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珍稀动植物

文档属性

名称 一些珍稀动植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01 18: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一些稀珍动植物
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巨晰是我国晰蜴中最大的一种,全长近2米,尾长约占五分之
三。全身密被细小鳞片,头窄长,吻较长,尾侧扁如带,四肢
粗壮。鼻孔在近吻端处。舌较长,前端分叉较深。尾背鳞片突
起形成两列嵴。背面为黑色,杂有黄色斑纹。腹面为淡黄色或
灰色,散有少数黑色斑纹。尾部则为黑黄相间的环纹。
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爬行动物。长2米余,背面角质鳞有六横列。背部暗褐
色,有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色小斑和横条;尾部有灰黑
相间的环纹。前肢五指,无蹼;后肢四指,有蹼。穴居池塘、沼
泽底部,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冬季蛰居穴中。分布于安
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巨体型与虎相似,但较小,为大中型食肉兽类。体重50千克
左右,体长在1米以上,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头圆、耳短、四
肢强健有力,爪锐利伸缩性强。豹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
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称之为“金钱豹”。
其背部颜色较深,腹部为乳白色。 豹栖息环境多种多样,从低山、丘陵至高山森林、灌丛均有分布,
具有隐蔽性强的固定巢穴。豹的体能极强,视觉和嗅觉灵敏异常,
性情机警,既会游泳,又善于爬树,成为食性广泛、胆大凶猛的食肉类。
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亦称猫熊。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
66厘米。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生
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
动物。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
甘肃的少数地方
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
相等或更长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
生活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
笋为食。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部。
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羚牛:亦称扭角羚。哺乳动物。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
米,重可达350公斤。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全身棕黄色或深
棕色,眼周黑色。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
吃青草、树枝、竹笋等。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雄鸟体长80厘米,雌鸟稍小。全身羽毛白色,飞羽粉红色。
头顶、额、眼周、下嘴、脚部有朱红色,故叫朱鹮。生活在沼泽、
山区溪流旁,栖息于树上。以蟹、蛙、小鱼、田螺为食。在1981
年5月以前,全世界仅发现有5只这种鸟,号称“国际保护鸟”。
1981年5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洋县又发现了7只朱鹮。
后来,又孵出了6只小朱鹮,使朱鹮的总数上升到18只。
2、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厘米~60厘米。纺锤形或圆柱形的
肉质根,茎很短,掌状复叶,三至六枚轮生。花小,淡黄绿色,
伞状花序。果扁形,红色。产于我国东北、朝鲜等地,有极好的
药用价值,为“关东三宝”之一。
2、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常绿乔木,高达20米。枝平列,小枝有毛。叶两型,长枝
上的叶放射状散生,长4厘米~5厘米;短枝上的叶轮生,长2.5厘
米,线形,下面有白色气孔带。球果。产于广西、四川、湖南、
贵州等地。1956年发现,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2、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水杉:落叶大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5米。侧生小枝对生,
羽状。叶条形,扁平,长13毫米~20毫米,交互对生成两列,
羽状。球果下垂,近四棱球形或短圆筒形,长约18毫米~25毫米。
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1941年发现,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3、已灭绝的物种
渡渡鸟:十六七世纪,带看来福枪和猎犬的欧洲人来到毛里求斯。
不会飞、跑不快的渡渡鸟的厄运降临了。枪打狗咬,鸟飞蛋打,
没有多少年,渡渡鸟越来越少。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人类
杀死了,从此,地球上再也见不到渡渡鸟了,除非是在博物馆的标
本室和画家的图画中
3、已灭绝的物种
19世纪30年代,人类发现了澳洲大陆,欧洲移民陆续登上了这块
宝地,并且随着人数的增加,周围岛屿也住上了人。在塔斯马尼亚
岛,移民们放牧羊群以后,便不能容忍塔斯马尼亚虎(袋狼)的存
在了。它们放弃袋鼠和其他小动物不食,专门撕咬既无反抗力又逃
跑不快的绵羊,牧民们便开始持续不断地猎杀这种猛兽。到了19世
纪60~70年代,当地居民已开始担心这种有袋类动物的命运,然而
当时目光短浅的当地政府还是决定奖励灭虎者,最后一笔奖金是
1909年付出的。据官方资料统计,在该岛上共消灭了2268头袋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