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329-73881500
梦游天姥吟留别【1】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2】;越人【3】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4】,势拔五岳掩赤城【5】。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6】。
我欲因之【7】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8】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9】。谢公【10】宿处今尚在,渌【11】水荡漾清【12】猿啼。脚著谢公屐【13】,身登青云梯【14】。半壁见海日【15】,空中闻天鸡【16】。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7】。熊咆龙吟殷岩泉【18】,栗深林兮惊层巅【19】。云青青【20】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21】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22】。青冥【23】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24】。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25】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26】,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27】以魄动,恍【28】惊起而长嗟。惟觉【29】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30】。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31】。安能摧眉折腰【32】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1】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在长安收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即将由东鲁(今山东一带)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写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东。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
【2】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找到。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3】越人:指今浙江一带的人。
【4】向天横:遮住天空。横,遮蔽。
【5】势拔五岳掩赤城: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赤城,和下文的“天台”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北。
【6】对此欲倒东南倾: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低了。倾,偏斜、倒下。
【7】因之:意思是受前面越人的话所吸引。因,依据。
【8】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9】剡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南。
【10】谢公: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385-433)。谢灵运喜欢游山访胜,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
【11】渌:清澈。
【12】清:凄清。
【13】谢公屐:据《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骏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前后齿可装卸,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以保持身体平衡。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14】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语出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15】半壁见海日:在半山腰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16】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大树叫“桃都”,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树上,天鸡就会鸣叫,天上的鸡也都跟着它叫起来。
【17】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暝,昏暗。
【18】熊咆龙吟殷岩泉: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殷,震动。
【19】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栗、惊,均为使动用法。层巅,层层山峰。
【20】青青:黑沉沉的。
【21】列缺:闪电。列,同“裂”。
【22】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23】青冥:天空
【24】金银台:金银筑成的楼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25】云之君:泛指驾乘云彩的神仙。
【26】鸾回车:鸾鸟拉车回转。鸾,传说中的神鸟。
【27】悸:因惊惧而心跳。
【28】恍:猛然惊醒的样子。
【29】觉:醒。
【30】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消失了。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3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走的时候就骑上去探访名山。传说中神仙、隐士多骑白鹿。
【32】摧眉折腰: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摧眉,即低眉,低头。
一、文学常识
(一)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李白“五岁育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李白有远大的抱负,“愿为辅弼”“安社稷”“济苍生”。20岁后,李白蜀中漫游,25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元年42岁应召赴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玄宗“降辇步迎”,待诏翰林。被排挤出京后,漫游江湖间,761年,请缨杀敌,因病折回。次年,病死当涂,初葬采石矶。
李白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二)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如对其妻所说:“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不到三年(744年),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体面地赶出了京城长安。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三)文体知识
1.七言古诗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2.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近体诗(今体诗)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人把这新出现的诗体,称为近体,把唐以前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其实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其主要区别是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
而近体诗则与之相反,有十分严格的格律。它可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从字数上可分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二、掌握字词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瀛洲( ) 天姥( ) 剡溪( ) 渌水( ) 谢公屐( )
