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外国小说欣赏
第五单元
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志贺直哉3岁即随父母上京,开始受贵族子弟式的教育。21岁入学习院高等科,发表第一篇处女作《菜花与少女》。
B.
清兵卫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装上酒,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
C.
清兵卫居住的小镇,是个商业码头,虽然算个市镇,其实是很狭小的,一条细长的市街,只要二十分钟就可以走完了。
D.
城崎温泉,位于日本海沿岸,是首屈一指的山阴地区的温泉圣地。著名作家志贺直哉等众多文人墨客都曾到访过这里,小说《在城崎》使城崎温泉闻名日本的主要原因。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B.
鲁迅在“三一八”大屠杀中耳濡目染了更多的杀戮。
C.
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
D.
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3.下列有关小说知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为故事。精彩的故事源于精彩的情节,情节是故事的核心,它在整体上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和发展。
B.
细节也是情节,是情节的一个小部分,它从属于情节,为情节服务,它虽然细小,却有极强的表现力,对整个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C.
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运行轨迹和方式;而大致相同的情节,即使在不同的小说和不同的作家笔下,也有相同的轨迹和展开方式。
D.
情节走到一定程度,郁积的矛盾就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爆发。《清兵卫与葫芦》的情节在危机爆发之后,设计了两个主要事件:一是他的葫芦最后被古董商高价收购;二是清兵卫现在的爱好
二、文本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竹 叶
[日本]川端康成
秋子把水桶放在蜀葵旁,从梅树下的一棵矮竹上摘了几片叶子,然后把叶子放到水桶里。
“船,你喜欢吗?”
小男孩出神地盯着水桶看。他抬起头看看秋子,咧着嘴微笑着。
“秋子给你做了多好玩的船,”小男孩的妈妈说,“因为你是好孩子。如果你听话,秋子就和你一起玩。”
秋子所以要跑到屋外的小院子里来,是因为感到小男孩的妈妈想同她的爸爸单独聊聊。这个孩子很淘气,就把他领了出来,他是她未婚夫最小的一个弟弟。
他搅着叶子。“它们在打仗呢!”他高兴得什么似的。
她把洗净的和服拧干,晾了起来。
战争已经结束了,但是,她的未婚夫还没有回来。
“打!”小男孩一边使劲地搅着水,一边喊:“狠狠地打!”
“你把身体全搞湿了。”
“要不然它们不动呀!”
确实,他把手一拿出来,竹叶就静止不动了。
“把竹叶放到河里去,那样就不会停了。”
小男孩把桶里的竹叶捞了起来,秋子把水浇到蜀葵上,然后把水桶拿回厨房。
她站在河边的一块石头上,把竹叶一片一片地扔进河里。
小男孩乐得直拍手。“我的打赢了!你看,你看!”
他沿着河边,跟在竹叶后面跑。
秋子把最后的几片扔到河里,跟在小男孩的后面跑。
她费力地跑着,因为她的左脚有毛病。
她孩提时,得过小儿麻痹症,左脚跟着不了地。这左脚狭小,柔软,脚面弯得拱了起来,她既不能跳绳,也不能走稍远一点的路,她放弃婚嫁的希望,但不久却订婚了。毅力可以克服生理上的缺陷。她比任何时候都更卖力地锻炼使左脚跟能着地走路。脚跟很快地起了泡。但她坚持着。不久,便失败了。随着放弃了锻炼,打泡后的伤疤仍留在左脚跟上,就像烂冻疮似的。
这男孩是他未婚夫的弟弟,所以这是她第一次用脚跟走那么多的路。
面前是一条小溪,上面浮动着杂草。两三竹叶被勾住了。
小男孩就在她面前约一步的地方看着竹叶,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她走过来。更没有留神她走路的姿势。
小男孩颈子上的凹塘使她想起了她的未婚夫。她很想把孩子抱在怀里。
小男孩的妈妈走了出来,对她说了声“再见”便挽着孩子走了。
“再见!”小男孩平静地说。
