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八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由实验结论进行科学推理的过程,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盲目迷信权威;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 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知识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
多媒体、运动和力的实验器、小车、棉布、毛巾、棋子、钢尺、长方体、小木块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课
题
提出问题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滑动滑板车,感受一下。
同学们注意观察看到的现象?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板书:§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学生滑动滑板车
学生回答:用脚蹬地滑板车就运动,不蹬地滑板车就慢慢的停下来了。
学生回答:需要/不需要
回忆儿时的记忆,更贴近生活,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做到由感而发。
使学生知道,实验开始的大胆假设。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讲
授
讲授实验内容 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
出示实验器材:
小车、可折叠的长木板、棉布、毛巾。
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过程,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重要注意两点:1.改变阻力大小;2.初速度。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讨论一边感受,纠正学生的错误
为什么换用不同的表面?
初速度是怎样做的?
可以把毛巾和棉布铺到斜面上吗?
提出问题:现在这个实验方案还需要补充或修改吗?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
出示自制实验器材演示实验过程
出示实验数据表格,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如果有一个比这个木板面还光滑的表面,小车会怎样运动?如果有一个比这个冰面还光滑的表面,小车又会怎样运动?如果这是一个理想表面绝对光滑,并且足够长,也就是水平方向不受力,小车是什么运动状态?
板书:不受力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提出问题:
如果现在一个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会怎样?
你能举例子吗?
板书:保持静止
提出引导性问题:
是不是就我们举的这几个例子有这种现象呢?
适用于什么物体?
需要什么条件?
教师总结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提出引导性问题:
反思,课前有一部分学生有这样的困惑,用脚蹬地滑板车就运动,不蹬地,滑板车就慢慢的停下来了,为什么?
力改变了物体的什么?
物体的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谁的观点正确?
教师总结:其实牛顿是在总结了伽利略等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和推理总结出的牛顿第一定律。
思考: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
小组分享实验方案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回答:改变阻力大小
学生回答:同一斜面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滑
学生回答:不可以
学生思考并回答
聆听实验内容,并动手实验
学生利用教师自制的实验器材展示实验过程
学生利用多媒体填写实验表格,得出是结论
学生思考并回答
运动的更远
运动的比冰面还远
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保持静止
学生思考并举例,讲桌上的粉笔盒,推拉黑板,不推的时候是静止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不是,
适用于一切物体。
学生回答:不受力时
学生齐读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学生思考并回答: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学生回答:运动状态
学生回答: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生回答:伽利略的观点正确。
聆听
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合作的意识。
培养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在培养学生通过有利的分析,得到结论。
培养学生总结规律,得到观点的能力。
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总结,使学生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
教师组织活动——探究惯性
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实验: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小实验,同学们都乘坐过公交车吧,今天咱们也来当一把小司机,模拟公交车在刚启动和急刹车时,观察车上的乘客会出现什么现象?同学们用手里的小木块当作乘客,开始实验?
提出引导性问题: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是刚启动还是急刹车?
公交车刚启动时,乘客和车原来都是什么状态?
车启动后,人和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静止 保持 静止
再一次提出问题
1.你们还看到了什么现象?
你能不能按照老师刚才的分析方法,试着分析一下吗?
完成板书:运动的 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总结惯性的定义
惯性
定义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打棋子的小游戏,来感受物体的这种性质,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5个棋子,看看同学们谁能将下面的棋子快速打出,看看哪组同学做的又快又好!
哪组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棋子为什么会飞出去?
是不是所有物体的所有物体物体的额惯性都一样大呢?下面我们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找到答案。谁愿意到前面来体验一下?这个实验需要两名同学,谁愿意到前面来试试!
提出问题:
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什么关系?
进行分组实验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木块向前倒
是急刹车
原来是运动的
车先静止了,但车上的人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学生思考并试着分析看到的实验现象
学生理解 记忆惯性的概念
学生展示实验现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有关 。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将生活经验与物理猜想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对问题深入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地能力。
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
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反思、尊重实验结论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学
以
致
用
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习题
总结:1.对我们不利的惯性我们要注意防止。
锤头掉了,让学生安上,解释原因?
对我们有利的惯性我们也要加以利用。
通过多媒体制作了抢红包的小游戏,同时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
作业:在生活中搜集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有关事例,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
学生思考并回答生活中遇到的实例。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记录本节课的作业
找出物理与生活的结合点。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归纳能力
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
结
物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同学们要善于观察,发现物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
学生谈总结收获
梳理牛顿第一定律的和惯性的相关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反
思
下面我先说一下本节课的构思:
《牛顿第一定律》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我再具体说一下这节课
牛顿第一定律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力学定律,它贯穿了整个力学的学习,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为此,本节课首先通过学生儿时普遍玩过的滑板车作为导入,利用具体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以发现问题,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物体所受的阻力越小,运动得越远。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并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而是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动手操作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自制教具,将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更明确的展示给学生。最后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这节课的优点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探究惯性的概念时,通过实际生活入手,体验乘坐公交车时的启动和急刹车,从而总结出惯性的概念,让学生对惯性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探究惯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我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两辆质量不同的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使两车相撞,全员参与并观察实验现象,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预先将两个小车做了处理,让这个实验更有趣,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实验体验到惯性的大小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本节课教学容量比较多,而且也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结合大量的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由“牛顿第一定律”引出的,生活中的惯性例子非常多,同学们的认识比较深刻,但应用惯性来解释实际情况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区分惯性的应用与防治还需要加强,时间比较紧,如果分为两个课时来上,可能效果比较好。
板书设计
§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静止 保持 静止
运动 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