忽已暝( ) 殷岩泉( ) 栗深林( ) 惊层巅( )
澹澹( ) 石扉( ) 訇然( ) 鸾回车( ) 魂悸( ) 恍惊起( ) 长嗟( ) 觉时( )
三、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列缺霹雳 通 ,含义:
2.须行即骑访名山 通 ,含义:
3.脚著谢公屐 通 ,含义: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通 ,含义:
(二)古今异义词
1.烟涛微茫信难求 古义: 今义:
2.云霞明灭或可睹 古义: 今义:
3.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义: 今义:
(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1.虎鼓瑟兮鸾回车 鼓: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事:
3.云青青兮欲雨 雨:
4.栗森林兮惊层巅 栗:
惊:
5.对此欲倒东南倾 东南:
6.訇然中开 中:
7.古来万事东流水 东:
8.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
9.越人语天姥 语:
10.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下:
11.使我不得开心颜 颜:
12.一夜飞度镜湖月 一夜:
13.半壁见海日 半壁:
14.空中闻天鸡 空中:
15.訇然中开 中:
16.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
(四)一词多义
2788414993600
-57277225476青
020000青
云青青兮欲雨
青冥浩荡不见底
且放白鹿青崖间
2788414993600-57277225476来
020000来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失向来之烟霞
古来万事东流水
-5715063974之
020000之
2772584896100 我欲因之梦吴越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5715063974列
020000列
2772584896100 列缺霹雳
仙之人兮列如麻
-5715063974忽
020000忽
2772584896100 迷花倚石忽已暝
忽魂悸以魄动
-5715063974君
020000君
2772584896100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别君去兮何时还
-5715063974行
020000行
2772584896100 世间行乐亦如此
行须即骑访名山
-5715063974摧
020000摧
2772584896100 丘峦崩摧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5715063974事
020000事
2772584896100 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5715063974开
020000开
2772584896100 訇然中开
使我不得开心颜
-5715063974云
020000云
2772584896100 身登青云梯
云青青兮欲雨
-5715063974惊
020000惊
2772584896100 栗深林兮惊层巅
恍惊起而长嗟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定语后置
(1)天台一万八千丈。
(2)一夜飞度镜湖月。
2.主谓倒装
(1)渌水荡漾清猿啼。
(2)千岩万转路不定。
(3)水澹澹兮生烟。
(4)失向来之烟霞。
(5)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梦游天姥/吟留别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梦游天姥吟/留别
2.下列句中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千岩万转路不定(zhuǎn) 熊咆龙吟殷岩泉(páo)
B.对此欲倒东南倾(qīng) 送我至剡溪(shàn)
C.渌水荡漾清猿啼(lù) 脚著谢公屐(jī)
D.海客谈瀛洲(yíng) 越人语天姥(lǎo)
3.选出下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组( )
A.天姥(mǔ) 剡(shàn)溪 瀛(yíng)州 渌(lù)水
B.屐(jī) 殷(yǐn) 傈(lì) 訇(nōng)然
C.语(yǔ)天姥 暝(míng) 澹(dàn) 扉(fēi)
D.霓(ní) 悸(jì) 崖(yá) 恍(huǎng)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天姥(mǚ) 天台(tāi) 渌水荡漾(lǚ))
B.剡溪(shàn) 熊咆(páo) 訇然中开(hōng)
C.瀛洲(yíng) 虹霓(ní) 殷岩泉(yǐn)
D.魂悸(jì) 长嗟(jiē) 水澹澹(dàn)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瀛洲 剡溪 渌水 荡漾 青云梯
B.层颠 列缺 丘栾 石扉 水澹澹
C.倚石 青冥 訇然 魂悸 忽已瞑
D.长嗟 浩荡 霹雳 崩崔 谢公屐
6.请指出下列词语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里解释有误的一组( )
A.信(实在) 语(谈起) 横(遮断) 拔(超出)
B.因(依据) 渌(绿色) 屐(木鞋) 暝(天黑)
C.列(同“裂”) 扉(门扉) 回(运转) 恍(恍然)
D.向(刚才) 惟(只剩下) 清(凄冷) 壁(山腰)
7.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依据) B.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C.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动) D.栗深林兮惊层巅惊(惊动)
8.请选出和“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中的“之”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我欲因之梦吴越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杳不知其所之也 D.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
9.请选出和“忽魂悸以魄动”中的“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B.娘以指叩门扉曰
C.勿以贫故,事人不谨 D.能以足音辨认
10.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用法不同的一项( )
A.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B.族秦者秦也
C.辇来于秦 D.虎鼓瑟兮鸾回车
11.请选出和“熊咆龙吟殷岩泉”中“殷”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B.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
C.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D.昂其值,居为奇货
12.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栗深林兮惊层巅 B.动心骇目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1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列缺霹雳 ②仙之人兮列如麻 ③烟涛微茫信难求 ④自可断来信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14.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5.选出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
A.向天横(遮断) 势拔(超出)五岳 B.因(因为)之梦吴越 清(凄清)猿啼
C.列缺(缺少) 鸾回(回旋)车 D.觉(睡觉)时 向来(助词,不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觉时之枕席 惟:独、只 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怎么
C.恍惊起而长嗟 而:表顺承 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的人
17.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云青青兮欲雨 B.栗深林兮惊层巅 C.越人语天姥 D.虎鼓瑟兮鸾回车
18.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的“安”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沛公安在?
