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 第12课 美丽的铜鼓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桂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 第12课 美丽的铜鼓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24 18: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美丽的铜鼓
----铜鼓的诞生与发展
铜鼓自产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用铜以及少量锡、铅、锌等融合铸造而成的,在不同时期扮演着诸如炊具、乐器、神器等不同的角色,从最初用于做饭,发展衍变到用于祭祀、乐器、召集、婚庆、节日等等,它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延续着古人世代相传的审美意识,是中华文明中极富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铜鼓之路
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
铜鼓的鼓身由鼓胸、鼓腰、鼓足三部分构成
铜鼓类型和特征
铜鼓按不同形状和花纹,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
八大类型铜鼓的总体特征是通体皆铜,平面曲腰,一头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形态优美,纹饰变幻。
石寨山型铜鼓
以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葬群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鼓面较宽,铸造工艺也较精细,纹饰多样,其中有
翔鹭羽人、龙舟竞渡、同心、锯齿等纹饰。
麻江型铜鼓
以贵州省麻江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麻江型铜鼓,鼓型矮小、数量最多。这种铜鼓的重要特征是体型扁矮,鼓壁较薄,发音效果好。在鼓面的同心晕圈中,铸有十二
生肖、八卦、盘龙等多种浮雕,
万家坝型铜鼓
以云南省楚雄市万家坝古墓葬群出土的铜鼓为代
表的一类铜鼓。这种铜鼓鼓壁较厚,工艺粗糙,鼓面无花纹或花纹较简单,胸大于鼓面,是
迄今所知最早的铜鼓。
遵义型铜鼓
以贵州时值10
世纪的五代到14世纪的元代时期。流行于以贵州、广西北部为中心的黔、桂、滇等省区。这种铜鼓,鼓面无立体蛙、兽饰物,它的花纹和图案也衰退简化。
冷水冲型铜鼓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横村冷水冲出土的铜鼓为代表
的一类铜鼓。这种铜鼓形体瘦高、鼓体较大,花纹密集而趋于图案化,饰有变形翔鹭、变形羽人和变形龙
舟纹,重要特征是鼓面四周铸有蛙饰和鸟兽、人物等立体造型,奇异多姿。
铜鼓纹样
壮族在行军战斗,或者在过年过节举行祭会、竞赛以及喜庆、娱乐、集会的时候,就击打起响亮的铜鼓。铜鼓的形状有圆形或腰子形,上下平面,中心都有隆起的日光型浮雕,周围刻有蟾蜍,执戈的骑士,曳车和耕牛等;背有八哥鸟的圆雕,往往配合着舟、车、云、龙、花、鸟、虫、魚或者农作物,旗帜、贝币和人物等各种浮雕;按图案的种类,可分为金钱纹、花瓣纹、鸟纹、席纹、云纹、格纹、光芒乳纹等。纹样创造朴实优美,能不拘泥于自然形象的摹拟。能突出突物中的典型部分作概括性的表現,表現了少数民族向往光明,鼓励战斗和面向劳动生产的优秀的传统精神,同时也说明了他们是有着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呢!
铜鼓花纹
铜鼓的装饰花纹,常见以下几种:太阳纹是铜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饰纹,它有两种表现形式,滇系的太阳纹光芒呈长的锐角,而粤系的太阳纹光芒则细长如针。
蛙纹是最富特色的一种装饰,均作立体浮雕状,有四只、五只、六只不等。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个方向旋转。最有趣味的是叠蛙,也称累蹲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达三四层的。
鹭鸟纹:鸟头有大的羽冠,作飞翔状,姿态优美。
此外,还有舞蹈纹、竞渡纹等。
它那别致的造型、优美奇异的装饰图案,动人心弦的铿锵之声,凝聚着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卓越的创造才能。
太阳纹
这种由光体和光芒构成的太阳纹是最早出现于铜鼓上的最基本的装饰纹样,是鼓面装饰中最重要、最醒目的图案,也是唯一贯穿于铜鼓历史始终的纹样。太阳纹均处在鼓面中心,有光体、光芒和围绕着这个中心层层散开的光环晕圈。
云雷纹
云雷纹是一种自中心单线外旋的图案。此纹都密布在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云雷纹是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的主要纹饰。
羽人纹
羽人纹也称舞人纹,纹饰在鼓身上。舞者头戴羽冠,身披羽饰,手中执羽,或执干、戚,由手舞足蹈的人物形象,做出各种舞姿形象,数人而舞。
蛙纹
蛙纹是最富特色的一种装饰,均作立体浮雕状,有四只、五只、六只不等。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个方向旋转。最有趣味的是叠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达三四层的。反映了古人对蛙的崇拜,鼓面饰蛙就是图腾崇拜的象征。
翔鹭纹
鹭鸟纹:鸟头有大的羽冠,作飞翔状,姿态优美
鹭鸟:吉祥物,有通天的本领,又是稻谷丰收的象征,也是壮族先民崇拜的一种吉祥之鸟。
几何纹
几何纹是铜鼓上由几何纹构成的主体纹饰,但大多数几何纹则是为其他纹饰起陪衬作用,烘托、美化主体。几何纹繁缛瑰丽,复杂多变。以点线组合成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等。构成多得无法尽数的图案。圆圈纹、方格纹、菱形纹、锯齿纹、水波纹、叶脉纹等。
“蚂拐”,是当地壮乡人民对青蛙的
俗称。“蚂拐节”期间,人们按照习俗,准备供品,举行系列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授课教师:刘晓俐
连续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