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合格性考试(广东)-专题十三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高中历史合格性考试(广东)-专题十三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4 08:39:05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考点扫描
知识导图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全球航路的开辟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新航
路开

其他航路的开辟

辟的
迁移
商品
动因

与物
界性
和条

种交
流动
期殖民扩张

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
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知识梳理
ZHISHI
SHI
研析
DIANTI
YANX
过关小测
GUOGUAN
XIAOCE
蔗糖、棉花、烟草、金银
西欧
归程
带来巨额财富
美洲)←-带动殖民地经创造原始资本积累
济开发、种植
园经济兴起
角贸易
枪械
出程火药
纺织品等
黑人奴隶中程
劳动力丧失
社会结构被打破
长期落后合格演练测评(十三)
(走向整体的世界)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  )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答案:D 
2.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在美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据此可知(  )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
B.哥伦布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
C.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
D.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模糊
答案:A 
3.下图是一位航海家的日记。据日记内容可知,这位航海家(  )
A.抵达了美洲大陆 
B.到达了亚洲印度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到达了非洲好望角
答案:A 
4.15世纪早期,“1千克胡椒在印度产地的价格是1—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这反映了(  )
A.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
B.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因素
C.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香料
D.胡椒减产导致欧洲商品价格的暴涨
答案:B 
5.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
B.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C.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
D.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
答案:D 
6.据记载,当达·伽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这反映了达·伽马此行的目的是(  )
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B.积极抢占海外地盘
C.追求丰厚商业利益
D.谋求控制印度王室
答案:C 
7.“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远洋探险的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根本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侵略机构
答案:A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这个观点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的(  )
A.可能性 
B.偶然性
C.必然性
D.突发性
答案:C 
9.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位航海家应该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答案:C
10.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航线的是(  )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
C.俄罗斯人
D.法国人
答案:C 
11.下表是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据此推知(  )
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答案:C 
12.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的迁移,出现了族群混合现象。其中,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是(  )
A.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亚洲
答案:A 
13.16世纪,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的航海家是(  )
A.卡蒂埃
B.巴伦支
C.德雷克
D.塔斯曼
答案:B 
14.1545年,玻利维亚波托西银矿的发现和开采引发了震动全欧洲的、持续两个世纪之久的“白银热”。这股“白银热”对历史进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了拉丁美洲经济的繁荣
C.加快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D.促进了葡萄牙殖民帝国的兴盛
答案:A 
15.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
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答案:A 
16.新航路开辟使“文明舞台限于亚欧大陆的格局归于终结,东西方开始进入了一个互相认识的全新时期”。材料中的“全新时期”的含义是(  )
A.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开始落后于西方
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东西方文明间的冲突加剧
答案:C 
17.“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答案:A 
18.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B.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
C.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爆发
D.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
答案:A 
19.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答案:C
20.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命名了许多“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的地名。这些地名客观上反映了(  )
A.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B.非洲物产极其丰富
C.探求新知的主动性
D.殖民扩张的掠夺性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但他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贵金属。据权威统计,从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
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
000吨,其中有31
000吨运往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交流”使世界发生了哪些改变?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16—18世纪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不能照抄材料)。造成美洲白银这样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扩大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和美洲的开发;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开始形成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美洲的印第安人和非洲的黑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美洲→欧洲→亚洲;美洲→亚洲。当时,欧洲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而欧美又迫切需要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商品。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占据吕宋后,吕宋岛也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与中国交换,只有从墨西哥输入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当时中国的茶、糖、丝、铁器、瓷器等商品涌向海外,而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中国获得了大约60
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纪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白银输入量,梁方仲估计为1亿两。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当然是不可估量的。这种白银贸易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的贸易格局。
——郑有国、苏文菁《明代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
与世界贸易体系》
材料二 早期近代(1450-1750年)是全球的一个新时代……世界历史的许多重大主题在早期近代发生了变化。由于得到航海技术的支持,许多文明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网络大到全球范围,突破了以前的国际联系。美洲第一次被卷入了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包括全球贸易联系。波利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社会也开始经历痛苦地融入全球的过程。到175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完全孤立的社会。
——施诚《全球史中的“早期近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欧洲在“早期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哪些共同的经济“近代”性,并说明新航路开辟在“全球史”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1)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发展;促进了民间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导致中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走向了封闭。
(2)共同点:都体现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或资本主义经济因素)。
地位:促进了人类各文明间的联系和交往;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开启了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