C.安得广厦千万间 D.风雨不动安如山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云霞明灭或可睹 一食或尽粟一石
B.我欲因之梦吴越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且放白鹿青崖间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春水碧于天 青,取之于蓝
20.古代诗歌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常有词序颠倒的情况。下列句子没有词序倒置的情况的一项是( )
A.渌水荡漾清猿啼 B.一夜飞度镜湖月 C.一唱雄鸡天下白 D.天生我材必有用
21.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D.指如削葱根
22.下面哪一句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表现手法相近( )
A.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 B.长白峰高尘漠漠,浑河水落草离离。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23.下面是古人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请指出( )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C.杨柳岸晓风残月 D.唯见江心秋月白
24.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C.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25.诗人梦游天姥,写看到山上的奇异景色后,又写洞天中的仙人聚会,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再到色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使诗人苦闷的灵魂得到真正的解放。
B.写神仙世界的景色壮丽,人物非凡,惊心炫目,光耀夺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权贵排挤的遭遇。
D.写洞天世界日月灿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诗人一心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的憎恶。
26.对下列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势拔五岳掩赤诚”是说天姥山的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诚。赤诚是南方一座山城的名字。B.“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意思是一夜之间就飞过了倒映着月影的镜湖。镜湖又名鉴湖,“镜”“鉴”同义。
C.“谢公宿处今尚在”句中的“谢公”是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D.“身登青云梯”一句的意思是自己登上了直上云霄的山路。梯,指山路上的石阶。
27.对“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四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四句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相照应,作为过渡句,一个写进入梦境,一个写回到现实。
B.句中“忽”写出了对好梦不常惆怅,“恍”写出了梦幻破灭的烦恼,“长嗟”“惟”“失”写面对现实的痛苦。
C.“向来之烟霞”指诗歌开头“海客”“越人”的言论及诗人自己对天姥山高大雄伟的描写。
D.这四句写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即破灭,不能随心所欲地在梦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的躺在枕席之上的痛苦心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28.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 )
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
C.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的。
D.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是现实世界的缩影。
29.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思想感情的理解中,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感伤情绪。
B.表现了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C.表现了与东鲁诸公分别时的离愁别恨。
D.既有“人生无常”的感伤,又有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
3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31.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却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高耸的山势写得淋漓尽致。
B.神仙出场了,梦境也就到达了顶点,诗却于此忽然收住,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入现实。好梦不长,更让诗人怀恋仙境的美好。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写出了诗人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显示出诗人的思想在当时是比较消极的。
D.诗人完全挣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与李白狂放的性格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32.以下对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
33.以下对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以前创作的诗称为古诗,也叫古体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杂有长短句的。唐以后的诗一般叫律诗,格律诗,或叫近体诗。
B.诗歌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描绘出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本诗用典,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四句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相照应,作为过渡句,一个写进入梦境,一个写回到现实。
3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古来优秀的送别诗作不可胜数,而李白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无忧无虑温馨和睦的神仙世界。
B.唐代诗歌继承了汉魏以来的五言、七言古体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一首古体诗。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风格的长诗。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美丽的神仙世界,塑造了幻想世界中的诸多形象。这些形象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吟诵留别之情的诗作。虽写梦游,实则为“吟”,诗中含有慷慨悲愁之情。
3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的诗句,次序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 )
