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课堂导入
周恩来
国务院总理、 第一任外交部长
学习目标
重点: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万隆会议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
难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课标要求:
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
面对孤立,积极外交
二
和平共处,基本准则
三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课堂结构
《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曾经的外交
猜猜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以及其影响?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
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中国
美国
二战后国际形势
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华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打压,外交孤立等政策,誓将中国扼杀于新生摇篮之中。
谋求民族独立
新兴独立
我们该如何?
一、面对孤立,积极外交
一、面对孤立,积极外交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新中国外交方针:
一边倒:社会主义阵营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的
屈辱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49年10月2日
1949年12月
1950年2月
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建交。
毛泽东访问苏联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
它的签订使新中国外交气象一新,不再孤立,还有更好的政治条件对付帝国主义。
——周恩来
一、面对孤立,积极外交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1950.4.1
印度
1950.4.13
印度尼西亚
1950.5.9
瑞典
1950.5.11
丹麦
1950.6.8
缅甸
1950.9.14
瑞士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与17个 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面对孤立,积极外交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49
1950
建交国家
10
9
1951
1952
1953
1
0
0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整理
材料二: 面对周边独立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中国一度将推进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作为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别国造成了干涉内政的印象,恶化了周边环境。尽管周边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予以承认,但部分国家因历史遗留问题或美国的介入,对于新中国心存观望。
—刘海泉《毛泽东时代中国周边安全战略评析》
材料一:
材料三: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
—缅甸总理吴努
我们应该怎么做?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提出时间:(书本82页)
2.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边界争议)
互不侵犯(边界争议)
互不干涉内政(内政问题)
平等互利(目标)
和平共处(目标)
二、和平共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保证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核心和基础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目标
意义:标志着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了成熟
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
周恩来总理与吴努
3.发展: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
60年来,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作用: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知识拓展:
日内瓦会议
1954年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的周恩来
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至7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一次国际性多边会议,其主题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此次会议打破了美国的阴谋,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充分说明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三、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缅甸
印度
新兴独立解放的亚非民族国家
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1955年4月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暗杀周恩来”: 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尼。台湾特务机关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11人遇难。
帝国主义挑拨:
共产主义是一种“新形势的殖民主义”;
“亚非国家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反对殖民主义,而是反对共产主义”。
如果你是周恩来,你该如何化解矛盾和分歧呢?
——危机四伏的艰难之路——
第一次没有西方主导的亚非会议,
因帝国主义的幕后阴谋以及各国矛盾分歧,面临着无法达成共识的失败风险。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2.万隆会议
(1)时间、地点:
(2)地位:
(3)结果:
(4)意义:
1.背景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三、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意思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点。求同是让彼此间更加的亲近、友善,存异是让彼此间更加的宽容、尊重。
材料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具体指什么?
三、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会性质
不同的宗教信仰
不同的发展道路
异
共同的遭遇:曾经受到殖民
主义的压迫
共同的愿望: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同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万隆精神
课程小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时间:
1953年底
内容:
时间:
意义:
1955年万隆会议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用: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课堂检测
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A
课堂检测
3.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
课堂检测
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
1954年日内
瓦会议
1954年访问
印度、缅甸
1953年底接见印
度代表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请根据图片,归纳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课后作业
1、背诵今日历史课的课堂小结(参考课堂小结那张PPT的内容)
2、完成历史《金榜学案》练习册第16课内容。(按各班以前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