不是她未婚夫死了,就是婚约被取消了。
大概是战争时的阴郁气氛才使他想同一个跛得厉害的姑娘订婚的。
她没有进屋去,而是走到隔壁看人家造房子,这房子大概是郡里最大的一间,大家都站在那里看。战时,建筑中断,野草丛生;现在一下子都改观了,门口还有两棵苍劲的松树。
在秋子看来,这是一种坚固结实的房屋,但是,却有许多窗户,走廊好像全部包在玻璃里。
大家猜测着搬进去住的会是什么样的人,但谁也无法确切地知道。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秋子家屋外的小院子里,长着蜀葵、梅树和一棵矮竹,有可供晾晒衣服的绳子或杆子之类,还有可供汲水的井。
B.“如果你听话,秋子就和你一起玩。”小男孩的妈妈说这句话,不仅鼓励小男孩听话,还暗含有让秋子就在院子里陪小男孩玩的意思。
C.小男孩喜欢竹叶互打,体现了他好战的心性,这一点使得秋子想起了她的未婚夫,因为秋子的未婚夫是一位参战的士兵。
D.这篇小说在情节上较为平淡,几乎没有起伏变化,既没有一般小说的开端、发展,甚至没有一般小说的情节上的高潮。
E.小说在表达上,虽然用语简淡洁静,较为客观冷静,但细细品味,仍能读出其中蕴含着一股深沉浓烈的情感。
5.小说多次写到竹叶,竹叶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6.秋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7.这篇小说在结尾处没有明确地写出结果。秋子的婚事,到底是未婚夫死了还是婚约被取消了,没有给读者一个明确的交代;连同那个房子,搬进去的是什么样的人,也都无法确切地知道。对于这样的安排,有人认为这是匠心独运的妙法,也有人认为这是小说的局限或弊端。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我不是你的恩人
[日]石板洋次郎
珠子的未婚夫田边贞辅约她共进午餐,她下电车早,决定去护城河畔散散步。一位衣着考究的青年向珠子问路:“请问,日东殖产公司在哪?”
“前面第二个拐弯处左拐,靠左角的那幢大楼。”珠子热心指点他。她的未婚夫就在那工作,是采购部部长。
“啊,还那么远哪,谢谢……”青年手举到帽檐敬了个礼。端庄的脸,眉毛浓黑,目光锐利,大耳朵,尖下巴,左边长着一颗黑痣。看到这张脸,珠子不由自主地“啊”了一声,记忆回到四年前。
四年前,珠子被录用为随军南下的打字员,从长崎乘上了陆军518号运输船。航行到第四天,突然中鱼雷袭击,袭击把她甩到邻人身上,弹出一丈来远。
霎时舱内混乱。眼看船要沉了,人们纷纷挤向甲板,不少人被活活挤死。珠子好不容易挤上去,船已下沉。
仅有的几只救生艇挤满人,漂在海里的人想爬上去,却被艇上伸出的木桨和手重新打入水中,再也没浮上来。救生艇多加一个人,就多增加一分危险。生死存亡威胁之下,谁都变得自私而冷漠。
珠子拼命朝最近那艘游去,无助地叫道:“让我上去!”艇上人个个铁青着脸一声不吭。珠子眼看要绝望了,艇上一青年突然站起来说:“喂,让这姑娘上来!我换她,我到对面筏子上去。我比她重,这样,小艇安全些。”艇上人迟疑一下,把珠子拉上去。那青年很守信诺,非常干脆地跃入海中。
此后不久,珠子决定重赴战场。她千方百计地打听那个青年,结果连名字都没弄清楚。她一直想着和他重逢,并向他致谢,然后两人之间产生爱情……
珠子努力思索四年前那个青年的面貌,心猛地跳起来:“没错,是他!就是他!”珠子反身也朝日东殖产公司走去。她要去找他,当面谢谢他的救命之恩。
走到田边办公室门前,珠子听到有人在说话。很凑巧,刚才那人正坐在田边对面。珠子笑起来:“原来你是找田边的?”
青年露出莫名其妙的神情:“是问我吗?你是……”
“请问,你战争期间有没有随军去过南洋?”
“啊,有过。”
“你乘过518号运输船吗?”
“518号?被鱼雷击中的那条?”
“是啊,你肯定也在船上。还记得吗?你曾把一个女人救上救生艇,自己代她跳入海中?”
“啊,似乎有过,不过已过去了,那你……”
“被救的人就是我啊……我总算遇见你了……”珠子激动不已,两手平放桌上,恭恭敬敬地向他致谢,“非常感谢,多亏了您,我才活到今天。”
“啊,不客气……”青年的脸涨红了。珠子热情挽留,并向田边说明事由。田边也一并跟着致谢。
那青年面对两人的感谢显得很狼狈,屡次欲言又止。最后,毅然站起来对珠子说:“小姐。你两次都在我人生关键时刻出现。不过,我们再也不会见面了。”说着转身对田边:“田边先生,我们的合同作废了,这些钱还给你。
”说着,拿出好几沓纸币,堆放桌上,自顾自地走了。扔下田边和珠子目瞪口呆,百思不解。
田边说:“珠子,你害苦我啦,我刚跟他签了合同。你这一搅和,生意全泡汤了。”珠子满脸歉意,但也不知怎么回事,她只想向他道谢,感激救命之恩。可他为什么会很生气地毁了合同就走了呢?
