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老虎磨牙》
1.教材分析 《老虎磨牙》这首作品是民族打击乐曲。它生动地塑造了一只生性威猛、机敏理想化、艺术化的老虎。作品用鼓绑、手指在鼓上的抓奏以及用鼓棒在鼓边上刮奏等演奏技巧,生动地表现处一只老虎在树林中机警地行进、磨牙等场面。作者还以大擦、大鼓、双云锣、小擦、木鱼组、大锣等打击乐器滑击、滚击的音响,塑造了猛虎长啸山川,扑击撼五岳的威猛形象。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乐曲中的部分打击乐器,在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中也出现过打击乐曲,比如《鸭子拌嘴》、《三个和尚》,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自己体验、感知音乐形象还是有一定困难,加上乐曲中的乐器还是比较多,所以本节课主要体验、感受鼓塑造的音乐形象,重点分析不同的击鼓方式,用不同节奏、力度塑造的老虎不同音乐形态。
3._??????_目标 1、初步了解打击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与特点,进而从情感上对民族打击乐器产生兴趣,有进一步想学习的愿望。
2、通过体验击鼓、初步了解在《老虎磨牙》中,鼓是主要依靠节奏、力度、和在不同位置敲击,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塑造老虎的不同形态的,并能简单模仿。
3、引导学生敲击板凳、铅笔用不同的节奏、力度表现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感受鼓呈现的老虎的各种形象。
教学难点: 对节奏、力度变化的感受与表现
5.教学方法 聆听法、对比法、游戏法、模仿法、听辨法
6.教学准备 电子课件、大鼓、双云锣、大擦、小擦、锣、木鱼组
7.课时安排 1课时
8.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打击乐器导入
一、体验鼓的不同演奏方式出来的声音不同。
今天老师带来一种乐器,你们看。大鼓,你会怎么敲击它发出声音呢?我找同学来试试。还有什么方式敲击发出不同声音。
引出打击乐是靠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塑造音乐形象的,为后面分析乐曲的节奏和力度等要素做出铺垫,能更好地探索老虎的不同音乐形象。 探索敲击方法不同音色的不同。 出示鼓,让孩子们自己探索鼓的敲击方法和不同的音响效果,这节课重点是体验鼓、但是简单认识一下乐曲中的其他乐器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对乐曲简单的整体了解
新课教学 一、完整聆听
这首音乐时而弱、时而强,表现了很多音乐活动。我们一起来安静的听一听。请你们边听边想象我们这首作品写的什么动物形象。
分段欣赏
(1)A老虎睡觉-老虎出山
闭上眼睛仔细听,想象一下,听到音乐在你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老虎在干什么?为什么?情绪呢?
(2)欣赏B段音乐
老虎捕食
请你仔细聆听,为我们这段取名字吧。
这段音乐比第一段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奖励
你们听的真准确,证明学习的很扎实。
拿筷子一起模仿老虎状态。奖励
(3)欣赏C乐段
老虎发怒-老虎磨牙
随时奖励
老虎啊,睡了一夜,非常饥饿,可是几次追赶猎物都没有抓住,这时候它生气极了,发怒了,身上的斑毛都竖起来了,气的咬牙切齿,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到老虎气的要牙齿磨牙的声音?
师:表现了什么动物的音乐形象?用哪个打击乐器表现的?
能为他取个名字吗?等给老虎奖励
音乐前后对比非常明显,我们一起来分段听听,看看每个乐段老虎都在干什么呢?
情绪怎样?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制造一下这种恐怖的情绪好吗?注意后面突然变强了。师:老虎醒来,我们一起来表现吧。看谁表现的最像。
接下来的音乐更精彩,让我们一起安静的听一听第二段音乐在描写老虎干什么?它睡了一夜了。非常怎么样?那他要去干什么?对,老虎要去捕食了。
老虎在捕捉小动物时状态?发现目标就要快速的扑过去。所以这段节奏也很紧凑
你们猜猜老虎最后抓住小动物没有?让我们一起在音乐里找答案,并为我们这段音乐取名字。
你能够根据音乐要素大胆发挥想象,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想想它用鼓的哪里发出的声音呢?
哦,这个有点难,让老师帮大家来找找,叫刮奏。
用筷子刮凳子边。
学生认真聆听,观看老师动作,猜测表现什么动物。
老虎、狮子等。
取名老虎捕食
睡觉
很安静
安静阴森恐怖
呼呼声,加上摩擦凳子。
表现老虎醒来。动作模仿走路
从凳子上模仿走路。
认真聆听,
饿了
找吃的。
变化:声音变强了,速度变快了。
非常紧张
没有抓住
因为节奏很快,声音很强没有轻松吃食物的感觉,感觉老虎生气了。
学生试试刮奏
用筷子跟音乐刮奏
整体感知音乐,形成初步的印象,前后有整体的对比。
深入感受这种紧张、恐怖的气氛,用嘴巴呼呼的声音和摩擦凳子的声音感受弱的力度和节奏,能用肢体语言形象的表现老虎吼叫的动作,体会强弱的这种力度变化,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模仿感受老虎走路,用抓击鼓的方法感受节奏和渐强的力度,让孩子们用板凳当鼓进行敲击,在体验中感受音乐,激发孩子们继续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探索演奏鼓的不同敲法。同时加深对这一乐段的理解
聆听作品的高潮部分,感受音乐的力度,体验击鼓节奏,感受老虎威猛的形象。
感受鼓用连续十六分的节奏和很强力度塑造出来的老虎追赶猎物的姿态,用铅笔当鼓棒敲鼓,做到人人参与体验,激发孩子们探索演奏鼓的不同敲法和激发学生参与音乐的热情。
感受老虎磨牙的样子,让生上模仿磨牙的动作,用铅笔刮鼓,用这种方式参与体验了音乐高潮,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拓展 完整欣赏视频
并分组表演安志顺祖孙三代表演。三组表演三个乐段,看哪一组最像。
小结 除了鼓之外,乐曲中其他民族打击乐也很有特色,如果你有兴趣,课后可以多去了解,把我们的民族音乐传承下去。
板书设计:
《 老虎磨牙》
速度
力度
节奏
演奏方式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