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3 22: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走向世界
彰显大国风采
扬眉吐气喜开颜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握手相谈开新篇
——中美、中日建交
互利共赢谋宏图
——全方位外交
一、扬眉吐气喜开颜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10)
联合国总部(美国纽约)
联合国(United Nations,简称UN)是二战后(1945.10)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蒋介石集团长期窃据。
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为什么我们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投票现场
为什么我们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首次进行核试验取得成功,给国家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国家衷心祝贺核爆炸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七亿人口变成了一个无可比拟的政治上的巨大力量”。
——《荷兰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反应》,外交部档案馆
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为什么我们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
(非洲)坦桑尼亚前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说:“无论是中国给予我国的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中,还是我们在国际会议的交往中,中国从来没有一丝一毫要左右我们的政策或损害我们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企图。”
——刘鸿武《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前世今生》
截止到1969年1月以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
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深得各国的尊重。
《乔的笑》(乔冠华时任外交部副部长)
想一想,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二、握手相谈开新篇
——中美、中日建交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什么对策?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时间?原因?
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材料一: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尼克松……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苏联在中苏边境集结重兵,咄咄逼人。为了抵御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同时,为了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希望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郭大钧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
美国总统尼克松:“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B、中国人口令美国害怕
C、世界的稳定离不开中国
D、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壮大
中美两国是如何实现关系正常化的?
01
02
03
04
1971年4月 “乒乓外交”
1971年7月 基辛格访华
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时代》周刊编辑把这一期的主题定为“Nixon’s China Odyssey”,其中单词“Odyssey”的意思是“漫长而又刺激的旅行”。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尼克松的破冰之旅”。
——据美国《时代》周刊,1972-03-06
跨洋握手——中美关系的缓和

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跨洋握手——中美关系的缓和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握手。尼克松事后写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句话意味着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建交
D、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1972年2月,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上海公报》转引自傅红星编著:《周恩来外交风云》第一章“中美关系转折的前奏和改变世界的一周”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部分。
从《建交公报》摘录内容中,你能看出,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多年来日本人民为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巨大努力,都是因为日本政府对美国卑躬屈膝而未获成功。现在美国居然在改善对华关系上走到日本前面,……不少政治家指出,“不能在与中国建交问题上再次落后于美国”。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中日建交(1972年)
就在基辛格结束访华几天后,7月15号,尼克松发表公开讲话:明年访华。此言一出,全世界震惊。于是,一些同中国关系犹豫不定的国家,开始重新思考对中国的态度。
——《1971重返联合国》
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大发展时期
1949年以来,与我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图
有人曾形象地将中国70年代三件外交大事比喻为“梅开三度”,请你说说这三朵梅花的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缓和
中日建交
国力增强地位提高
三、互利共赢谋宏图
——全方位外交
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
军事威胁论
粮食威胁论
经济威胁论
网络威胁论
环境威胁论
……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世界?
在对待国际关系方面,习近平坚决推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这种理念是以“在承认不同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和合作的。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俄中问题研究和预测中心首席研究员洛曼诺夫
三、互利共赢谋宏图
——全方位外交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大国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