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突然)
C.?翩翩两骑来是谁(轻快的样子)??????????????????????????????D.?宫使驱将惜不得(吝惜不得)
2.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悲悯情怀。
D.?全诗将记叙、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3.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朝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B.?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诗人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4.下面划线词语注音及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者挂罥长林梢(guà juàn)???? 挂住,缠绕??????????B.?汗出浃背(jiā)??????? 湿透
C.?罍而歌者(léi)?????? 举起酒杯??????????????????????????????D.?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小猪
5.下面一段话被打乱了语序,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A.?⑤ ① ② ③ ⑥ ④???????????B.?⑤ ③ ⑥ ① ② ④???????????
C.?⑤ ③ ① ② ⑥ ④???????????D.?⑤ ① ② ⑥ ③ ④
6.下列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D.?李明和张伟从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沆瀣一气),共同进退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8.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________
(2)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________
(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________
9.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三重茅________?? 沉塘坳________??? 口称敕________
回车叱牛________? 挂罥________ ??辗冰辙________
10.填空。
(1)杜甫,字________,尝自称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主义诗人,被称为“________”。白居易,字________,号________,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________”。
(2)《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1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伐薪烧炭南山中 薪:________
(2)两鬓苍苍十指黑? 苍苍:________
(3)卖炭得钱何所营? 营:________
(4)翩翩两骑来是谁? 翩翩:________
(5)手把文书口称敕? 敕:________
(6)回车叱牛牵向北? 回:________ 叱:________
(7)宫使驱将惜不得? 将:________
(8)系向牛头充炭直? 系:________ 直:________
12.学完《唐诗三首》后,班级举行以“古诗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识诗人,长知识]
唐代不少诗人都有雅号,这些雅号同他们的诗篇一样流芳千古。如李白的雅号是“诗仙”,杜甫的雅号是“诗圣”,王维的雅号是“诗佛”等。请问下列诗人中谁的雅号是“诗杰”?(? )
A.王勃
B.孟郊
C.刘禹锡
D.贺知章
(2)[活动二:仿句子,我会填]
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金黄的夕阳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卖炭翁》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 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指的是________这一历史事件。
(2)???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3)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语言表达
15.观察下边的图片,仿照示例介绍这位“文学大师”。
示例:屈原——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创造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审美意象。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答案部分
一、积累与运用
1. B
2. A
3. B
4. B
5. B
6. C
7. B
8. (1)对偶
(2)设问
(3)比喻
9. chóng;ào;chì;chì;juàn;niǎn
10. (1)子美;少陵野老;唐;现实;诗圣;乐天;香山居士;诗魔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1. (1)木柴
(2)灰白
(3)谋求、需求
(4)轻快的样子
(5)指皇帝的命令
(6)调转;吆喝
(7)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8)挂;同“值”,价钱
12. (1)A
(2)登临五岳之尊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来到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二、诗歌鉴赏
13. (1)写出了牛车的重量,表现了卖炭翁的辛苦。
(2)示例:“千余斤”炭与“半匹红纱一丈绫”价值悬殊,用对比手法,反映了卖炭翁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市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
(3)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
14. (1)安史之乱
(2)诗中描绘了风高雨急、屋破漏雨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在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
(3)表现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三、语言表达
15. [示例]杜甫——唐朝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因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三吏”“三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