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考点扫描
知识导图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理基
论|础
中国共产
前提
党成
农武装割据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武装
围剿”红军
国民党一党专制
红军长
知识梳理
ZHISHI
SHI
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
新
革纲
次彻底地提出了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纲
革命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
领导政
研析
DIANTI
YANX
过关小测
GUOGUAN
XIAOCE
海市望志路106号
现为兴业路76号合格演练测评(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北京爆发了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 )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2.八七会议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的秋收起义位于( )
A.湘鄂边界
B.湘桂边界
C.湘赣边界
D.湘粤边界
答案:C
3.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发生,影响深远。其主要表现在( )
A.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B.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使朱毛逐渐成为时代称谓
D.星星之火已成为燎原之势
答案:C
4.习近平主席指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答案:D
5.20世纪初期,中国有一人满怀信心地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五四运动时期他写了( )
A.《文学改良刍议》
B.《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C.《狂人日记》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答案:D
6.“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国民党一大
答案:A
7.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的“会议”( )
A.标志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通过了民主革命纲领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答案:C
8.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
答案:C
9.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 )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答案:D
10.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答案:C
11.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民权是指具有平等普遍民权
B.国民党已成为统一全国的执政党
C.指出西方资本主义民权弊端
D.重视工农的力量
答案:B
12.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C.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D.辛亥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答案:B
13.“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 )
A.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B.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C.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D.北洋军阀的统治受到沉重打击
答案:D
14.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D
15.如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长征胜利
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秋收起义
答案:C
16.作为图片资料,下图可以用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D
17.某史书记述说,这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但十二个政治局委员只有六个参加,五个政治局候补委员倒有四个参加。这次会议使毛泽东返回政治局的权力核心。据此判断,这次会议应该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二大
D.中共三大
答案:B
18.1933年4月1日,蒋介石批准成立的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主要经营业务是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这些军费主要用于( )
A.“围剿”红军
B.抵御日本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
D.应对经济危机
答案:A
19.“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词句,该词创作于1935年某次会议后。该会议为(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C
20.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
第10课 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年间,北伐军横扫六省,进逼天津,当时“炮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咸丰帝)召王公、四辅、六部、九卿等会议,皆涕泣丧胆,眼眶肿若樱桃”,最后,北伐军终因孤军深入而失败。
——选自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1926年7月1日,蒋介石下达北伐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北伐进军计划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以“各个击破”为战略方针,蒋介石开始了挥师北伐,虽然平定湖北后,蒋介石改变策略转战了江西,但是这一战略的改变是符合当时战略需要的……在不超过半年的时间里,蒋介石统帅的北伐军击溃了吴佩孚,打败了孙传芳,占领了湘、鄂、赣和江浙等省,把国民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了长江流域,并且取得了战争胜利。
——摘编自沈家玉《国民革命军北伐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北伐的目的和影响,并分析北伐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和影响,并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答案:(1)目的: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影响:震撼清朝心脏地区,扩大了太平天国的影响,牵制大量清军,客观上支持了南方太平军的斗争。
失败原因:太平军孤军深入,后援不足;清军力量强大;太平军战略失误。(答出两点即可)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影响: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宣传了革命思想;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广大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苏联的支持和帮助。
22.根据下列提示,完成有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写出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
重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
孙中山
B
C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3)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
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
(2)A:太平天国运动;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答: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