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第18课战略大决战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二历史第18课战略大决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1 23:0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 二 年级 历史 科 自学探究 学案 主备 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内容: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学设计(收获) 四、拓展延伸:(学有所用,提升自己!) 讨论分析:1921年------2011年90年来我们党历经磨难曲折而经久不衰的原因?五、知识反馈:(巩固达标,充实自己!) 1、选择题:(1)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 ) A: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2)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3)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 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2、阅读下列材料: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请回答:材料中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这里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列出中国近代史上曾定都于此的政权。(至少两个) 材料中“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是指谁?诗句的寓意是什么? 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要意义?六、课尾小结:
学习目标:了解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解放南京等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三大战役、解放南京 难点:国民党垮台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行,自己一定行!) 自学检测(请根据自主学习获取的信息完成表格)名称时间突破点参战部队领导人作战方式意义辽沈战役1948.9—-11东北解放军林彪、罗荣桓解放 全境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的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淮海战役徐州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奠定解放 基础平津战役1948.111949.1北平天津 全境基本解放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朱德战争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讨论分析:国民党垮台的主要原因。三、展示反馈:(积极主动,展示风采!) 板展小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疑惑)
第 1 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