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一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
【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难点:正确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学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一战爆发背景
一战性质、进程
一战后国际秩序
材料一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材料二 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第二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三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浓厚。
根据材料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6
36
国家名称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美德后来居上;而且国家实力和殖民地殖民地占有状况倒挂;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争夺。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德国与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矛盾日益激烈。
【合作探究一】一战爆发原因
帝国主义
史料阅读: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主阶段
(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国家实力与殖民地占有状况倒挂
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展开激烈争夺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一战爆发
帝国主义,亦称“垄断资本主义”或“现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最后阶段,是依靠资本输出得到利润的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最后形成。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具有下述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高度发展,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溶合为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业已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
19世纪末帝国的蛋糕
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
(英德矛盾)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奉行“大陆政策”,追求在欧洲大陆的崛起,被英国视为抑制俄法的力量。德皇深知,在成为霸权国前英国随时可以给德国以沉重打击,因此要求尽量维持与英国的良好关系。当时的欧洲大国频繁结盟与反结盟,错综复杂的条约与联盟关系造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到20世纪初,在工业生产方面,英国已落在美德之后。对英国而言,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的德国成为其头号对手,英德之前的良好关系走到了尽头。
——据张新颖《国际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及其转化》
德国啃食地球
挑战老牌强国
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德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封建性军事性浓厚的德国对殖民地占有状况不满,必然与最大殖民帝国发生矛盾;英德矛盾逐渐上升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德国从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到称霸世界的“世界政策”
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了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材料: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竟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三大矛盾: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
英德矛盾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三国同盟(Triple?Alliance)?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三国协约(英语:TripleEntente)?是英、法和俄三国在1907年签订的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Entente是法文字,意指谅解。1904年的挚诚协定及1907年的英俄条约签订后,英法、英俄的各种纠纷已经平息。这两个协约,加上法俄同盟便促使三国家走在一起。此外,他们皆因为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不断上升而警醒。因此,他们便结盟,名为“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到新被奥国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这次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人为假想敌人,来打击和威胁塞尔维亚人。奥匈帝国的这种挑衅和威胁激起了塞尔维亚人的极大愤慨。民族主义军人团体黑手党决定刺杀斐迪南,以打击奥匈帝国的侵略气焰,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普林西普等几个青年接受了这个任务。6月28日,斐迪南偕同妻子检阅了军事演习。当参加完萨拉热窝市政厅举行完的欢迎仪式后,乘敞蓬车行至一个街口时,普林西普连发两枪,夫妻俩双双毙命,这就是萨拉热事件 。
这次事件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有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统一这一观点?
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3、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各帝国主义主义国家展开激烈争夺,最终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4、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使国际局势日益紧张,最终引发一战爆发。
5、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一战性质、进程
一战性质: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战线:在欧洲的三条战线进行: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在南线争斗。西线是决定性战场
过程
第一阶段:1914年德国进攻法国主张“速决战”马恩河战役中德国失败“速决战”计划破产;日本对德国宣战,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和索姆河战役(“地狱”)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3)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国的失败而结束。
合作探究二:一战的影响
材料一:
凡尔登绞肉机
材料二: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40%在美国手中。 日本趁火打劫……基本上工业国和债权国。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沿着盛极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削弱比英法更甚,陷入经济困境。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一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改变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美日实力增强,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材料3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材料 4 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改变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运动兴起。
一战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两个国家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
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如何?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容
(1)各国关系及领土、军备问题
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②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③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④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⑤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国际联盟
(2)国际联盟
①成立国际联盟,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②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
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一个国际组织,它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纲领”里最早提出建立的。但是,美国最终却没有加入“国联”
提问:国联是美国最早提出建立的,为什么最后美国却没有参加?
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反映了20世纪世界已是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它在促进社会福利方面做了些工作,并对国际秩序和国际组织的运作提供了经验。
下图为有关国际联盟的漫画。画中的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这幅漫画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国际联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机构
B.国际联盟的成立加剧了地区冲突
C.国际联盟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D.国际联盟面临解散的危机
课堂探究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怎样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 的特征?
1、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本身是非正义的战争。
2、《凡尔赛条约》是战胜国单方面对战败国签订的条约,而战败国则认为这是 “强制的和平” 。
3、通过《凡尔赛条约》中对战败国严惩的具体内容,对中国山东主权的不公正处理,以及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的处理,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条款等,来认识该体系的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特征。
课堂探究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什么不能持久?
思路引领
该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斗,但隐含的矛盾愈演愈烈,导致崩溃。
隐含的矛盾
(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3)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认识和启示
1. 认识
(1)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它带有明显的“分赃”性质和大国强权色彩。在这一体系下,掩盖着许多矛盾、隐患,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买下了祸根
2. 启示
(1)国际格局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呈现出动态的、渐进的运动过程和周期性变化规律
(2)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既是战争的根源,也是争夺世界霸权的主导因素
(3)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为各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注入活力
(4)围绕经济利益的争夺是国际格局演变的内在因素,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结果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