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四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四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24 15:53:38

文档简介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一年级四月联考
化学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酒中添加适量SO2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
B.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彩色玻璃是制玻璃过程中加入金属氧化物或盐制得的,用于建筑和装饰
D.国产飞机C919用到的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3NA
B.反应4FeS2+11O2
2Fe2O3+8SO2每生成1mol
Fe2O3转移电子总数为44NA
C.12
mol/L的浓硫酸
50
mL与足量的Cu加热反应,得到SO2为0.3NA
D.密闭容器中,2mol
SO2和1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腐蚀磨口玻璃塞:SiO2+2OH-=SiO+H2O
B.氯化铝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沉淀:Al3++3OH-=Al(OH)3↓
C.铜溶于浓硝酸:Cu+4HNO3=Cu2++2NO+2H2O+2NO2↑
D.将过量SO2通入K2S溶液中:SO2+2S2-+2H2O=3S↓+4OH-
4.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
Na2S溶液滴入CuCl2溶液中
Cl2通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无色
蓝绿色溶液产生黑色浑浊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无色
①②
B.①③
C.②⑤
D.③④
5.某同学设计了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改进装置,并对气体产物进行检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
结论
A
Ⅰ中注入浓硫酸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白色固体变为黑色
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B
Ⅱ中观察到棉球a、b都褪色
均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
Ⅱ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说明反应产物中有水
D
Ⅲ中溶液颜色变浅,Ⅳ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有CO2产生
6.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足量的盐酸,如观察到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证明溶液中一定有CO32-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无法证明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不变蓝,则说明该溶液中无NH4+
D.透过蓝色钴玻璃能观察到紫色火焰,则一定有钾元素,一定无钠元素
7.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备氨气
B.用图2装置验证氨气溶于水呈碱性
C.用图3装置进行喷泉实验,观察到红色喷泉,只能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D.用图4装置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氨气
8.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的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停止或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还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9.一定量的镁铝合金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3.36L氢气。若将等质量的该合金完全溶于稀硝酸,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L的NO(气体的体积均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1.4g
B.16.5g
C.8.7g
D.9.7g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W
Z
A.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为Z
B.X和W的氧化物都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C.XZ4、WY2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D.W、X形成的单质都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11.已知反应NO2(g)+CO(g)=NO(g)+CO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的过程为放热过程
B.1molNO2和1molCO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molNO和1molCO2成键放出的能量
C.1molNO2(g)和1molCO(g)的总能量低于1molNO(g)和1molCO2(g)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可以看成将储存在NO2(g)和CO(g)内部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12.向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
SO3,T℃时发生反应2SO2(g)+O2(g)
?
2SO3(g),其中SO3与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点处存在v正(SO3)
=v逆(SO3)
B.使用催化剂可使混合气体中n(SO3)=0
C.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为0.05mol/L
D.在Q点时,SO3的转化率约为66.7%
某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下述反应:A(s)+2B(g)
?
C(g)+D(g)。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混合气体的压强
③A的质量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⑤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14.“直接煤燃料电池”能够将煤中的化学能高效、清洁的转化为电能,如图是用固体氧化物作“直接煤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b为电池的负极
B.电子由电极a沿导线流向b
C.电池反应式为:C+CO2=2CO
D.煤燃料电池比煤直接燃烧发电能量利用率低
15.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N2O=N2+H2O
B.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H2-2e-=2H+
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
D.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下列框图涉及的物质所含的元素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均为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
已知:A、F为无色气体单质,B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为黑色氧化物,E为红色金属单质(部分反应的产物未列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D的化学式为
;F的结构式为

上述反应中属于“氮的固定”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与D恰好完全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E与G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J、K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为白色沉淀。写出SO2还原J生成K的离子方程式:

17.黄铁矿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黄铁矿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将m1
g该黄铁矿石的样品放入如图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假设杂质不含铁和硫且受热不分解)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O22Fe2O3+8SO2
、4FeS+7O22Fe2O3+4SO2

【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反应结束后,将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完成下列填空:
甲装置的作用是
;乙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丙瓶中加足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设计实验证明BaCl2溶液已经过量

该黄铁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测定石英管内残渣中铁元素的含量。
步骤一:称量石英管中的全部固体残渣m3g,置于洁净烧杯中,用足量稀硫酸溶解;
步骤二:加入

步骤三:
、洗涤、灼烧、
、称重……得固体质量m4g;
步骤四:数据处理……
18.如图为原电池的装置示意图。
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原电池,这两个原电池中,作负极的分别是
(填字母)。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
写出插入烧碱溶液中形成的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2)若A、B均为铂片,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分别从A、B两极通入H2和O2,该电池即为氢氧燃料电池,写出A电极反应式:

该电池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将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若A、B均为铂片,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分别从A、B两极通入CH4和O2,该电池即为甲烷燃料电池,写出A电极反应式:

若该电池反应消耗了6.4
g
CH4,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19.(1)在一个容积3L的密闭容器里进行如下反应N2(g)
+3H2(g)
?
2NH3(g),反应开始时n(N2)=1.5mol,n(H2)=4.4mol,2min末n(H2)=0.8mol。
①前2min内用NH3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_______;
②到2min末N2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下列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有

保持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N2
B.保持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He
C.保持压强不变,再向容器中充He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④一段时间后,下列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2v正(H2)=3v逆(NH3)
B.N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c(N2):c(H2):
c(NH3)=1:3:2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2)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该反应速率的快慢可通过出现浑浊所需要的时间来判断)。某同学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Na2S2O3浓度
稀硫酸
H2O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20
10.0
0.10
10.0
0.50
0

40
V1
0.10
10.0
0.50
V2

20
10.0
0.10
4.0
0.50
V3
该实验①、②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1和V2分别是

。实验①、③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3是


1


6


2

共6
页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一年级四月联考
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3分
题号
4
8
2
答案
填空题(共55分
除标注外每

(3)4NO+3O2+2H2O=4
O3=3Cu2++2NO↑+4H2O
(5)3CuO+2
Cu2++S02+2CI
o=cUc
每空2分
(1)除去空气中的C
作安全瓶
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不变浑浊,则
过量(合理即给分)
00%
氢氧化钠溶液;过滤(1分
却(1分
共12分,每空2分
)
B
3e
+40H=AlO2

每空
A
硫酸的浓度;6.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