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献刀
【教法设计】
????高二年的学生初步具备了鉴赏文学作品的素质,但对于鉴赏人物的方法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有时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还停留在片面、孤立的、脸谱化的层面。本课引导对于学生通过文本的细节描写和情节去鉴赏人物,运用多角度解读的方法(读者、剧中角色、作者角度)鉴赏探究曹操多元化的性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细节描写和情节叙述,运用多角度解读法,分析小说节选部分曹操形象。?
????2、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感受《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
?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教学难点】?
????
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学法指导】
把握人物形象,通过自主分析和小组互助讨论交流探究,使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多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
【课时计划】?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
下发导学案,结合课文文本分析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一导入
说曹操,曹操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恐怕只有曹操;然而,当人们一说起曹操,就会想到戏剧舞台上那个大白脸奸臣。和曹操有关的戏曲剧目有几十部,而曹操始终难以摆脱奸佞小人的形象。
这种反差如此之大,或者说极端矛盾,究竟是为什么呢?《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究竟是一个什么人呢?
?二、解读文本?
?????1、梳理情节?
概括故事梗概:①曹操借刀?②曹操献刀??③路遇陈宫?④错杀伯奢?
???2、?品味语段,分析本文中曹操人物形象?(教师示范第一部分,二、三、四部分由学生分析)
解读人物形像三步骤:什么人物、怎么刻画、评价鉴赏
两依据:人物描写、情节叙述
方法提示:鉴赏人物形象必须抓住文中的细节等描写,不可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教师示范第一部分???(1)?借刀:?
???A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曰:“-----还能哭死董卓否?”?
???心明,果断?(语言描写,反衬手法)?
???B?“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辞别众官而去。
C“……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有志,有勇,有谋,忠义(语言动作描写)?——体现其英雄的一面
学生解读第二、三、四部分??(2)?献刀?(加黑字体均为学生所答)
???A操径入?
勇敢果断
“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动作描写)?
???B操暗忖曰:“此贼合死?”?
???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善度势情(心理描写)?
???C?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
???操谢曰:“愿借试一骑。”?
??随机应变(动作语言描写)
?
???(3)?路遇陈宫?
???操言:“我是客商---”?
?智谋机警,
???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吾将归乡里,-----吾之愿也”?
非凡的远大志向,有谋略(语言描写)?
“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陈宫收拾盘费,----投故乡来??有领袖魅力(侧面烘托)?
???(4)?错杀伯奢?
???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
多疑?
???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残暴(动作描写)?
???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自私(语言描写)?
???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
???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自私残忍
体现其奸枭的一面
(语言心理描写?侧面烘托)?
???2、?小结?
???本文中曹操形象:“奸雄”:
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自私残忍
“雄”
胸有大志、有勇有谋、有胆识、机敏、???
???以上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通过文本中人物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陈宫之言等侧面描写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三、探究文本、我是剧中人
(结合情节叙述赏析人物形象)
1.
剧中人看曹操
不同人的眼光,会使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面前。让学生就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结论交由组长就指定角色发言。
先看在王允等人眼中的曹操——一个有志有勇有谋、忠义
敬佩(学生生成)
再看董卓的眼中是——?阴险狡猾、忘恩负义
痛恨
在陈宫的眼中呢?原以为他智谋忠义,志大才高
仰慕
后觉得他自私残忍多疑
失望
厌恶
在吕伯奢的眼中呢
自私残忍,恩将仇报
憎恨
作者: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邵不答。又问,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大喜。
?
.总之,以上同学们的探究中,我们发现从多个不同的角度:从读者全局视角、剧中人有限视角、从作者的视角来鉴赏曹操的形象
这也让我们更就加全面的理解的曹操的行象,这种赏析手法德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伽达默尔称之为“视域融合”。
“对艺术作品意义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
所谓的视域就是看的区域,是指从一定的角度出发所看到的事物,就艺术赏析而言,读者总有一定的、由他的审美理想和阅读期待所构成的视域,而文本也具有自己的由自身的结构
和作者的意图所构成的视域,欣赏活动就是这两个视域的相互融合的过程。
2.曹操的性格如此矛盾,你觉得这一形象的塑造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师讲授)
?
