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学科渗透题"分类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中考"学科渗透题"分类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01 22:3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年中考“学科渗透题”分类解析
 透视2011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命题已着意贯彻新课程标准这一理念:即“跨学科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现在命题越来越走向生活、走向综合,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一、物理学科渗透到语文试题中
  例1.(2011.浙江宁波)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解决问题。
  材料: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与众不同,它在世博轴桩基下面埋藏了700千米长的塑料管道。这些管道是“热泵”的一部分。
  问题:世博轴安装的空调系统是如何利用浅层地温能的?
  【解析】这是一道与物理学科有关的试题。只要联系物理课所学过的知识就很容易解答出来。这里的塑料管道其实是“热泵”的一部分,使用“热泵”是在传递浅层地温能(通过管道中的水传递热能,储存热量),从而实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
  二、政治学科渗透到语文试题中
  例2.(2011.湖北咸宁)“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
  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40~50字)
  【解析】这道题与政治学科紧密相关,它旨在引领学生关注“国学”,从而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传统。这类试题主观开放,只要做到观点正确、阐述清晰、语言简洁即可。
  三、生物学科渗透到语文试题中
  例3.(2011.浙江余姚)联系上文,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请拟写一则关心自己睡眠问题的公益广告语。
  链接一: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春季的第一天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自2003年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进社区”。(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
  链接二:国家心理卫生所刚刚结束的一项不完全调查显示,全国约有72%的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其中高中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仅为5.5个小时,初中生约为6小时,小学生约为7小时。这项调查还显示,超过50%的中小学生反映睡眠质量不好。(《中学生睡眠时间研究报告》)
  链接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新华网)
  【解析】这是一道涉及生物学科知识的广告语试题。撰写广告语时需注意以下四点:一是主题要鲜明,要凸现材料所提到的内容(如“健康睡眠”等)。二是态度要真诚,语言要以诚感人,以情动人,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而不能有强制之意。三是语言简明,尽量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双关、引用等修辞手法,巧用成语、谚语等,有时也可运用幽默俏皮的语言,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示例①:睡眠重规律,学习高效率(生活高质量)。示例②:健康睡眠进社区,生活质量上档次。示例③:睡眠足,精神旺;示例④:功名利禄抛脑后,淡泊宁静入梦来;示例⑤:早晚餐要均衡,七分饱睡得香。
  四、体育学科渗透到语文试题中
  例4.(2011.贵州铜仁)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铜仁地区公布的学生体质状况最新调查结果。(箭头多少代表升降幅度)
  
  材料二、据媒体报道,某中学新生入学军训,有53%的新生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某班进行站姿训练,不到15分钟,全班50人竟有5人晕倒。
  材料三、铜仁地区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地区全面启动。
  ⑴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我区青少年体质状况有什么特点?
  ⑵材料三中“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
  ⑶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解析】这是一道与体育学科有关联的材料探究题。解答此类试题需做到以下几点:1.通读材料,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时,要着重从思想内容、关键词语等方面认真理解,然后再进行归纳概括。
  【参考答案】示例:⑴体质下降。⑵①阳光下(或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②充满活力(或体魄强健、意志坚强)⑶示例:参加体育运动,争做阳光少年。
  五、数学学科渗透到语文试题中
  例5.(2011.浙江丽水)根据《DNA计算机》第③段内容,从运算角度,写出下图所表达的意思。
  
  【解析】这道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数学公式的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表述时要体现逻辑的严密性,不能有歧义。
  【参考答案】DNA计算机比起普通计算机有着惊人的运算速度。十几个小时的DNA计算,相当于所有电脑问世以来的总运算量。
  六、历史学科渗透到语文试题中
  例6.(2011.湖北荆州)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解析】在与语文学科联系的诸多学科中,历史与其联系最为紧密,学语文要学习历史,学历史要学习各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及历史典故,“文史不分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回答这个问题,考生必须熟悉《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这样才能按要求作答。如与《行路难》有关的俗语(成语)就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乘风破浪”等;与《出师表》有关的成语就有“三顾茅庐”、“鞠躬尽瘁”等。
  七、地理学科渗透到语文试题中
  例7.(2011.广东)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广东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
  ⑴“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超过50个字)
  ⑵“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____(不超过15个字)
  【解析】这是一道与地理学科相关的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地理学科中基本的天气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表述能力。解答此类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然后提取、提炼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⑴二三月份,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冰冷的物体表面遇暖湿气流,产生水珠。⑵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或:到处湿漉漉),能见度低(或:浓雾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