①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
②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③翠岭千重色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
④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
⑤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A.①③④②⑤ B.④⑤③①② C.④⑤②①③ D.④①③②⑤
(二)非选择题
1.情境式默写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降临人间的句子是:
, 。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
。 , 。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写山之夜景,诗人正迷恋花石美景,千岩万转,忽然夜幕降临了,诗人耳畔回响着从山谷传来的熊的咆叫声,龙的吟啸声。“ ,
。 , ”。
(6)《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
, 。
(7)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写梦幻中的天姥山天黑之后,熊龙的吼叫使山林震颤的两句是: , 。
(8)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驱长风为马的仙人的句子是: , 。
(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是: ,
。
(10)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峦都在发抖。此时“ ,
”,天气也急剧地变化,黑沉沉的云天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恰似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
(11)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 。
, 。
(1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流露出对权贵的蔑视,同时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精神的两句诗是: , 。
(1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 ,
”几句写仙境的石门轰然打开,放眼望去,青色的高空广阔无边,望不到边际,在日月的光辉照耀下,金银的亭台楼阁发出夺目的光彩。
(14)李白的不事权贵也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诗风: , !(《梦游天姥吟留别》。)
(1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
(1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 ,
。 , 。
(1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 ,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 。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 , ”。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1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表明了作者绝不卑躬屈膝侍奉权贵的心志,是对封建统治者的有力蔑视。
(19)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 , ”,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
(2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展现迷离恍惚、道路弯曲不定的世界的两句诗是:
, 。
(2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2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
(2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 , 。
(24)“诗仙”李白追求个性自由,性格傲岸,对权贵不习惯仰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 ”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思想感情。
(2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揭示了入梦原因的句子是: , 。 , 。
(2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
, 。 , 。
2.诗歌是如何引出对天姥山的描写的?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五岳等山川,有何用意?
4.诗人是如何描写梦境中的天姥山的?请从内容的角度简要分析。
5.诗人是如何由现实过渡到梦境,又由梦境过渡到现实的?
6.梦境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
7.“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8.诗人描绘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
9.“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运用了哪些修辞?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十句诗描写梦中所见的洞天仙境景象,那么诗人所描绘的洞天仙境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样的景象?
11.诗人由梦转醒的心情如何?
12.洞天之游的神奇对这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13.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
14.请指出“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并就其作用作简要赏析。
15.诗句“古来万事东流水”,是不是流露出作者消极的思想?
16.“且放”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
17.“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中“惟”“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两句诗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
18.请赏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
19.填写下表,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
描绘文句
概括
表现手法
梦由
①
神秘高峻
夸张、陪衬、描写
梦游
月夜
渌水荡漾清猿啼
剡溪清幽
白描
白昼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山中壮美
②
傍晚
③
洞外恐怖
绘形绘色,绘声夸张
夜晚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洞中仙乐
④
梦醒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魂惊
梦后抒情
⑤
蔑视权贵
傲岸不屈
①
②
③
④
⑤
20.诗人为何花大量的笔墨来描绘梦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21.诗人既然梦游天姥,为何用简洁的语言写登山见闻及游山经历,却浓墨重彩地描绘仙境?
22.从题目看,李白此诗是为“别东鲁诸公”而作,文中哪句话照应了此意?作者又为何要采用“游仙”这种形式?
