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演练测评(十九)
(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两极格局的结束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逐渐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答案:D
2.美国于2019年8月2日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其国防部长埃斯珀在3日就表示,希望在亚洲部署陆基中程导弹。此举被媒体和专家广泛解读……可能在亚洲引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这主要反映出美国( )
A.对亚洲地区控制力增强
B.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
C.霸权政策威胁地区安全
D.冷战政策矛头转向亚洲国家
答案:C
3.两极格局结束后,大集团对峙的大国关系格局已经不存在了,各大国为了充分地维护自身的利益,都寻求以对话代替对抗,用合作代替争端的方法,首脑外交极为活跃,纷纷建立高层化、机制化的对话渠道,大国关系不再是若干力量界限分明、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格局。这表明当今世界( )
A.呈多样性的格局特征
B.政治格局的变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C.和平力量的不断增长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冲击旧的世界政治秩序
答案:A
4.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问乔布斯,能否在美国生产苹果手机。乔布斯回答“这些工作机会回不来了”。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趋势难以逆转
B.美国工业水平急剧下降
C.发展中国家经济逐渐崛起
D.国际经济秩序趋于合理
答案:A
5.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公投,决定脱离欧盟。此外,美国也采取了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逆全球化”的措施。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
B.发达国家不再主导全球化
C.区域集团化发展已经失控
D.英美利益得到了绝对保障
答案:A
6.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并由此引发了核危机,不仅重创了日本,而且波及了全球经济。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经济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更加严重
C.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日趋失衡
D.经济全球化带来经济风险的全球化
答案:D
7.在经济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认为( )
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答案:A
8.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至少于2008年起,向全球近10万台计算机植入专门软件,监听各国社会动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信息的共享
B.信息革命削弱了美国霸权主义
C.社会信息化带来安全方面风险
D.网络对社会安全影响弊大于利
答案:C
9.源于西方的快餐连锁店进入印度以后,导致了当地传统食品也建立起自己的快餐分店。西方时装进入日本以后,日本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的时装业,它有一套典型的日本式审美标准。上述现象说明( )
A.全球化趋势削弱了民族国家的特色
B.东方各国本土文化被西方文明同化
C.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地文明产生冲突
D.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本土文化复兴
答案:D
10.“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
A.传统文化的价值
B.文化理念的趋同
C.商业的文化功能
D.外来文化的影响
答案:A
11.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样的时代中( )
A.动荡不安的局势不再存在
B.发达国家主宰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C.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事务中无发言权
答案:C
12.观察下图,抵御和消除图片中现象的根本途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消除贫富差距
C.走和平与发展之路
D.消灭霸权主义
答案:C
13.当前,恐怖主义猖獗,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打击恐怖活动。这表明恐怖主义( )
A.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是世界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C.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D.是世界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答案:D
14.目前,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贫困会导致冲突。这表明( )
A.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B.和平与发展是彼此联系而又相互影响的
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整个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答案:B
15.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美国制造各种借口伺机对叙利亚施压,以期实现其政权更迭。西方大国也以“保护的责任”自诩,干涉中东,使其陷入长期战火。这些现象说明( )
A.西方干涉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冲突
B.霸权主义是造成地区动荡的根源
C.叙利亚内战加剧了国际的紧张局势
D.美国干涉开始导致地区力量失衡
答案:A
16.据统计,1979—1988年的十年间,世界工业制成品价格上涨33%,初级产品价格仅上涨2.8%,还不及前者的1/10。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
A.世界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B.全球化下南北差距日益加大
C.美苏两国的经济霸权更加巩固
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陷入困境
答案:B
17.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 )
A.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文明趋于单调
B.结盟与合作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多极化趋势避免了文明间的冲突
D.和谐共生的文明有利于世界的稳定
答案:D
18.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 )
A.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
B.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
C.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D.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实行全球治理
答案:C
19.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其中包括原八国集团,十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自亚、非、美、澳四大洲)以及欧盟。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材料反映了( )
A.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
B.冷战思维不复存在
C.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
D.世界多极格局形成
答案:A
20.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旨在强调( )
A.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的对比
C.中国努力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
D.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沃尔弗斯
《稳定的单极世界》,1999年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六省区国有企业改革
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
(2)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观点提出的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认识。
答案:(1)主张: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目的: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
(2)观点: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曲折过程。
理由:世界各种力量进行新的分化组合;多极化趋势遭遇美国“单极”图谋的挑战。
(3)认识:单极世界违背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不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多极世界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协调发展,符合客观规律;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曲折的、长期发展的过程。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区域间合作逐步向前推进,国际形势朝着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现今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全世界国家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要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只有持续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格局。
——摘编自张成《和平与发展是
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
答案:(1)背景: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促进和平的因素不断增长。
(2)认识: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世界各国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各国需要共同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
PAGE(共43张PPT)
考点扫描
知识导图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
识,共同担当,同舟共
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世界
济|社会
和平人类在合作
多极|全球
与发发展共赢
化发化进
化和
展的面临促进全
展趋|程加
文化
代|的
球共同
势
多样
主题|题
发展
冷战后的国际政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秩序
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知识梳理
ZHISHI
SHI
研析
DIANTI
YANX
过关小测
GUOGUAN
XIAOCE
是发展的前提
相辅相成
发展
是和平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