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李逵负荆
施耐庵
《水浒传》作者
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一说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次)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能诗擅文,才华出众。
《水浒传》是他以北宋末年史书记载的宋江起义作为依据,结合民间传统的戏曲、话本中有关故事加工创造而成的。
《水浒传》内容和主题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作于元末明初。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起义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结构特点:单线纵向进行
全书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线索,展开发展脉络。
《水浒传》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一个个出场,故事一件件展开;上一个人物故事结束时,由事件和场景的转换牵出另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故事单纯但不单调,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其中有很多故事情节本身可以独立成为短篇或中篇小说或者将某个人物的几篇故事串联起来,可以成为人物有声有色的“传记”。
有关李逵情节
天杀星李逵,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
“及时雨”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家接老母,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气杀了四虎。
李逵对宋江情分最重,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在众好汉中,李逵一直反对招安。招安时,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李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
节选前面情节
课文节选自第七十三回,上回“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写的是宋江到东京观灯,李逵、燕青等随从。宋江到东京之后,先后两次到李师师家,想通过李师师直接面见宋徽宗,请求招安。李逵不知内情,以为宋江等是贪恋女色,寻花问柳,于是怒火中烧。他怒打杨太尉,火烧李师师家,使得宋江一行人等无功而返,慌忙杀出东京城。宋江等杀出京城,却不见了李逵,宋江让燕青稍候,自己带着大队人马回了梁山。没有想到,燕青和李逵这一路上又横生了一些枝节:先是在四柳村乔装成“真人”,替庄主狄太公捉“鬼”;然后路过荆门镇,又发生了课文中所叙的故事。
李逵负荆
施耐庵
补充注释:
1.兀自:独自;
2.假:假托,假冒
3.穷:
追究,弄明白
4.浪:
随意,没有约束
5.蹊跷:奇怪可疑
6.消耗:消息
7.剪径:路上打劫,抢人钱财。
细品阅读
思考:
1、画出文中难理解的词句;
2、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故事大意;
3、你喜欢李逵吗?请结合课文李逵的具体描写说说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故事情节
开
端(1):
惊闻宋江
强劫刘女;
发
展(2—7)
:大闹山寨,李逵负荆;
高
潮(8—12)
: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结
局(13):
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李逵负荆
——人物形象分析
金圣叹的点评“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李逵形象的刻画方法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
崇尚正义
嫉恶如仇
粗蛮鲁莽
不分是非
敢作敢当
率性憨直
李逵的性格特点:
1.“小乙哥,你来听
这老儿说的话,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2.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
3.“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
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
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崇尚正义
嫉恶如仇
开端:惊闻宋江
强劫刘女
发展:大闹山寨,李逵负荆
1.李逵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
2.
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得出。
3.“哥哥,你说甚么鸟闲话!山寨里都是你手下的人,
护你的多,那里不藏过了?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来是酒色之徒:
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4.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
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崇尚正义
,嫉恶如仇,粗蛮鲁莽
李逵---鲁莽的英雄
“我若还拿你不着,便输这颗头与你!”
“这后生不是别人,只是柴进。”
“不怕你不来。若到那里对翻了之时,不怕你柴大官人,是米大官人,也吃我几斧。”
柴进道:“这个不妨,你先去那里等。我们前去时,又怕有
跷蹊。”李逵道:“正是。”便唤了燕青:“俺两个依前先去,他若不来,便是心虚,回来罢休不得。”
崇尚正义
嫉恶如仇
“如今我那宋江,他自来教你认他,你和太婆并庄客都仔细认他。若还是时,只管实说,不要怕他,我自替你做主。”
李逵提着板斧立在侧边,只等老儿叫声“是”,李逵便要下手。
李逵道:“你两个先着眼瞅他,这老儿惧怕你,便不敢说是。”李逵随即叫到众庄客人等认时。
“只是我性紧上,错做了事。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你把去献与哥哥便了。”
崇尚正义
嫉恶如仇
“怎地是负荆?”
“好却好,只是有些惶恐,不如割了头去干净。”
李逵没奈何,只得同燕青回寨来,负荆请罪.
黑旋风脱得
赤条条地,背上负着一把荆杖,跪在堂前,低着头,口里不做一声。
“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
几十罢!”
“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
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敢作敢当
率性憨直
高潮: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李逵心焦面热,却回来望西边寻去。
李逵那里睡得着,爬起来坐地。
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响,李逵跳将起来,开了庙门看时,只见一条汉子,提着把朴刀,转过庙后山脚下上去,李逵在背后跟去。
李逵赶上,劈衣领揪住,直拿到古庙中,喝问道:“你把刘太公的女儿抢的那里去了?”
李逵把那汉捆做一块,提起斧来喝道:“你若不实说,砍你做二十段。”
崇尚正义
嫉恶如仇
李逵那里忍耐得,腾地跳将过去了。
李逵抢将过来,只一斧,劈胸膛砍倒,便把两颗头都割下来,拴做一处。李逵性起,砍将入去,泥神也似都推倒了。
那几个伴当躲在灶前,被李逵赶去,一斧一个,都杀了。
嫉恶如仇,粗蛮鲁莽
结局: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两个牵着马,驼着金银,提了人头,
径到忠义堂上,拜见宋江。
崇尚正义
嫉恶如仇
粗蛮鲁莽
不分是非
敢作敢当
率性憨直
李逵的性格特点:
拓展阅读
——原著中对李逵的刻画还用了哪些手法
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
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
你谈我谈:
你喜欢李逵还是鲁智深?为什么?
请结合课文和材料的具体内容谈谈。
鲁智深
“拳打镇关西”
“大闹五台山”
“大闹桃花岭”
“火烧瓦官寺”
“倒拔垂杨柳”
“大闹野猪林”
也“粗”,焦躁起来,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还唤来酒保训斥。
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远了,方才起身”。
之后,才把二两银子丢还给李忠。
李、鲁的性格对比:
相同点:粗鲁、豪爽、讲义气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
不同点:鲁智深的“粗”是性急,但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李逵的“粗”是蛮,有勇无谋,甚至蛮不讲理。
李逵的形象反映出下层劳动人民身上所蕴涵的宝贵的反抗精神。社会黑暗、乱自上作、官逼民反。
作业:
中国古典小说中有“四大粗人”形象:《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岳飞传》中的牛皋。他们都是“粗”人,但每个人的“粗”又是各不相同。请大家试着做些简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