优秀的艺术形象含义丰富、具有多元性,可提供审美的多义解读
?
?
英加登【波兰】(填充理论)
——“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依靠读者去“填空”
?
而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大小就在于他的可填充的容量的大小,
“如果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由于它所包含的无比丰富和极为深刻的认识和美学价值,它的图式观相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中的不确定位置是永远也填充不完的…….,但如果一部庸俗的作品出版后,过了一段时期,读者对它不感兴趣,那它不可避免地会被人们遗忘。”
?
一个优秀作品的文学形象是含义丰富的,回味无穷的。
?
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他的形象往往是随着欣赏者的艺术修养和阅历的变化而不同,甚至同一个欣赏者对于同一个形象也会形成不同的理解。
?
又比如在杀伯奢后曹操的解释?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他丝毫不为自己辩解,(跟一般人的反应不一样),在以前我看到这里觉得曹操自私残忍,现在我却多了一个想法:他虽然是个小人,倒也坦荡。所以伽达默尔——
?
“对一个文本或一个艺术作品真正意义的汲舀是永无止境的,它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不单是三国演义,世界上其他优秀作品也都有这个特点,比如雨果《巴黎圣母院》弗比斯—外美内丑,卡西莫多——外丑内美。比如哈姆雷特
?
《三国演义》
除了奸绝曹操外还塑造了智绝孔明、义绝关羽,孔明和关羽哪个更深入人心?(师生共同讨论)
?
——关羽。因为关羽的形象是多元的,他骁勇善战,忠诚勇敢,但是他也有缺点的,他骄傲,自大,虚荣。比如当他听说马超被封为五虎上将的时候他心里很不服气,竟然打算抛下荆州去找马超比武,不顾守边重则,把个人的私欲置于国家之上,还好被诸葛亮安抚了下来,“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言虽狂简,惟冀明照。”
?
这种个性也是他后来失掉荆州的原因。但是这样的的形象反而更立体也更真实。
?
而孔明比起人性却更具神性,他几乎是无所不能的,甚至人格上都没有任何缺点。他能掐会算,博古通今,甚至能预知生死未来,他犯错就改,公正无私,他妻子貌丑却坚守爱情,他对朋友有情有义,对君主鞠躬尽瘁,他完全没有自己的私人欲求。但这样的形象却是单一的,是一种孤立的性格,寓言式的人物。
四、历史客观中的曹操
1.
曹操是小说中人物,历史中也有真实的人物,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一)、曹操之功。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曹操之过。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
曹操虽生性狡诈多疑、残忍自私,然功过持平,历史上的真实的曹操仍不失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
(2)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来写曹操呢?
(
深度探究——主旨探讨)
《三国演义》的作者显然是以
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贤臣的渴慕。
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有功有过。但《三国演义》中更多地把他塑造成反面形象,这样是因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因此受到它的影响,曹操的民间形象也很差,如戏曲舞台上白脸等。赏析小说要正确区分文学真实和历史真实。
文学真实:求美、善。从而引起人们对人性的顿悟,达到净化的目的
历史真实:求真。从而达到以史为鉴
、以古鉴今的目的。
另外在我们鉴赏文学人物形象时也应注意
(1).从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和创作主题来把握人物(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知人论世。
(2).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五作业:认真比较曹操对众属下的态度(郭嘉、典韦、荀彧、杨修、许攸、),探究奸雄曹操的用人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人物鉴赏文字。
教师总结
曹操被称为“奸绝”,但同学们通过多角度鉴赏法解读出一个智勇双全、胸有大志的曹操,但我们也解读了他自私多疑残忍的个性。可见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多元化性格的人物形象,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我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文学习走近曹操,走进《三国演义》,走进经典名著。
板书:
曹操献刀
多
多
王:
有勇有谋
、忠义
敬佩
角
元
董:
忘恩负义、阴险
痛恨
雄
度
化
陈:
志大才高、忠义
敬佩
鉴
性
多疑自私
、残暴
失望、厌恶
奸
赏
格
吕:恩将仇报、
凶残
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