几天后,田边收到一封信。
“田边先生、珠子小姐:
我带着歉意给你们写这封信。
珠子小姐,关于你的感激,我实不敢当。当年我并非存心救你。其实我很自私,看到小艇挤满了人,心想到时准会翻船,不如趁有力气游到附近筏子上安全些。所以我就顺便拉你上来,却没料到你竟这样刻骨铭心,还那样感激我。我真是……
战后,迫于生存,我加入了诈骗公司,现在我的公司和本人都在警察通缉令上。老实说,我本打算搞到这笔钱后暂时销声匿迹。没想到……她口口声声叫我恩人,真让我无地自容。我再也没勇气这么干了。所以……事情
就是这样的。我祝福你们生活幸福……
如果有一天你们得知我上了断头台,请为我烧一炷香吧……”
(选自《国外经典小说》,有删改)
8.品味文中加点的词语,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人物各自怎样的心理。
(1)恭恭敬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涨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有一天你们得知我上了断头台,请为我烧一炷香吧……”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简要回答。
10.那个青年在信中道歉说“我并非存心要救你”,其实小说已经埋下了伏笔,请概述本小说埋设的两处伏笔。
11.小说标题是“我不是你的恩人”,有人建议换成“恩人”,你认为哪一个好?
三、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题目。
卖笑的人
[德]海因里希?伯尔
①每当人们问起我的职业,我总感到尴尬:我这个平素以自信著称的人会变得脸红,言语支吾。我羡慕那些能直截了当地说“我是泥瓦匠”的人们,我也羡慕理发师、会计和作家,因为他们可以简单明了地说出自己职业的名称而无需冗长的解释。我,是一个卖笑的人。这一介绍必须附有说明,因为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您以此为生吗”,对这一问题我也必须按照实际情况给予肯定的回答。
②我确实是以我的笑来谋生的。我生活得并不坏,用商业用语说,因为我的笑销路很好。我是一个经过训练的很不错的卖笑者。我笑起来和谁都不一样,谁也不具备我这样的艺术色彩。为了避开令人烦恼的解释,长期以来我一直自称为演员。然而怎奈我的表演和语言天赋欠缺,使我感到这样称呼自己不符合实际情况。我主张实事求是,而事实却是,我是一个卖笑的人。我既不是小丑,也不是滑稽演员,我并不使人们活跃,而是通过我的笑声使场面活跃:我像一位古罗马的将军一样地笑着,或者,像一位多愁善感的高中毕业生一样地笑着。无论是17世纪的笑还是19世纪的笑,我都熟练自如。如果需要,我能把各个世纪的笑,一切社会阶层的笑,各种不同年龄的笑统统表演出来。要问我怎么学的笑,其实这十分简单,就像学习修鞋一样的简单。美洲人的笑蕴藏在我胸中,还有非洲人的笑,白种人的笑,黄种人的笑我都会。我按照导演的规定,发出报酬各不相同的笑声。
③我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我的笑灌入了唱片,录了音,而且广播剧的导演们对我百般照顾。我心情沉重地、适度地、歇斯底里地笑着——我像一名电车售票员或者一位食品部的学徒工一样地笑着,我表演早晨的笑、晚间的笑、夜里的笑以及黄昏时分的笑,一句话,不管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只要该笑了,我都能笑。
④从事这样一种职业是相当吃力的,特别是因为我精通这种感染力强的笑的艺术——这是我的特长,但愿人们会相信我的话。就这样,对于三等、四等的滑稽演员来说,我也成为不可缺少的人物,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演出的滑稽效果。我几乎每天晚上以一个敏感的喝彩者的身份坐在剧场,以便在节目效果差的时刻发出笑声去感染观众。这种笑要有分寸:我所发出的由衷的狂笑既不可太早,又不可太晚,必须恰到火候——到时候我按节目的要求爆发出笑声,全体观众就跟我一起狂叫,就这样,挽救了节目的滑稽效果。
⑤而我呢?演出结束之后拖着疲惫不堪的步子回到衣帽间,披上大衣,庆幸我终于下了班。而在家里,经常放着拍给我的电报,诸如“急需您的笑,星期二录音”。于是,在几小时之后,我乘上一辆供暖过分的直达快车,坐在车上抱怨着我的命运。
⑥人人都会理解,为什么我在下班之后或休假期间很少有兴趣一笑:挤奶工人,当他可以忘记奶牛时,泥瓦匠,当他可以忘记泥浆时,该是何等轻松呀。木匠家里的门常常开关不灵,或者抽屉得费牛劲才打得开。烤甜点心的工人爱吃酸黄瓜,卖肉的人喜欢吃杏仁糖,面包师不爱吃面包而爱吃香肠,斗牛者喜爱拨弄葡萄,拳击家看见自己的孩子流鼻血就会吓得脸色苍白。这一切的一切我完全理解,因为我下班以后从来不笑。我严肃得要命,有人说我是个悲观主义者,这也许是有道理的。
