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13章 13.1 从闪电谈起(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13章 13.1 从闪电谈起(24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24 09: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HY版 九年级上
第1节 从闪电谈起
见习题
同; 正
1
2
3
答案呈现
见习题
见习题
D
4
5
6
A
B
7
8
9
见习题
10
B
电荷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A
14
13
15
16
C
见习题
见习题
11
见习题
12

1.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它能吸起一块橡皮大小且不带电的“碳海绵”,是因为“碳海绵”的密度很小,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__的性质。

吸引轻小物体
2.如图所示,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细水流,细水流发生弯曲,与此现象原理不同的是(  )
A.讲台座上落满粉笔灰
B.衣服上滚动的毛刷将灰尘吸入刷内
C.用久的电风扇叶片沾满灰尘
D.汽车车身容易吸附灰尘
A
3.【中考·广西贵港】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着的泡沫小球,发现泡沫小球被排斥。泡沫小球被排斥的原因是________种电荷相互排斥,由此可知泡沫小球一定带________电。


4.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发现碎纸屑被吸引,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纸屑接触玻璃棒后 “跳开”,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纸屑带上了与玻璃棒相同的电荷,而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5.【教材改编题】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玻璃棒用丝绸摩擦,橡胶棒用毛皮摩擦,使有机玻璃棒和橡胶棒都带电,则在a图的做法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在c图的做法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在b图中观察到的现象与________(填“a”或“c”)图相同。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a
6.【2021·山东威海乳山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从塑料滑梯滑下来后,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
B.竖起的头发丝不带电,
但是滑梯带负电荷
C.竖起的头发丝带异种电荷
D.竖起的头发丝带同种电荷
D
7.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
B
8.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地与桶壁摩擦,使塑料桶带有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电荷 
9.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B.刮风时屋角上积累了许多灰尘
C.电视机屏幕上容易吸附灰尘
D.化纤布料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
B
10.下表是几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1)由表中可知,石棉与玻璃棒摩擦后带________电。
(2)根据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的带电情况,可以判断出,丝绸和玻璃在表格中的排序,丝绸应该排列在玻璃的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3)从表格中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出,云母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羊毛________(填“强”或“弱”)。

后面

11.【2020·江苏常州】N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 μm即__________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______(填“正”或“负”)电,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________性,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但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7

吸引轻小物体
绝缘
冲洗后的熔喷布不再带电
12.金属中自由电子是可以移动的。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金属体a和b互相接触,均放在绝缘支架上,现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a,但不接触。将a、b分开,再将带正电的玻璃棒移去,则a会带上________电。
【点拨】由图可知,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a,但不接触,根据静电感应可知,a靠近玻璃棒的一端会有自由电子集中。先将a、b分开,再将带正电的玻璃棒移去,a上仍有多余的电子,因此会带负电。
【答案】负
13. 物理课上,演示了“静电灯笼”实验:用毛皮分别摩擦了塑料捆扎绳和PVC管,将捆扎绳上抛后,PVC管在下方即能“托起”捆扎绳,捆扎绳如同一个倒挂的灯笼(如图所示)。
其中,一缕捆扎绳变成灯笼是因为被毛皮摩擦过的捆扎绳带________电荷而相互________;PVC管能托住“灯笼”不下落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种
排斥
PVC管与捆扎绳带同种电荷而产生斥力,捆扎绳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了斥力和重力这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静止
14.【新题】假如自然界存在第三种电荷,且遵循已有的电荷间的作用规律。a、b、c三个轻质小球分别带正电荷、负电荷和第三种电荷,均用绝缘细线竖直悬挂,相互靠近但始终不接触,三个小球的最终状态可能为(  )
【点拨】a、b、c三个轻质小球分别带正电荷、负电荷和第三种电荷,则三个小球之间均为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三个轻质小球相互靠近时相互吸引。
【答案】A
15.【中考·山西】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C
16.小强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
(1)小球B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根据此图,提出一个问题。
解:(1)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小球B因受到球A的排斥力而发生偏移。
同种电荷间排斥力的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大小有什么关系?(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