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3 15:3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人类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
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思想: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先导
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初步实现
文艺复兴运动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宗教改革
(16世纪)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近代科学兴起
(16-17世纪)
1517
世界:欧洲、亚洲、美洲与非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标题文字添加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标题文字添加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中世纪:天主教会与人性湮没
材料 神学阴影笼罩下的欧洲,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终身劳苦。人只有抑制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原罪
来世
禁欲
赎罪
教皇的权利:至高无上 独裁黑暗统治
教会有自己的法律和法庭,可以对任何教徒,甚至包括皇帝和国王进行审判(即权废立国王、凌驾各国君主之上任意干涉各国内政)。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教会占用大量土地和资产,还征收什一税,是西欧最大封建主。

教会控制西欧的思想文化,垄断教育,禁绝“异端”思想,天主教神学思想在整个西欧中古社会占统治地位。 这样教会利用强大的政治、经济、精神力量在西欧实行独裁黑暗统治。
——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权势
——财势
——威势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
一方面,王权希望依靠基督教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而教会也希望依靠强大的蛮族国王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在最高权力的拥有问题上,教皇与封建君主不断发生碰撞和摩擦,明争暗斗。
二元社会:教权与王权—既勾结又抗争
(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这一“革命”链条,是如何将“‘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呢?
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
打破神学枷锁——宗教改革
仰望耀眼星空——科学革命
捍卫理性自由——启蒙运动
步入近代的欧洲开始思考这样四个问题:
复兴文艺?
文艺复兴是 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复兴”的原意为“再生”。
14世纪中叶到 17世纪初
一、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为什么文艺复兴运动会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如今的佛罗伦萨
兴起地点
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性质: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
材料一:十四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不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根本原因
阶级原因
【问题探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一、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材料三:定居于富裕城市中的的人有不少博学多识者,对古代罗马文化深感兴趣,同时,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豪商巨富给予这些人极大的帮助。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并收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扶持与推动。
文化因素
人才因素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四:中世纪教会以上帝的代理自居,要求每个人无条件服从,教会说的一切就等于上帝说的一切,服从上帝就体现为服从教会。……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基督教教义含有明显反商意识,也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物质追求。
材料五: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使人口减少 1/3,佛罗伦萨也不能幸免…从1300年的人口顶峰的9.5万人暴跌到1340年的3万人。
——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考察》
黑死病的影响,使人们对宗教信仰进行反思与怀疑
思想因素
直接原因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中世纪的思想状况: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
②阶级原因: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实质);
③文化因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丰厚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并从东方汲取大量文化养料;
④人才因素: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聚集,新兴贵族、资产阶级扶持;
⑥直接原因:黑死病流行,人们对宗教信仰进行反思与怀疑(社会心理)
意大利
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兴起
天主教神学占
统治地位
神权至上
表? 现
主   张
禁欲苦行
来世幸福
促 进
创造财富
现世享乐
意大利
文艺复兴
主 张
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文艺复兴的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一场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运动。
(二)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国别
时间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或地位
意大利
14世纪
文学三杰
但丁
《神曲》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自由。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15世纪
美术三杰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了任务的内心世界。
米开朗琪罗
雕像《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英国
16世纪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李尔王》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历选哪个和道德观念。
(三)文艺复兴的过程及成就:
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三)文艺复兴的过程及成就:
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2.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及各领域
莎士比亚的经典独白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想!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三)文艺复兴的过程及成就:
一、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
(四)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把人们的注意力由对神的崇拜转移到对人的认识上来,开始把人与神提到了并重的地位。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对宗教改革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对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思考:文艺复兴的最大贡献应该是什么?
文艺复兴的伟大在于人的精神觉醒,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
2、标志
1517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 · 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二、 打破神学枷锁——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日益不满。
1、背景
“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
“假如我有百颗头颅,我宁愿被人颗颗斩首,也决不收回任何一条论纲。”
马丁·路德:
欧洲在16、17世纪时候,教会大量向民间出售“免罪符”,即购买免罪符的人,灵魂可以直升天堂。欺骗民众也罢了,还把他们尊崇的圣人不当人看:随便拿一块破毯子,胡说是基督用过的,随便找一块破头巾,说是圣母玛利亚戴过的,最无耻的是用猪,羊等畜生的骨头冒充圣彼德的遗骨,5个金币出售一块。至于用一堆鸡毛冒充天使的羽毛出售,他们就更不难做出。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第86条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3.概况
信仰得救
因信称义
(1) 德国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①主张: 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
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影响:德国宗教改革确定了“教随国定”原则;形成了路德派新教,并在德国取得合法地位。
实现得救的不同路径
它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2)西欧其他国家: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教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基督教
(诞生于1世纪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16世纪第二次新旧教会大分裂
天主教
(以罗马为中心)
东正教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天主教
新教
路德教
4世纪初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11世纪第一次东西教会大分裂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
二、如何打破神学枷锁——宗教改革
阅读以下材料,思考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一: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推动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4.宗教改革的影响
三、仰望耀眼星空——近代科学的兴起
科学革命:16—17 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
什么是近代科学?
近代科学是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观察、试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并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使科学知识日益精确化;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和以归纳推理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
哥白尼
“日心说”
伽利略
“把实验引进力学”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
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原因
(1)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科学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2)人文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欧洲科学家的个人天赋和探索及献身精神
(4)观测技术的进步
三、仰望耀眼星空——近代科学的兴起
2.概况
(1) 天文学: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 物理学: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3.近代科学建立的意义
①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②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光明”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上。
思考:
该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读为什么?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进一步的思想解放。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思想的束缚。
(2)推动因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经济)
(阶级)
(政治)
(思想)
(科技)
四、捍卫理性自由——启蒙运动
2.启蒙的含义
“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
性质
1.兴起的原因
3.启蒙运动的发展
18世纪后期
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
英国出现早
期启蒙思想
17世纪
18世纪
法国成为启蒙
运动的中心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休谟(英)
亚当·斯密(英)
康德(德)
洛克(英)
启蒙运动是怎样“运动”起来的?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怎样的思想诉求?
时期
国家
代表人物
主 要 主 张
各 自 主 张
核 心 思 想
高潮
18世纪
法国
孟德斯鸠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君主立宪制
伏尔泰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专制,批判天主教会;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卢梭
社会契约;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民主共和制
扩张
18世纪后期
英国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德国
康德
启蒙思想集大成者;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尊重他人)
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君主立宪制
①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精神,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②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
③反对、抨击封建专制和教会(反对王权、教权、特权)
④对未来社会提出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基本政治思想,实行民主政治
4.主要思想家及主张
5.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思想解放: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欧美革命: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世界影响: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比如中国。同时也影响了世界近代化进程
(4)精神财富:追求的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具有永恒价值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16世纪)
(17、18世纪)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因信称义,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自主权,打击天主教会权威,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理性主义,改变国家政体,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治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关注人本身,
解放人性,现世生活。