⑦我们结婚以后的头几年,我的妻子常常对我说:“你倒是笑一笑呀!”但是后来她清楚了,我不可能满足她的愿望。每当我有机会松弛一下我那张紧的面部肌肉时,每当我可以用十分严肃的表情休息一下我那过度劳累的心绪时,我总感到幸福。是的,在这时,连他人的笑都会使我变得神经质,因为只要是笑声就太容易引起我想到自己的职业。就这样,我们过着安静而和平的夫妻生活,因为连我的妻子也忘记怎么笑了。间或,我捉住她脸上的一丝微笑,这时我也报以微笑。我们说话的声音很轻,因为我痛恨滑稽剧场的嘈杂,也痛恨录音室里可能发出的噪音。不了解我的人还以为我性格孤僻,也许我是性格孤僻,因为我只为卖笑而开口的次数实在太多了。
⑧我以麻木不仁的表情度过着我自己的一生。我只允许自己偶尔轻轻地微笑一下,而且,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问题:我究竟是否真的笑过。我认为我从来没有真的笑过。我的兄弟姐妹们说得好:我向来是一个严肃的小伙子。
⑨就这样,我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笑着,却不了解我自己的笑。
1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中“我”介绍自己的职业时,用了“尴尬”“变得脸红”“言语支吾”等词句,表明“我”对自己从事职业的能力没有信心。
B.“我”的笑是“热门货”,所以“我”也成了不可或缺的人,广播剧的导演、三四流的滑稽演员都会需要“我”。
C.在作为捧场者经过恰如其分的笑的工作后,“我”高兴地下班回家,这表明“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成就感。
D.“我”回家后反而从来不笑,对笑有着厌烦感,说明工作状态下的笑是职业性的笑,并不是基于内心真正的高兴而笑。
E.这篇小说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一位以“卖笑”为生的人,通过对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写出了他内心的真切感受。
13.小说开头写“我”的心理状态,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4.小说中的“我”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5.有人认为,小说以“我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笑着,却不了解我自己的笑”结尾,这样的安排有点画蛇添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四、语言表达
16.下面是发表于《文学遗产》(2019年第8期)的一篇学术论文的中文摘要,请提炼出3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5个字。
明代台阁文人通过为快乐和幸福感溯源,不断营造着感念皇恩的强烈情感和生命归属意识,在歌颂的大合唱中不断增强国家认同。他们在建构出一套包含后乐精神、与民同乐、清乐自处等元素的士大夫盛世快乐体系的同时,还塑造出乡绅阶层的快乐生活图景。政治文化主导下的抒情文化是台阁文学的精神核心之一,在此引导下,他们大量使用了描写、消弭紧张、虚拟、对比、遮饰等修辞手法,这些方法不仅形成了整体上的抒情氛围,还直接促成了文章的结构方式和雍容平正风格的形成。理学追求消弭冲突的生命境界以及“和”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缺少政治批判,这些决定了台阁文学雍容大雅的文风与平庸的套语式表述。
17.“我”对过桥姑娘是那么喜爱,但文中对她的描写很少。请你发挥想象,描绘一下你心中那个过桥姑娘的形象。(不少于100字)
18.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分别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快乐影子舞》是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集。
爱丽丝?门罗是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的作者。
加拿大安大略西南小镇的平民家庭日常生活是《快乐影子舞》描写的主要对象。
(1)以《快乐影子舞》为主语:
(2)以爱丽丝?门罗为主语: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重复,应删去“第一篇”。B项语序不当,“装上酒”放在“用手巾包好”之前。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山阴地区的首屈一指的”;另外,最后一句句式杂糅,应删去“的主要原因”。
2.【答案】C
【解析】A项,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不符合语境。B项,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用在此处不合适。D项,丁是丁,卯是卯:比喻做事认真。常用于褒义。
3.【答案】C
【解析】C,“而大致相同的情节,即使在不同的小说和不同的作家笔下,也有相同的轨迹和展开方式。”有误。
