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简谱) 一年级下册音乐 1 杜鹃圆舞曲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简谱) 一年级下册音乐 1 杜鹃圆舞曲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23 08:3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杜鹃圆舞曲》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歌曲《布谷》、聆听《杜鹃圆舞曲》的音乐活动,能体会音乐所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
2.能在“sol、mi”手势的辅助下,唱准“布谷”的音高,能用放松、清晰的声音做“bu gu”的发声练习。
3.能听出《杜鹃圆舞曲》中杜鹃的叫声,能随乐曲进行同步模仿并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
教学重难点
欣赏《杜鹃圆舞曲》找出乐曲中“杜鹃”的叫声,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和音乐对不同情绪的表达。
学情分析
低年级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他们喜欢唱歌跳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听、唱、动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积极性和音乐活动的参与度。
教前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探索母音“u”的正确发声口型。
(1)辨别杜鹃的叫声。
师:同学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学生回答:布谷鸟、杜鹃……)
(2)模仿杜鹃的叫声。
(出示多媒体,学生念“bu、gu”,提醒学生:“u”发音时嘴唇缩成圆形,口腔呈小圆型,软腭抬高,喉头向下,声音有竖立感。)
2.复习歌曲《布谷》
(1)当我们唱到杜鹃歌唱声的时候请用这两个手势表示(“布谷”叫声处用“sol、mi” 柯尔文手势表示。) 
(2)小朋友们跟着杜鹃一起歌唱“布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通过寻找模仿杜鹃的叫声学习“u”的口型。创设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欣赏感悟,演唱编创
1.发声练习
(1)让我们用歌声把它唱出来。(出示练声曲)
1=F—C 2/4
(2)采用回声的方式,学生模仿老师唱。
(结合前面“u”的示范讲解, 能放松、清晰地声音演唱“bu gu”,从1=F至1=C进行发声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学唱巩固“U”的口型,在柯尔文手势的辅助下解决sol mi两音的音高,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
(三)感受、体验圆舞曲
师:正当我们大家唱的开心的时候,突然有一只小杜鹃独自离开了,它往森林里飞去了。你还能听到它的叫声吗?(多媒体播放音乐,找到杜鹃的叫声)
1.聆听第一乐段主题旋律
(1)初听,寻找乐曲中杜鹃的叫声。
(2)复听,听到杜鹃的叫声做打招呼的动作。
师:老师看到,刚才有小朋友跟杜鹃“打招呼”,你是在什么时候跟杜鹃打招呼的?(杜鹃叫声的地方打招呼)
①集体聆听音乐,听到杜鹃叫声跟杜鹃打招呼。
②邀请一位小朋友和杜鹃打招呼,进一步熟悉杜鹃的叫声。
③所有的小朋友在听到杜鹃叫声时用自己的方式和杜鹃打招呼,巩固对杜鹃叫声的记忆。
(3)再听,加入打击乐器三角铁为主题音乐伴奏
师:老师也想跟小杜鹃打个招呼,我是怎么跟它打招呼的?
师:我是用什么跟小杜鹃打招呼的?
①聆听三角铁的音色(三角铁发出的声音长长的,很清脆)
②观察、模仿老师怎么用三角铁为乐曲伴奏(杜鹃叫声处每小节强拍的地方敲击一次三角铁)
③合着音乐,为这一主题配上歌词演唱。
(4)学生展示音乐主题(演唱,打击乐,打招呼),并为乐段起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用打击乐器、动作表演音乐实践活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领略第一乐段主题音乐的艺术魅力。
2.聆听第二乐段主题旋律
师:真不错,可是这只小杜鹃可淘气了,知道大家在找它,它却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你还能听到它的叫声吗?
(1)寻找第二乐段中杜鹃的叫声。
(2)找出杜鹃的叫声处跟杜鹃打招呼
(3)听到杜鹃叫声小朋友继续打招呼,同时,老师随着音乐寻找杜鹃,请小朋友观察发现,老师是怎么找的?(用动作提示,让学生发现两遍音乐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第一遍音区低,第二遍音区高)
师:老师是怎么寻找小杜鹃的?(先在低处寻找淘气的小杜鹃,再往高处去寻找这只淘气的小杜鹃)。
(4)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小杜鹃。(跟着旋律线一起来寻找小杜鹃)
师:请看,这就是我们刚才寻找小杜鹃走过的路线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黑色的线是低的路线,红色的是高的路线,第二遍的音区比第一遍要高。)
(5)用舞蹈动作来表现第二乐段的旋律。(随着音乐双手张开翅膀,跟着音乐的旋律线双手上下煽动翅膀,第二遍的动作比第一遍的动作要高一些。)
(6)为本乐段起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旋律线有效的抓住第二乐段旋律特点帮助学生对作品的识记和理解。
3.聆听第三乐段主题旋律
师:在我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这只淘气的小杜鹃。杜鹃们开心的跳起了“庆祝舞”。它们是怎么跳舞的?
师:它们是怎么跳的,谁来试试?
(1)聆听音乐,小朋友仔细聆听音乐发挥想象。
(2)邀请同学们跟随音乐,两两跳舞。
(3)随着音乐来跳开心的“庆祝”圆舞曲。
(4)介绍乐器单簧管、手风琴。
杜鹃的叫声是由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呢?
①聆听单簧管音色
师:是单簧管,它穿着黑色的外衣,所以它也叫黑管,我们来听听它的声音。(播放单簧管演奏出的杜鹃声)
②聆听手风琴的音色
师:小杜鹃们跳庆祝舞蹈的非常的优美,旋律很流畅,那是因为在这段音乐中我们的音乐家加入了一种乐器——手风琴。手风琴演奏所呈现的特有音色使得这段音乐有着一种迷人的色彩我一起来听听手风琴的音色。)
(5)舞蹈动作来体现主题音乐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回顾整首乐曲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今天是怎么找到小杜鹃吗?(师生回顾)首先,发现它的叫声我们跟它打招呼,跳起了“打招呼圆舞曲”,然后淘气的小杜鹃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我们下找找,上找找,我们跳起了“捉迷藏圆舞曲”,最后被我们找到了,跳起了“庆祝圆舞曲”。
2.小组展示
利用舞蹈和小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3.欣赏口哨版本的《杜鹃圆舞曲》第一乐段
师:今天我们寻找小杜鹃的音乐叫《杜鹃圆舞曲》,它是一首管弦乐曲,当然还有其他版本的《杜鹃圆舞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版本主要是由什么演奏的?(主要由口哨演奏)
4.让学生在比较聆听中感受乐曲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
师:口哨版本的《杜鹃圆舞曲》带给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口哨版本的比较的清脆、嘹亮,速度稍快一点,显得更加轻松愉快。)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欣赏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尊重艺术作品,培养学生良好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
五、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仿佛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小杜鹃在开心的歌唱快乐的跳舞,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收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建立起对自然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
板书设计
《杜鹃圆舞曲》
1.打招呼圆舞曲
2.捉迷藏圆舞曲
3.欢聚圆舞曲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用声乐的发声练习进行,让学生进行声音的练习,旋
律的处理。能够有主题音乐练习弹奏。整节课,音乐学生感受力
较强,评价及时,评价语丰富。结合聆听视频拓展手风琴版本,
口哨版本。对比以及欣赏,学生拓展好。与学生充分地进行互动,
师生和谐,能与学生进行音乐游戏的互动交流,学生感受力较强。
需要改进的是,与教学无关的语言尽量简化。加入三角铁时,简
单讲解加入的原因,深化学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