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合格性考试(广东)-专题十四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高中历史合格性考试(广东)-专题十四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4 08:40:30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考点扫描
知识导图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文艺复兴

示教改革一
代科学的兴起
启蒙运动

资本

法资
制度

的确
级革
资本主义的扩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知识梳理
ZHISHI
SHI
研析
DIANTI
YANX
过关小测
GUOGUAN
XIAOCE合格演练测评(十四)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学研究者汉斯·巴伦指出:“在15世纪90年代初,我们在意大利半岛以外的每一个欧洲国家里都见到了一种类似的情况——人人对意大利心向往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意大利(  )
A.复兴了希腊和罗马文化
B.产生了宗教改革思想
C.传播了近代的启蒙思想
D.弘扬了古典人文主义
答案:D 
2.15世纪,意大利一些画家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人物对象,开始对解剖与透视进行研究,如达·芬奇就解剖过大约30具人体标本,并绘制了上百幅解剖画稿。这表明(  )
A.人文精神出现严重缺失
B.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
C.科学与艺术走向了结合
D.艺术家要必备生物知识
答案:C 
3.“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  )
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B.仍然受宗教神学的束缚
C.以神圣主义为文艺核心
D.形成系统条理的世界观
答案:B 
4.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虔诚信仰,就可以被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答案:B 
5.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  )
A.主张信仰自由  
B.否定教皇权威
C.反对禁欲主义
D.强调王权至上
答案:B 
6.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
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答案:C 
7.15—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
答案:B
8.“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表明牛顿的发现(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答案:C 
9.自然哲学主要是思考人对于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相互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曾为自然哲学编写过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此可知,自然哲学在近代的发展(  )
A.得益于近代科学的确立
B.全面阐释了人文主义精神
C.有助于科学世界观形成
D.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答案:C 
10.有学者说“启蒙运动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传播到全世界,结果全世界都改变了思想方法。”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是指(  )
A.三权分立
B.天赋人权
C.理性主义
D.社会契约
答案:C 
11.如图为某文件摘要目录,该文件发表于(  )
A.1689年
B.1701年
C.1776年
D.1789年
答案:C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处死了国王
B.推翻了专制制度
C.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13.“‘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此言论应出自(  )
A.俾斯麦
B.林肯
C.亚历山大二世
D.明治天皇
答案:B
14.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B.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C.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D.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答案:D 
1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英国《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防范个人独裁
C.打击封建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
答案:B 
16.下图是19世纪中期的德意志漫画《货车过如此狭窄的邦都得将货卸上卸下》,这表明当时德意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道路宽度不一带来交通不便
B.交通工具落后加剧国家贫困
C.四分五裂局面阻碍经济发展
D.各地之间经济交流日益加强
答案:C 
17.列宁说:“如果总的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由资产阶级主导并完成
B.是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彻底变革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答案:C 
18.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博德说:“在美国,只有在南北战争之后,资产阶级才找到它兴起的道路。”其含义是(  )
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废奴
B.种族歧视得到全面解决
C.资本主义制度全面胜利
D.三权分立体制得以建立
答案:C 
19.俾斯麦因领导德意志统一战争成为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1890年因与皇帝威廉二世在外交政策上发生分歧,被威廉二世解除首相职务,正式下野。根据材料可知(  )
A.德意志君主立宪名存实亡
B.威廉二世此举违反了宪法规定
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D.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答案:D
20.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但并未完全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主要是因为(  )
A.天皇体制中有较大的军国主义思想
B.“殖产兴业”国家对私人企业大力扶持
C.引进西方工业革命先进的发明成果
D.全盘西化尤其是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追求凡人的幸福。忽视或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目的以及人们的来处和归宿,这对我们又有什么益处呢?
——彼特拉克
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
——马丁·路德
材料二 文艺复兴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复苏与发展。但与启蒙运动相比,文艺复兴运动的革命性相对较弱。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反对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以及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企图借助民族统一的君主专制政体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启蒙运动除了反对教权以外,还强烈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提出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并以这些理念为指导建立反映资产阶级愿望的政治制度。
——李义初《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探索》
材料三 这些哲人开始将理性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过了全盛时期、许多关节嘎嘎作响的法国旧制度,是尤其严峻的考验。因而,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的猛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两位哲人表达的人文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人们将启蒙运动当作西方人文主义成熟阶段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思想的历史价值。
答案:(1)重视“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得到信仰的自主权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启蒙运动对封建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以新理念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蓝图;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阶段。
(3)弘扬了理性主义,把启蒙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理论武器;为人类社会发展构筑了“法治”的蓝图;影响波及整个世界。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不赞成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这些志愿者帮助美国获得了独立和自由后,回到依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祖国……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正如当时一家报纸所说:“在帮助美国13个州夺取自由之时,我们也在为夺取自己的自由做准备。”
(1)根据材料一,概括独立战争后的美国的国家制度是什么,有什么弊端?
(2)根据材料一“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其具体表现主要是什么?
(3)材料二中“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巨变”指什么?几经反复,法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体?
答案:(1)邦联制。弊端: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阻碍美国经济的发展。
(2)表现: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实行分权与制衡;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
(3)巨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政体:民主共和政体。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