4.【答案】BE
【解析】A项,“汲水的井”是没有的,其他的应该都有,按情理,秋子家的用水,可能源自院子外的那条河。C项,想起未婚夫的原因应是“小男孩颈子上的凹塘”。D项,说此篇小说的情节没有变化甚至没有高潮是错误的。此篇小说情节平淡是对的,但却极为完整,只不过或隐或显而已。秋子想抱小男孩的时候就是高潮部分。
5.【答案】竹叶在全文中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题目中,第二次是水桶中,第三次是河流中。
第一次,作者以“竹叶”为题,有象征人物命运,暗示作品主题的作用。
第二次,小说开头部分,竹叶出现在水桶中,起展开情节的作用。秋子把竹叶放在水桶中,给小男孩当船玩,目的是为了留住小男孩在院子里,好让他妈妈谈事情。
第三次,小说中间部分,竹叶出现在河流中,起发展情节转换情节的作用。也起暗示人物命运陡转直下的变化。
【解析】“竹叶”作为小说的题目,在文章中出现,其作用应该结合人物、情节的发展及小说的主题来分析。作为题目,可以从线索、主题等方面考虑;其所处位置从水桶中到河流中,其含义也是不同的。
6.【答案】秋子是一位备受命运打击、苦难深重而想改变的普通女子。
命运多舛。小时得小儿麻痹症,左脚不能正常走路;战争结束了,婚事取消了。
抱有希望。订婚后,非常卖力地锻炼走路,以至于脚跟都起了泡。
坚毅忍受。长大时,放弃婚嫁的希望;为了未婚夫的弟弟,忍痛走了极远的路;婚事取消后,没有哭闹,只无奈地看别人家造房子。
【解析】可以抓住几个情节加以分析,比如患小儿麻痹症,坚持锻炼以致脚跟起了泡,婚事取消等。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她备受命运的煎熬,苦难深重但是坚忍并努力改变等性格特征。
7.【答案】示例一:小说的结尾,没有明确的结果,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表现。
秋子的婚事,虽然没有明确交代未婚夫的死活,也没有交代婚事的取消与否,但秋子的婚事肯定结束了。这个悲剧性的结局是肯定的、明确的。作者正是通过这个没有明确结果的方式,表达秋子的无法排遣的郁闷和愁苦,表明秋子的悲愁无法了结,只能承受着。
示例二:小说的结尾,没有明确的结果,这是作者思想局限的体现。
作者借秋子的命运,表达的其实是自己悲观消沉的心理情绪。秋子的婚事,不管是未婚夫战死了,还是秋子被退婚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秋子的婚事结束了,悲苦的结局是肯定的;当秋子与小男孩及其妈妈分别后,内心的悲伤无法排遣,只好看邻居家造房子,看房子也没有结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对命运的无限深沉的绝望。从而给小说蒙上了一层浓郁的悲观情绪。
【解析】秋子的婚事结束了;那个房子搬进去的是什么样的人,也都无法确切地知道。这种悲剧性的结尾,恰是小说主题所在,体现作者在战后的悲观情绪。
8.【答案】(1)表达了珠子对那个青年的仰慕、尊重和谢意的真诚心理。
(2)表达了那个青年羞愧难当、无地自容的心理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含义的品味能力。解释词语的含义要结合动态语境,从人物的心理角度分析。这两句话分别刻画了人物的“仰慕、尊重和谢意的真诚”和“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心理。
9.【答案】这句话的含意有两个:①那个青年自知所犯欺骗罪的深重,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感到罪有应得;②那个青年从珠子对他的感恩中深受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悔改,希望珠子用烧香来表达对他知错就改的原谅和肯定。
【解析】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要注意从表里两层分析。既要关注它在文中的指代意义或语意双关,还要注意是否有比喻象征意义或者文章主旨意义。这句话表面上认识到自己的罪行之重;实际上表明了这青年有悔罪之心,希望得到珠子的原谅。
10.【答案】①救生艇多加一个人,就多增加一分危险。生死存亡威胁之下,谁都变得自私而冷漠。②青年突然站起来说:“……我比她重,这样,小艇安全些。”那青年很守信诺,非常干脆地跃入海中。
【解析】此题考查小说的表现手法。“我并非存心要救你”的言外之意是“为了救我自己”,可以从当时的情景中找出那个青年“为了救自己”的依据。
11.【答案】(观点一)原题目好。①小说主要是通过那个青年前后行为的对比,揭示其从自私、虚伪、欺诈到弃恶从善的心理变化,并通过“我不是你的恩人”这个灵魂之语直接点题,主题鲜明,直观明确。②小说以“我不是你的恩人”这个否定句形式为题,能够巧设悬念,增强吸引力,引人入胜。
(观点二)用“恩人”好。①从故事看,恩人有两层含义,一是那个青年曾救过珠子的生命,一是珠子后来拯救了那个青年的灵魂,用“恩人”做题目,含义更丰富。②小说主题是通过故事中的两个人物来表现的,灵魂的震撼是小说的核心,因此以“恩人”为题目含义更深刻。
