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其多列》
教学目标:
1、了解哈尼族是个勤劳与智慧的民族,哈尼族的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2、通过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其多列》,体会劳动中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演的潜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会用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知道“其多列”是哈尼语“快快来”的意思。
2、理解和加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体验综合活动的和谐美妙,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律动——听《其多列》音乐做动作表演。
揭示课件①:同学们,请跟随老师听着轻快活泼的音乐一起做照镜子游戏。你做镜子我来照。(那你做的动作应该跟我一个方向,一个样子是吧。)评价:同学们动作模仿的真像,充满了美感。
那么老师展示的(揭示课件梯田背景图片②)这张画面的景致美不美呢?这是哪个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呢?让我们跟着摄影师的镜头去那里看一看,听一听。(视频停留在画面中人物说话部分)
(二)视频简介哈尼族。
小结:刚才,影片告诉我们画面上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耕耘出了天下第一美丽的梯田。那么影片最后他们说的话你们听懂了吗?生(听不懂)。嗯,听不懂,因为那里的人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二、引入歌曲教学
1、初听录音歌曲的范唱,介绍歌名,学习哈尼语“其多列”。
a.让我们回到之前的画面(揭示课件②),现在能不能告诉老师,这是哪个民族生活的地方?生(哈尼族)对,这里是哈尼族生活的地方(揭示“哈尼族”文字)。哈尼族长期居住在(揭示课件③)“山有多高,水有多长”的山区和半山区,村寨大多建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中间,点缀着层层的梯田,是当地的一大景观。听!哈尼族的小朋友正在用自己的语言热情地呼唤小伙伴呢!
b.揭示课件④初听录音歌曲的范唱。
c.提问:哈尼族小朋友是怎么呼唤小伙伴的?生(其多列) 对,他们在喊“其多列”。“其多列”是哈尼族语言,意思是“快快来”。这也是刚才所听歌曲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学学哈尼语“其多列,其多列”,生(“其多列,其多列”)。歌手歌曲给你什么感觉?生(欢快活泼)
2、复听录音歌曲的范唱,分辨乐句和段落。
①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再来听一听,歌曲有几个音乐句子?几个音乐段落?跟老师用这只手——数音乐句子,用另外一只手数音乐段落。这个手势,出现一次就表示一个音乐段落,出现几次就表示几个音乐段落。复听录音歌曲的范唱。
②提问:歌曲有几个音乐句子?生(2个音乐句子)。唱了几个音乐段落?生(唱了3段)
3、范唱歌曲,找出“其多列”的首尾位置。
①“其多列”出现在歌曲的什么位置?生(出现在歌曲的开头)。对,“其多列”除了开头有,想想还有哪里有?生(结尾也有)
②听老师来唱一唱(老师弹琴范唱歌曲)你们的判断是否正确。是的,“其多列”出现在(揭示课件⑤)歌曲的开头和结尾。
4、学习朗读歌词。
⑴分段学习朗读歌词,揭示课件⑥。歌曲中多次出现“其多列” ,“其多列”做什 么?第一段(师):“上山 坡去 捡竹 叶”跟我念!(生)师:“带上 长刀 砍竹 筒”(生)(重复一遍);(师);连起来!“上山 坡去 捡竹 叶,带上 长刀 砍竹 筒。”(生)。第二段,“其多列”看什 么?(师):“大路旁的 小树 叶” (生);(师):“随风 吹动 随风 扬”(生)(重复一遍);连起来!“大路旁的 小树 叶,随风 吹动 随风 扬”(生)。第三段,“其多列”干嘛 去?(师):“彩色 书包 背身 上”(生);(师):“高高 兴兴 上学 去”(生);连起来!“彩色 书包 背身 上,高高 兴兴 上学 去”(生)
⑵现在,我们把第一段“去劳动”、第二段“赏风景”、第三段“上学去”加上“其多列”连起来读一读。
5、逐段学习填唱歌词。
⑴学唱“其多列”部分,揭示课件⑦。那么哈尼族小朋友跟着怎样的旋律呼唤小伙伴的?,看科尔文手势听清唱53 3∣53 3∣和16 6 ∣16 6 ∣学一学。这两个旋律哪个高?哪个低?我们来跟琴声唱一唱。我们用哈尼族的话开心地唱一唱。
⑵学习逐段填唱歌词。你们学会了唱“其多列”,老师和你们玩歌曲接龙,“其多列”你们唱,中间部分我来唱。
a.接龙学唱第一段。换着唱。
b.跟琴连起来唱一唱。听前奏将第一段连起来唱一唱,要表现出哈尼族小朋友那种活泼欢快情绪。
c.跟着录音音乐伴奏热情地唱一唱第一段。
同上方法学唱第二段,柔美地声音表现小树叶的样子。第三段自己唱,表现出上学的高兴样子。
⑶听琴声三段完整歌唱。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哈尼族小朋友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心情。
⑷跟着录音音乐伴奏三段完整地歌唱。
三、丰富歌曲的表现。
㈠ 激发表演唱。
1、师生合作表演唱。
刚才,我们用轻快活泼的歌声表现了哈尼族小朋友。如果我们把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样子跟随歌声表现出来是不是更生动呢?
a、引导设计动作:呼唤、上山、砍竹筒、小树叶、飘扬、背书包、上学去 。现在,老师组合一下大家设计动作,在你们唱歌的时候表演。你们的应该做的是什么?生(歌唱)。要不要跟着老师做动作?(不要)。
b、师随生的歌声合作表演唱。
c、生随录音歌曲跟师表演。
2、生生合作表演唱。刚才,是老师和同学们合作表演唱的。现在,同学们你们之间能不能也来合作表演唱呢?听音乐1234小组歌唱,5678小组表演,然后交换。
㈡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我们学会了歌唱加表演,如果再配上打击乐伴奏,歌曲的演唱是不是会跟动听呢?
1、引导分段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设计伴奏节奏型。第一段表现劳动的激情适合选用哪件乐器?生(双响桶)。可以怎样伴奏?生(× ×∣× ×∣× ×∣×× ×∣);第二段小树叶轻柔的随风舞动适合用哪件乐器?生(碰铃)。怎么伴奏?生(×—∣×—∣×—∣×—∣);第三段表现愉快活泼的上学情绪可以选择什么加什么?生(双响筒和碰铃乐器合作伴奏)。
2、师生合作伴奏,学生合作伴奏。
a.指名一学生(碰铃伴奏:×—∣×—∣×—∣×—∣)与老师(双响桶伴奏:× ×∣× ×∣× ×∣×× ×∣)给同学们的歌声合作伴奏。
b.集体学习双响筒和碰铃伴奏。选出两组使用双响筒和碰铃为歌曲伴奏。
小朋友学会了歌唱、表演、伴奏。我们来个综合活动,让歌唱变得跟加生动,形式更丰富吧!谁来担任双响筒、碰铃的伴奏组?歌唱组?表演组?
3、综合表演。分组合作:伴奏组、歌唱组、动作表演组。
四、小结:今天我们跟着摄像机的镜头领略到了天下第一的美丽梯田。是哪个名族的呀?哈尼族的祖辈勤劳又智慧。我们从学习的歌曲《其多列》中,同样感受到那里的孩传承了祖先的美德,从小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我们小朋友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爱劳动、爱生活、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