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演练测评(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 )
A.秦始皇
B.明太祖
C.宋太祖
D.明成祖
答案:B
2.自秦代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
答案:C
3.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专制集权的强化
答案:D
4.史学家佐伯富说:“所谓奏折,系臣工所上之报告……此类奏折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与闻……故可称之为奏折政治。”这表明( )
A.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民主
B.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促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激化了皇权与官僚的矛盾
答案:B
5.雍正帝挑选入职军机处的两位大臣之一是为官谨慎小心的汉族官员张廷玉,另一位是雍正帝的心腹鄂尔泰。这体现出军机处( )
A.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加剧了君权相权的矛盾
C.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
D.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答案:A
6.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说:“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焉。”这一现象出现于( )
A.汉代
B.唐代
C.元朝
D.明朝
答案:D
7.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了( )
A.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
D.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答案:D
8.某思想家曾作诗《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由此推知,该思想家主张( )
A.天人感应限制君权
B.反省内心恢复良知
C.格物致知在于明德
D.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答案:B
9.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
A.君主专制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特务统治
答案:B
10.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885年,清朝设置台湾省。对这些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B.巩固了东南海防
C.使台湾开始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D.促进了台湾开发
答案:C
1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明朝自罢丞相开始就“无善治”,因此主张恢复丞相制度,提高丞相地位。这表明黄宗羲( )
A.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
B.希望健全中央机构
C.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D.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答案:D
12.明清时期描写英雄传奇的小说汗牛充栋。其中,为此类作品创作树立楷模的是( )
A.《西游记》
B.《儒林外史》
C.《水浒传》
D.《红楼梦》
答案:C
13.《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
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
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
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
答案:C
14.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宣扬国威
B.获取经济效益
C.海外移民
D.殖民扩张
答案:A
15.东南沿海人民纪念戚继光,在他战斗过的地方刻石立碑。戚继光抗倭最伟大的意义在于( )
A.扫平了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
B.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C.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D.维护了朝廷的尊严
答案:C
16.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这体现了( )
A.宗法制度的变异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专制主义的削弱
D.地缘政治的特点
答案:B
17.乾隆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累积,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关于这些起义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原因是政治腐败
B.通过秘密宗教发动
C.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
D.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答案:B
18.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
A.重农抑商
B.君主专制
C.闭关自守
D.对外开放
答案:C
19.《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C
20.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主要是由( )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参加农民起义以来,李自成在各地流动作战,并无固定的据点和严密的组织,也没有提出过明确的战斗目标。他在河南聚众获胜后,军中文士牛金星与李岩向李自成献策,提出均田免粮的战斗口号。均田免粮这一朴素的口号,恰好反映了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极大地便利了农民军的发展。李自成还提出农民军平买平卖的口号。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取代明朝而处于四面受敌的被动地位。特别是北面的清国和江南的明室残余,构成了夹击大顺的严重形势。北京城内的大顺政权正忙于筹备李自成做皇帝的登基大典,军士们则竞相追赃积财,准备还乡。大顺强敌压境,而军心涣散,失败不可免了。
——整理自《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自成“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口号的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答案:(1)影响: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也有利于获得手工业者和商人的支持;为大顺政权的建立和攻占北京奠定基础。
(2)原因:提不出更科学的革命纲领;对敌对势力的威胁缺少足够的警惕;军事胜利后贪图享受,军心涣散。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比较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盛唐的差异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所谓“有容乃大”正是唐文化金光熠熠的身后根基……中国文化发展至唐,显示出一种阶段性的集大成的灿烂风采,其辉煌令后世追慕不已。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在古典科技方面,明清之交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药物学、植物和矿物学分类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既集传统农业之大成,又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吸收部分传入的西方灌溉技术的资料;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注意到了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已经接近近代科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文化繁荣的突出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科技发展的特点。
答案:(1)表现:雕版印刷术广泛使用;发明火药并开始用于战争;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孙思邈著《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与繁荣;民族交融加强;对外政策开放包容。
(2)特点:处于传统科技的总结阶段;服务于农耕文明;体现出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互相借鉴;出现接近于近代科技的研究方法。
PAGE(共75张PPT)
考点扫描
知识导图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明清的统治
政
经济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
[文化
明—一清
明
清
相,秦折‖输入玉米
废丞
册封俺答击败准噶尔郑和下西郑成功收复陆王心学,黄
设内
度
隹
甘薯,雇佣‖汗,行都和大、小和洋,戚继台湾,中俄‖宗羲批判君主
设军//劳动出现
指挥司管卓叛乱,册光抗倭
签订《尼布‖专制,四大名
宦官处/商帮
理西藏,封达赖和班殖民者
楚条约》,设‖著,京剧成流
奴尔干都禅,设理藩占澳门、‖“三行”管‖行剧种,总结
专权
司管理东院管理蒙藏台湾
理外贸闭关性科技著作
民族事务
自守政策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知识梳理
ZHISHI
SHI
废行省,设三司
集地方权力于中央
废丞相,权分
集中央权力于皇帝
内阁
(秘书咨询机构)
研析
DIANTI
YANX
过关小测
GUOGUAN
XIAOCE
帝
咨询机构
军机处
内阁
(内政外交
常事务)
军国大事
重大案件)
亲自掌管
开
北接西伯利亚)
(西北达巴勒喀什池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西跨葱岭)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南至南海诸岛
儒学正统地
学家的虚伪
挑\战
批/判
李贽
人的正当私欲
乾隆末年
徽班进京
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兼收融合,京剧形成
同治、光绪年
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