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学案(岳麓版历史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9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学案(岳麓版历史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1 22:14:52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2)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1.背景(1956年春)
(3)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2、提出: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文学艺术上的百花齐放
(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3、内容
“双百”方针的内涵
范围: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非其它
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内
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杨沫
北京舞蹈学院,建于1954年
中央芭蕾舞团, 成立于1959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56年建)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1960年成立
话剧《蔡文姬》
话剧《关汉卿》
话剧《茶馆》
话剧《文成公主》
话剧《蔡文姬》
话剧《茶馆》
中华儿女
二、遭遇曲折
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对“双百”方针的干扰
1957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将斗争矛头直指知识分子的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直接违背了”双百”方针,使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受到歧视,压抑和迫害。马寅初受到批判即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位姓马,又是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出生的“五马”齐全的婴儿,日后成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人口理论方面的贡献更长久令人缅怀。
马寅初(1882-1982)
2、“文革”的破坏
二、遭遇曲折
表现:
①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专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恣意篡改和歪曲
②只有八个样板戏轮番演出,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
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停止
④图书报刊的出版受到了巨大冲击,呈现萧条的局面。
芭蕾舞剧《白毛女》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剧照
京剧《红灯记》
京剧《智取威虎山》
“八亿人民八个戏”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
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
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文革中部分名人自杀死亡名单
1、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2、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 3、翦伯赞: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4、上官云珠: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中跳楼身亡 5、容国团:世界乒乓球男单冠军 1968.6.20 北京龙潭湖畔槐树上吊自杀
11.罗广斌 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 12.田家英 毛泽东秘书 1966.5.23 在毛泽东书房走廊上吊死亡 13.饶毓泰 南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1968 上吊身亡 14.李广田 云南大学校长,著名作家。1968跳河身亡 15.李达 哲学家,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自杀
探究拓展:建国后不利于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在于“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历史上轻视文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比较直接的是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相当一段时间闭关自守,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交流。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再度焕发生机
2、重新树立“双百”方针的举措
⑴ 1979年5-7月《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系列评论员文章昭示了文学艺术春天的到来
⑵ 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三、文学艺术的春天
十一届三中全会既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转折点,也是文化事业春天到来的转折点。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家庭伦理
警匪
言情
武侠
生角
旦角
净角
武丑
电影《红高粱》剧照
1987年的《红高粱》的出现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它不仅引起了关于电影民族性和中国人形象的大讨论,它也是中国大陆影片赢得的第一个A级电影节重要奖项――西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从这部电影开始世界影坛中国电影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西方电影界和评论界也真正意识到中国电影的分量。
2001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作曲; 2001年度美国导演协会最佳导演; 第37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剪辑、音效、视效; 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8项大奖
29届电影 百花奖
三届百花奖得主
葛优
第25届飞天奖最佳男演员:黄志忠、陈宝国 最佳女演员:海青、蒋雯丽
电视      飞天奖
1.中国文艺争奇斗艳,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2.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
3.一度被撤销的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相继恢复,并发展了新的学科;
4.1996年开展至今的“三下乡”活动将文化、科技、卫生送到全国农村。
概括总结
“双百方针”的恢复取得的成果:
“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
要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知识梳理】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完成后。
2.提出: 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提出的正确性:“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为了摆脱苏联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道路。贯彻之后科学文化事业繁荣的事实也说明了“双百”的正确性。
4. 地位和意义:
(1)“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2)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
(3)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学术文化各部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现象。
二、“双百”方针遭遇曲折
1.原因:
(1)毛泽东错误的将“双百”方针作为阶级斗争的手段。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2)受“对立统一”思想支配,将“双百”方针的意义狭隘化。认为文艺上的“香花”与“毒草”对立统一,学术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统一。
2.表现:
(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2)表现在:观点的错判和对知识分子的错误批判,“文革”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对“双百”的窜改和歪曲,使文艺界出现“ ”的局面,而且科学研究几乎停止。
三、文学艺术的春天
1.到来的原因: 后,“双百”方针恢复为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2.主要成就
(1)文学上: 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各个领域争奇斗艳,流光异彩。
(2)学术和科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理论上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出现了许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 和 文明建设的新的见解。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日益繁荣。
【思维拓展】
1. “双百”方针的含义、实质和意义
含义:在科学文化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实质: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割据,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
意义:它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这两个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科学上不同的学派之间的矛盾同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需要一条正确的路线去解决,而这条路线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2. 通过学习“双百”方针的曲折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好科学、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国家的政策会给科学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科学艺术不能政治化。符合学术和文艺发展规律和我国实际的政策会极大地推动科技文化的发展,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否则将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严重阻碍现代化进程。
(2)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文艺更好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正确的处理好科技文化的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坚持“双百”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推动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加速现代化进程。
【走进高考】
例1.(08年广东文基,26)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解析:A 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学术争论被说成是阶级斗争,所以说“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是不正确的。B 、C 、D三项符合史实。
例2.(2009海南历史卷,22)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解析:D “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会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文艺作品不属于贯彻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的出色作品的是
A.《茶馆》 B.《智取威虎山》 C.《蔡文姬》 D.《青春之歌》
2.以下有关党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 B.“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D.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3.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反映了①使“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②“样板戏”在“文革”期间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几乎独占了戏剧舞台③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 ④文艺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红灯记》剧照 《沙家浜》剧照 《智取威虎山》剧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仔细观察下图,它们反映了①文学艺术的春天②“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的挫折③文学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④“文革”后中国的文艺发展状况
《巴山夜雨》剧照 古华作品《芙蓉镇》 《西游记》剧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以下有关党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提出这一方针是临时性措施
B.提出这一方针主要是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C.是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D.促进了我国文学艺术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6.文学艺术对于我们的现代化的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坚持文艺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除此之外你认为我们还应继续坚持怎样的方针,才能使文艺发展的更好①百花齐放 ②推陈出新 ③洋为中用 ④古为今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对这个方针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个方针也遭遇过挫折 B.一直在推动我国科技的进步
C.有利于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D.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8.“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是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②我国科技文化水平很低③20世纪50年代党领导指导文艺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实践④我国科技、艺术领域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对“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A.是我们要坚持的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B.这个方针一直被贯彻执行
C.文革后立即被恢复 D.主要是在理论界的方针
1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是在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以后         D.抗日战争时期  
11.(2007广东单科,15)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2.(2007 枣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
材料二
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 剧作家吴祖光(中)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
那种批判者投降!——马寅初 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
(3)以上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ABA   6―10 BBAAA  11—12 BD
二、非选择题:
13.
(1)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格局。
(2)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后,“双百” 方针遭到破坏。影响:导致许多知识分子蒙受冤屈,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严重损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科学研究领域也基本停止。
(3)要吸取历史教训,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争取方向。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