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高分古诗赏析——炼眼(字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高分古诗赏析——炼眼(字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4 08:5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高分
炼眼(词句)训练
班级 姓名 成绩
〖考点说明〗
诗人抒情总要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其中“炼眼”就是一种很好的辩手手法。所谓“炼眼”的“眼”就是指诗词中最传神的关键词(字)句,刘熙载说过“乃神光所聚”。炼眼能拓展旨趣,增强表现力。
〖典型例题〗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公元1070年(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但是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题目:体会“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的妙处?
①诗人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②这个“绿”字,也写出了希望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更重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翟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③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典型题训练〗
读下列诗词,完成相应的题目
玉楼春·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体会词中“绿杨烟外晓寒轻”中“轻”的妙处。
体会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的妙处?
3.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说说这句名扬的原因?
阅读诗歌,完成相应的练习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4.“长大一相逢”的“一”字有什么好处?
5.诗中“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句,从“问”到“称”,从“惊”到“忆”有什么效果?
如果用圈点法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点出一个关键词,你会点哪一个词?为什么?
二.阅读诗歌,完成相应的练习
北山①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③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①北山:即今南京东郊的钟山。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职退居今南京。②陂:池塘。③堑:这里指水渠。
7.请赏析首句“输”字的妙处?
8.“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这两句历来被评家关注,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阅读诗歌,完成相应的练习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①此词为春日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同游有感而作。②紫陌:京城郊外的道路。
司空图《酒泉子》有“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本词添一“共”字,便有了怎样的新意?
10.结尾两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的妙处?
五.阅读诗歌,完成相应的练习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1.“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得巧妙,妙在何处?
12.“径”而曰“幽”,“行”而曰“独”,这样形容修饰有什么作用?
颈联一“霜”一“空”的作用?
这首诗围绕“行”字叙事、写景、抒情。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六.阅读诗歌,完成相应的练习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②端居:闲居③素秋:秋天的代称
15.“远书归梦两悠悠” ,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请赏析“悠悠” 二字的妙处。
16.试分析“只有空床敌素秋”中“敌”字的效果。
17.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中“耐”与本诗中“敌”字,你更喜欢那个?
七.阅读这首词,完成相应的练习
菩萨蛮
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中庭日淡芭蕉卷”中“卷”的作用是什么?
请赏析“烘帘自在垂”中“自在”一词的妙.
“绿窗春睡轻”中“轻”字的作用?
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高分
炼眼(字句)训练答案
“轻”是什么轻?联系原诗是“晓寒轻”,寒怎么会论轻重呢?无理而妙。“寒”写出了春意,也是写出诗人心头的情意——对美好春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也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
“一”字是突然相逢,意外相逢的意思,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这次重逢的戏剧性。
①细节描写,②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③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
圈点“秋山”一词,因为用“秋”形容“山”,既点明重逢又分别的时令——秋天,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或者圈点“又”字,因为“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
将自然界景物拟人化,让万物都赋有生机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①“坐久”“归迟”表现出诗人的从容不迫,悠闲自得。②“细数”、“缓寻”则暗含了一种百无聊赖的闲愁。
①作者既未去写酒宴之盛,也未去写人们的宴饮之乐,而是写作者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而去,能够停留下来,参加他们的宴饮,一道欣赏这大好的春光。②“共从容”是兼风与人而言。对东风而言,不仅是爱惜好风,而且有留住景,以便游赏之意;对人而言,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而归。
结尾两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以今年花胜去年,预期“明年花更好”,映衬明年朋友聚散之难卜,不知与谁一道重来洛城游芳,更进一层地深化了这种人生聚散无常之感,然而,在人生聚散无常的伤感之外,所幸尚有“明年花更好”的希望在,良辰美景总能多少慰藉词人怅惘失落的情怀,减轻了心头的伤痛。故而词人并无剧痛深哀,只是一种淡淡伤感而已。
“迷”字,既写出了山景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因陶醉于山野景色而流连忘返的情形。
照应“适与野情惬”中的“野情惬”,写出了野情,也写出了诗人的惬意。
表现了深秋鲁山的空旷清幽,为尾联抒写诗人的思乡之情作铺垫。
.①全诗紧扣“行”字描写诗人漫游鲁山时的所见、所闻,表现出山行的美好情趣,歌颂山河的秀美。(总起表明观点,概括事、景、情的内容,必不可少。②首句抒写了诗人山行的原因和感受:山中的景色契合自己爱好山野景色的情趣。③.二到六句由远及近描写山行所见,表现山峰形态的秀美,山中动物的自由自在。④“幽径独行迷”叙事点题,既表达了陶醉于山行所见景象的心情,又实现了视角的转换。⑤尾联写山行时听到远处传来鸡鸣,间接表现山行环境的幽静。
“悠悠” 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夫妻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
“卷”字形容蕉叶卷心,姿态自然。
既写帘儿无风轻垂,又帘内之人的所见所感。更写出了词人闲适的情感。
一“轻”字形容似睡非睡,若梦非梦。双双燕子,呢喃玉钩;簸钱为戏的声音,依稀闻得。这是一种朦胧的似睡非睡,若梦非梦境况。这种情景与词人悠闲的心情是相和谐的,所构成的意境是闲适而又多意外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