23.李白写“梦中”的天姥山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二、掌握字词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瀛洲(yíng) 天姥(mǔ) 剡溪(shàn) 渌水(lù) 谢公屐(jī)
忽已暝(míng) 殷岩泉(yīn) 栗深林(lì) 惊层巅(diān) 澹澹(dàn)
石扉(fēi) 訇然(hōng) 鸾回车(luán) 魂悸(jì) 恍惊起(huǎng)
长嗟(jiē) 觉时(jiào)
三、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列缺霹雳 列通裂,含义:分裂
2.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通需,含义:等待
3.脚著谢公屐 著通着,含义:穿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事通侍,含义:侍奉
(二)古今异义词
1.烟涛微茫信难求 古义:的确、实在,副词 今义:指书信,名词
2.云霞明灭或可睹 古义:暗,形容词 今义:消灭,动词
3.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义:超出,动词 今义:抽出,动词
(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1.虎鼓瑟兮鸾回车 鼓: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事: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3.云青青兮欲雨 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4.栗森林兮惊层巅 栗:使动用法:栗,使……颤栗
惊:使动用法:惊,使……惊
5.对此欲倒东南倾 东南: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6.訇然中开 中:名词作状语,从中间
7.古来万事东流水 东: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8.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形容词作动词,震响
9.越人语天姥 语:殷:形容词作动词,震响
10.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下
11.使我不得开心颜 颜:名词活用作动词,欢笑
12.一夜飞度镜湖月 一夜:名词活用作状语, 一夜之间
13.半壁见海日 半壁: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半山腰
14.空中闻天鸡 空中:名词活用作状语,在(高)空中
15.訇然中开 中:名词活用作状语,从中间
16.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横贯
(四)一词多义
2788414993600
-57277225476青
020000青
云青青兮欲雨 黑沉沉
青冥浩荡不见底 碧
且放白鹿青崖间 青青的
2788414993600-57277225476来
020000来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句中助词,无意义
失向来之烟霞 刚才
古来万事东流水 以来
-5715063974之
020000之
2772584896100 我欲因之梦吴越 指代“越人谈天姥山的奇观”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的
-5715063974列
020000列
2772584896100 列缺霹雳 同“裂”,决裂
仙之人兮列如麻 列队
-5715063974忽
020000忽
2772584896100 迷花倚石忽已暝 不知不觉
忽魂悸以魄动 忽然
-5715063974君
020000君
2772584896100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神仙
别君去兮何时还 指代“作者在山东漫游时结识的朋友”
-5715063974行
020000行
2772584896100 世间行乐亦如此 作
行须即骑访名山 行走
-5715063974摧
020000摧
2772584896100 丘峦崩摧 坍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低
-5715063974事
020000事
2772584896100 古来万事东流水 事情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同“侍”,侍奉
-5715063974开
020000开
2772584896100 訇然中开 打开
使我不得开心颜 舒畅
-5715063974云
020000云
2772584896100 身登青云梯 云霄
云青青兮欲雨 乌云
-5715063974惊
020000惊
2772584896100 栗深林兮惊层巅 使……震惊
恍惊起而长嗟 惊醒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定语后置
(1)天台一万八千丈。
(就是那)一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
(2)一夜飞度镜湖月。
一夜之间,(我就)飞过(那)月下的镜湖。
2.主谓倒装
(1)渌水荡漾清猿啼。
(这里)流水清澈,(微波)荡漾,猿啼凄凉。
(2)千岩万转路不定。
无数的峰峦,山路迂回蜿蜒,(方向)难以确定。
(3)水澹澹兮生烟。
水波动荡啊,雾气升腾。
(4)失向来之烟霞。
(而)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已全)消失了。
(5)使我不得开心颜!
叫我不能心情舒畅,(尽情地)欢笑!
三、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D 2.D 3.B 4.A 5.A 6.D 7.D 8.B 9.A 10.C 11.B 12.C 13.C 14.B 15.A
16.D 17.B 18.A 19.A 20.D 21.B 22.C 23.A 24.D 25.C 26.A 27.C 28.D 29.D 30.D 31.C 32.A 33.D 34.D 35.C
(二)非选择题
1.情境式默写
(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3)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4)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6)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7)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8)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0)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11)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1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5)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16)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17)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0)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2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2)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23)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2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5)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26)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诗歌是如何引出对天姥山的描写的?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歌使用衬托的手法,通过描写“信难求”的瀛洲,引出“或可睹”的天姥山,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而且勾起了诗人神游天姥山的念头。
3.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五岳等山川,有何用意?
(1)首先以“烟涛微茫”的瀛洲的难求、难得来衬托天姥山的可睹、可寻,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
(2)诗人将天姥山与五岳、赤城、天台山进行比照,把其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它纵可入云,五岳、赤城相形见绌,万丈天台拜倒脚下。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的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山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是用陪衬、夸张的手法营造一种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梦幻的世界。
4.诗人是如何描写梦境中的天姥山的?请从内容的角度简要分析。
诗人写梦境中的天姥山着力于写仙境,写仙境先用“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极力表现其声势之大;再用“青冥浩荡”“日月照耀”体现仙人出场的场面之奇。
5.诗人是如何由现实过渡到梦境,又由梦境过渡到现实的?