理性化思维方式;
科学研究方法;
推动思想解放,社会进步(天主教会?启蒙运动?)
16-17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近 代 科 学
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产生(萌芽)、发展(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世俗生活层面)
(宗教信仰)
(政治领域——既批判又有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建)






名称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时间
14—16世纪
16世纪
16—18世纪
17—18世纪
国家
意大利为主
由德国开始
遍及欧洲
法国为主
核心
人文主义,
解放人性,
冲击封建秩序
因信称义,信仰自由,打击天主教会权威,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科学思维
理性主义,思想自由,
革命思想武器,
民主原则,立法规范
原因
资本主义从萌芽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一步步壮大。
作用
思想:一步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认识;
建立了近代意义上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是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神权和封建王权的思想武器。
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来源;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异同点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生活自由)
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信仰自由)
科学革命
(16世纪——17世纪)
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政治自由)
思想解放推动科学进步,科学进步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
14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14、15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在思想上开始觉醒……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身上”。导致欧洲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动力是
A.工商业的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寻金热”的推动 D.世界市场的扩大
2.马丁.路德曾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下列主张与此相符的是
A.因信称义 B.社会契约
C.人民主权 D.天赋人权
实战演练
A
A
3.有哲学家认为,按思想见解讲,近代是从17世纪开始的。这位哲学家这样说的理由是
A.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B.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C.牛顿开创了经典力学 D.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
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
C.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D.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
C
B
实战演练
5.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A
实战演练
谢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