
2.怎么知道天已黑?(这位父亲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
3.儿子下田探看,结果怎样?
4.这一结果怎么造成的?
5.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懂了一个什么道理?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会对他说什么?
四、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争取用上课文中关键的词语。
五、这样深刻的教训,我们一定要记住,想一想,这样的一个道理,你想对谁说,怎么说?
六、作业:
1.写一篇读书日记。
2.集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