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3 22: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繁荣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中国自古以来统一多民族国家。
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区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2.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史特点
3.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的斗争中,同甘共苦,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
抗战期间,活跃于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装“回民支队”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分布
壮族主要集中在广西,藏族主要集中于西藏、青海和四川,维吾尔族主要集中在新疆,蒙古族主要集中于内蒙古、青海和新疆,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东部山地,回族虽散布在全国,但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
各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关系的现实情况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2.民族区域自治在什么地方实行?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当地民族有什么权利?
国家统一领导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自治权
1949
1954
1984
《共同纲领》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家政治制度展示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级别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内蒙古自治区
(1947)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感受民族制度之优越
意义:P61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 周恩来
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背景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二.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1、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二.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独龙江畔的独龙新居
一五计划项目修建公路
二.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
孔繁森
二.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 352.3
64 369
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二.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二.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之举措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青藏铁路(2006)

族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含义
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提出
5个自治区
本课小结
1.“……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依法治国的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C
2.下列内容中,关于少数民族在该管理区域内拥有的权利以及所要遵守的义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B.干涉其他民族的事务
C.行使自治权
D.跟随党中央领导
B
3.为了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B
4.1949年以来,为促进西藏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B
(1)请将代表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2)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两地从什么时候开始隶属我国中央政府管辖?
(3)为了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大量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请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根据右边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
C
B
西汉、元朝
西部大开发、派内地干部援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稳定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