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12章 全章整合与提升(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12章 全章整合与提升(26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24 11:4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章整合与提升
HY版 九年级上
全章整合与提升
D
B
1
2
3
答案呈现
C
C
见习题
4
5
6
B
见习题
7
8
9
见习题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2020?甘肃金昌】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图丁:气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内能减少
【点拨】图甲中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A错误;图乙中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B错误;图丙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C错误;图丁中气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D正确。
【答案】D
2.关于热值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取措施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燃料的热值
B.燃料实际燃烧释放的热量总小于按热值计算出来的数值
C.释放相同的热量,燃料燃烧时间越长,燃料热值越大
D.释放相同的热量,燃料燃烧时间越长,燃料热值越小
B
3.【中考·上海】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  )
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点拨】根据Q=cmΔt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升高温度小,比热容小的升高温度大,所以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故B正确。
【答案】B
4. 计算比热容的公式是c= 。关于同一种物质(同种状态)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
B.若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D.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
C
5.【2020·湖北荆门】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C
6.【2020·浙江绍兴改编】热机发明后,一直在持续的改进和发展中。
材料一:1769年,法国人居纽制造出蒸汽机推动的三轮汽车(图甲),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气缸外部燃烧,热效率为5%~8%之间。
材料二: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内燃机(内燃指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四冲程循环理论:①气缸的向外运动造成的真空将混合气体燃料吸入气缸;②通过气缸的向内运动对进入气缸里的燃料进行压缩;③高压燃烧气体产生巨大爆发力;④将已经燃烧的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材料三: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四冲程为依据的煤气内燃机,利用飞轮的惯性使四冲程自动实现循环往复,内燃机的效率达到14%。
(1)四冲程循环理论提及的“巨大爆发力”由图中的________冲程实现。
(2)德罗夏提到的内燃方式是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猜想。
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热量损失少,热效率高
C
(3)老师在重复演示“做功改变内能”实验(图乙)之间,需在拔出活塞后将厚玻璃筒甩几下,其目的与内燃机的________(填“吸气”“压缩”“做功”或“排气”)冲程的原理相似。
排气
7.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容已知(注:燃料完全燃烧放热用Q放=mq计算,某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其质量用m表示),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煤油
25
44
菜籽油
25
34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的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及____________相同。
(2)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
质量
水的质量
煤油
(3)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平
偏小
燃料并不可能完全燃烧,燃料燃烧放出的部分热量会散失到空气中,烧杯等实验装置会吸收一部分热量,使Q放大于Q吸
8.如图甲所示的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并测出煤油和水的初温,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 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温度/℃
煤油
20
25
29
34
38

20
22
24
26
28
(1)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
秒表
(2)由记录表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得出物质的吸热能力与______________有关。
煤油

物质种类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他们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能让水和煤油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合理即可)
9.【中考·山东聊城】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烧杯中盛有20 ℃、质量为100 g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假如完全燃烧酒精3 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解:(1)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
即需将水加热至100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 J/(kg·℃)×100×10-3 kg×(100 ℃-20 ℃)=3.36×104 J;
(2)此过程中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
3 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q=3×10-3 kg×3.0×107 J/kg=9×104 J,
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
η= ×100%= ×100%≈37.3%;
(3)科学研究表明:1 g 100 ℃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2.26×103 J的热量。水开始沸腾后持续观察沸腾现象,同时发现水的质量减少了5 g,则此过程中水汽化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
水汽化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
Q=2.26×103 J/g×5 g=1.13×104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