(1)从现实到梦境由过渡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衔接,既写出梦之所源,又写出了梦之所向。“之”代指越人语,承上;“飞度镜湖”这一神来之笔突出梦境,从而引出下文对梦境的描写。
(2)由梦境到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消失了,面对现实,诗人禁不住长嗟短叹。
6.梦境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
(1)月夜渡湖。时间:夜。地点:镜湖。写诗人在月光照耀下飞渡镜湖的情景。眼见绿水荡漾,耳闻清猿啼鸣,景色十分幽静。
(2)山之日景。时间:天亮了。黎明时分,诗人著履登山,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壮观雄奇。
(3)山之夜景。时间:夜。地点:山。神奇迷离,甚至恐怖的。
(4)仙人登场。地点人物皆变。金银台、霓为衣、骑凤作马、老虎奏琴、鸾凤驾车、仙人济济一堂。
7.“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这两句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梦”字点题,既交代了“梦”之所由,也申述了“梦”之所向。
8.诗人描绘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换,五彩缤纷的梦境。特别是仙人登场的画面。此时诗人心神完全解放,自由,盛大热烈的场面,像是在迎接诗人的到来。
9.“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运用了哪些修辞?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夸张、拟人,更生动形象地反衬出天姥山的高耸雄奇。
10.“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十句诗描写梦中所见的洞天仙境景象,那么诗人所描绘的洞天仙境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样的景象?
(1)诗人通过超越尘俗的想象,以奇谲瑰丽的意象,创造了一个神奇壮丽的洞天仙境。
(2)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世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11.诗人由梦转醒的心情如何?
“失” 包含着诗人几多失意与深沉的感慨,梦醒之后的留恋和惋惜。
12.洞天之游的神奇对这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反衬梦幻破灭后的失望,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13.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
世事虚幻无常,流露了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
14.请指出“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并就其作用作简要赏析。
运用了比喻,将人生万事比作东流水,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生一去不复返的哲理,寄予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
15.诗句“古来万事东流水”,是不是流露出作者消极的思想?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16.“且放”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
绝不与恶势力妥协,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也显露出诗人逃避现实的消极遁世的思想。
17.“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中“惟”“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两句诗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
(1)“惟”“失”和“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一样,包含着诗人的失意与深沉的感慨以及梦醒之后的留恋和惋惜。
(2)一方面,这两句诗反映李白有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李白在政治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有些消极,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李白表达的是,梦破灭后,最终还是躺在枕席上。就是说,要回到现实,不能在梦中过日子。因此,李白人生态度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
18.请赏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
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御用文人。封建君主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杀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19.填写下表,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
描绘文句
概括
表现手法
梦由
①
神秘高峻
夸张、陪衬、描写
梦游
月夜
渌水荡漾清猿啼
剡溪清幽
白描
白昼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山中壮美
②
傍晚
③
洞外恐怖
绘形绘色,绘声夸张
夜晚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洞中仙乐
④
梦醒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魂惊
梦后抒情
⑤
蔑视权贵
傲岸不屈
①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②想象、夸张
③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④夸张、拟人、想象。
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0.诗人为何花大量的笔墨来描绘梦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21.诗人既然梦游天姥,为何用简洁的语言写登山见闻及游山经历,却浓墨重彩地描绘仙境?
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并非抒发对天姥奇景的热爱之情,而是借“仙境”抒发对自由解放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权贵的轻蔑、对污浊现实的弃绝,从而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
22.从题目看,李白此诗是为“别东鲁诸公”而作,文中哪句话照应了此意?作者又为何要采用“游仙”这种形式?
文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一句照应“留别”之意。因为“游仙”的形式便于超脱现实,从而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才能,可随意挥洒,更随心所欲地一吐长安三年屈身权贵、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气。
23.李白写“梦中”的天姥山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题目“梦游”已表明诗歌描写“天姥山”的手法为想象,描写的仙境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是超人力的,是夸大的。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为下文抒情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