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张PPT)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
唐诗是嚷出来的,
宋诗是讲出来的,
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启功(元白)
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轫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
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
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繁盛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诗歌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
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文学样式。最早的诗歌创作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
象无名的野花散发着远古的芬芳,那是天真的时代,圣人未生,青牛未西行;那是天性还不受压抑的时代,人们在大地上游行,自由的相亲相爱。后人为其中无处不在的质朴和真诚感动,评价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的特点:
诗经的特点:
手法以写实为主
形式以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楚辞——浪漫主义源头
代表作《离骚》
——古代最早的抒情诗
楚辞——浪漫主义源头
两
汉
——汉乐府民歌
两
汉
——汉乐府民歌
代表作:《陌上桑》
《孔雀东南飞》
(中国第一叙事长诗)
《木兰辞》
两
汉
——汉乐府民歌
代表作:《陌上桑》
《孔雀东南飞》
(中国第一叙事长诗)
《木兰辞》
乐府双璧
两
汉
两
汉
——《古诗十九首》
两
汉
魏晋南北朝
(一)“建安风骨”: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
应玚和刘桢
魏晋南北朝
(一)“建安风骨”: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
应玚和刘桢
(二)“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
向秀和王戎
魏晋南北朝
(三)东晋:
陶渊明——田园诗
魏晋南北朝
(三)东晋:
陶渊明——田园诗
(四)南北朝:
谢灵运——山水诗
魏晋南北朝
古
体
诗
四言古诗
(出现最早的是《诗经》,另一代表是曹操诗)
古
体
诗
四言古诗
(出现最早的是《诗经》,另一代表是曹操诗)
五言古诗
(成熟于汉代,简称五古)
古
体
诗
四言古诗
(出现最早的是《诗经》,另一代表是曹操诗)
五言古诗
(成熟于汉代,简称五古)
七言古诗
(成熟于唐代,简称七古)
古
体
诗
四言古诗
(出现最早的是《诗经》,另一代表是曹操诗)
五言古诗
(成熟于汉代,简称五古)
七言古诗
(成熟于唐代,简称七古)
杂言诗
(可归入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
古
体
诗
绝句
律诗
五言绝句(五绝)
《江雪》
七言绝句(七绝)
《早发白帝城》
五言律诗(五律)
《春望》
七言律诗(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排律(八句以上的律诗)
近
体
诗
唐朝
(一)初
唐——准备期
唐朝
初唐四杰:
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
贺知章
陈子昂
(一)初
唐——准备期
唐朝
唐朝
(二)盛唐——顶峰期:
唐朝
(二)盛唐——顶峰期:
李白、杜甫
唐朝
(二)盛唐——顶峰期:
李白、杜甫
孟浩然、王维
唐朝
(二)盛唐——顶峰期:
李白、杜甫
孟浩然、王维
王之涣、王昌龄、岑参
唐朝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李白兼采“屈、庄”之精华,融会“儒、仙侠”之精神,进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雄奇壮丽的名山大川,这一切都在其诗作中得以体现。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李白兼采“屈、庄”之精华,融会“儒、仙侠”之精神,进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雄奇壮丽的名山大川,这一切都在其诗作中得以体现。
杜甫凭借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以诗歌的形式,真实的记录了唐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极衰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穷年忧黎元”是其主体创作精神,也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李白兼采“屈、庄”之精华,融会“儒、仙侠”之精神,进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雄奇壮丽的名山大川,这一切都在其诗作中得以体现。
杜甫凭借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以诗歌的形式,真实的记录了唐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极衰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穷年忧黎元”是其主体创作精神,也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
过故人庄
山水田园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孟浩然在徜徉山水中寻找自己的乐趣,是唐代少有的布衣终老的一位诗人。
山水田园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孟浩然在徜徉山水中寻找自己的乐趣,是唐代少有的布衣终老的一位诗人。
本诗笔墨清淡,饶有情趣,自然欢娱中流露出与田家亲密无间的友谊。
边塞诗
边塞诗
别董大
边塞诗
别董大
高适
边塞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
别董大
高适
边塞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
高适
边塞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别董大
高适
边塞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高适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朝
(三)中唐:
刘禹锡,李贺
中唐时期
元缜、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使诗歌走向平实;
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意想壮伟瑰怪;
另有,李贺、柳宗元、刘禹锡、贾岛等。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李贺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晚唐:社会的衰落使唐诗如夕阳残照。
唐朝
(四)晚唐:
李商隐,杜牧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
题
李商隐
帝王词人——李煜
五代十国
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模仿和依赖的惰性。
——钱钟书
宋代
一、宋诗:
1.北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
2.南宋:陆游、文天祥
宋代
一、宋诗:
1.北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
2.南宋:陆游、文天祥
二、宋词:
1.北宋:苏轼(豪放派)
柳永、秦观、朱淑真(婉约派)
2.南宋:辛弃疾(豪放派)
李清照(婉约派)
宋代
元明清
元明清的诗歌一直在发展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其它的文学体裁:
元:戏曲
①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
②王实甫:《西厢记》
③马致远:《汉宫秋》
④白
朴:《梧桐雨》《墙头马上》
明清:小说
戏曲
1.小说: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金瓶梅》
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红楼梦》
2.戏曲:明—汤显祖:《牡丹亭》
清—洪昇:
《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元明清
诗
词(五代、宋)
曲(元)
古体诗(古风)
唐以前诗歌及唐以后诗人仿作
近体诗(格律诗)
形成于唐代
散曲
剧曲
小令
套曲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综上所述,中国诗词歌曲均源于民间,它们虽然各自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各有其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血脉相通,都是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情感。
综上所述,中国诗词歌曲均源于民间,它们虽然各自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各有其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血脉相通,都是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情感。
而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大致是:
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
衍至清末,梁启超等人倡导的“诗界革命”,又预示着新的诗歌体式即将形成。五四新文学运动如星如日的光芒已经照亮了现代新诗的“诗国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