【解析】此题是对“标题的含义或理解小说标题的艺术技巧和作用(用意)”的探究。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标题的含义,还要理解小说的主旨,然后全面解读标题的作用(用意)。无论选哪一个作为小说的题目,都要紧扣小说的内容作有理有据的分析,都要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章主旨。观点要明确,论述合理,分析充分。
12.【答案】BD
【解析】A.“我”只是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不同于其他人而感到不好意思,而对自己的能力是有信心的。C.“我”高兴地回家,是因为终于可以暂时停止工作了。E.小说中并没有语言和神态方面的描写。
13.【答案】①交代对我而言,“卖笑”是我维持生活的职业,因为这个职业有别于他人而让我感到羞愧。②交代了因“我”的职业身份不好明确,而难以让别人理解。③开头写“我”以“卖笑”为生,与后文“我”平常生活的状态形成反差。
【解析】文章开头,从结构上讲,设置悬念或埋下伏笔是两种最基本的作用;从内容上讲,在于表现人物的某种感情,塑造人物的某种性格。
14.【答案】①演艺精湛。能精通各种笑的技巧,得到各类人的欣赏,“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②为生计所迫,违背自己的本性,靠“卖笑”为生。③精神世界充满着扭曲。工作时强加欢笑,回到家中对笑产生厌恶的情绪。
【解析】小说中的主人公在介绍自己情况的时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第②段介绍自己的职业是赖以谋生的手段;第③段强调自己职业的重要性;第④段谈自己的职业感受;第⑤⑥⑦三段是介绍自己工作之余,特别是离开工作岗位之后的生活及感受。将这些加以总结即可。
15.【答案】(示例):观点一:这个结尾的安排不是画蛇添足。
①最后一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小说中前面写“我”的笑是出于职业的需要,将其作为商品本是无奈之举。②这一句话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我”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前文形成呼应。③最后这样写,写出了“我”的“笑”的生活的辛酸,点明了主旨。
观点二:这个结尾确实是画蛇添足。
①小说主体部分已经通过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我”职业上的笑与生活状况的矛盾,最后一句话就没有必要再这样写。②后半部分反复写“我”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从来不笑”,这里再做重复是没有必要的。③如果以倒数第二段最后“我向来是一个严肃的小伙子”结束,小说行文戛然而止,意味深长,更含蓄。
【解析】先从总体上把握小说的主旨以及作者基本的观点态度,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对这种结尾的感受。
16.【答案】台阁文学 快乐 修辞手法 抒情文化(写出三个即可)
17.【答案】(示例):她的侧影很可爱,简直让人看不够。她的脸在阳光下更显得洁白,皮肤像凝脂一般。棕色的长发在秀美的肩膀上飘逸地晃动,如同一个调皮的孩子。她的眼睛在弯弯的长睫毛下望着前面,眼眸里流露出对所看到的事物的爱与善意。走过这座桥的时候更有一种特别的魅力,体态轻盈得像高飞的鸿雁,远远望去,好似太阳升起在满是朝霞的天空,近看又像白莲花绽开在绿波荡漾的水面。
【解析】要根据文本内容“天真无邪”“长长的棕色头发”等信息展开描写,可运用语言、动作、肖像、神态等多种手法。
18.【答案】(示例):(1)《快乐影子舞》是爱丽丝?门罗创作的以加拿大安大略西南小镇平民家庭日常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著名短篇小说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爱丽丝?门罗是以加拿大安大略西南小镇平民家庭日常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著名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的作者。(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解析】要把几个短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关键是分析提供的几个句子,找出它们之间的语义联系点,然后确定其中一个句子为改写后的主干句,其他的句子可以改变成附加成分还原进主干句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