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上册美术 第5课 千姿百态的桥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上册美术 第5课 千姿百态的桥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4-24 17:4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校
课题 《千姿百态的桥》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人美版 章节 造型表现
学时 1 年级 二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桥的历史及作用,桥的不同建筑风格和结构特点,学习用线的疏密和遮挡等关系表现自己喜欢的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对比分析,认识桥的不同建筑风格和特点。通过白板勾画和教师范画引导学生认识并表现出桥的遮挡关系。通过观察图片和启发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绘画做好铺垫。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桥的历史以及不同特点的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在表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古代建筑风格及现代不同结构特点的桥,并运用画笔和教师示范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用线条概括表现不同的桥。
运用白板中画笔功能及范画,讲解线条疏密和遮挡关系的绘画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桥。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讨论,了解桥的结构特点。通过教师演示和范画欣赏引导学生运用遮挡关系和丰富线条细致表现丰富多彩的桥。
学习者分析 永宁学校地处据县城30里外的郊区,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对桥的历史、种类和知识了解甚少。所以,在课件中尽可能多的为孩子们展示了丰富的有代表性的桥梁图片,开阔其视野。
学生们在一年级就已经认识了不同的线条和图形种类,二年级初,又学习了《有疏密变化的线条》和刮画表现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用线知识。所以,这节课中,我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和迁移,注重对桥造型特点和细节部位进行分析,为学生用线表现做好铺垫。
教学环节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导入新课 复习线条和图形的知识。
简单让学生了解桥的特点。
了解桥的作用,并简单认识家乡的桥。 回顾线条和图形的种类。
用线条简单勾勒桥的外形。
说一说身边的桥以及桥的作用。 1、说一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还认
识哪些线条和形状?
生活中
你都见过那些桥?有什么作用? 出示图片,让孩子回顾线条及种类。
利用拖拽和拖动克隆以及画笔的功能,简单拼摆并勾勒出桥的外形。
出示图片,了解家乡的桥以及桥的作用。
探究新知 介绍拱桥及其历史。
认识拱桥桥的不同种类以及外形特点、花纹装饰。
认识赵州桥,了解其科学原理。
认识桥的结构,培养学生分析表现概括能力
了解不同功能和种类的桥,拓宽学生视野。
学习运用遮挡关系表现桥。
启发联想,激发学生想象创造能力。 1、 介绍两座桥,并让学生对其历史做一简单了解。
2、 观察分析两座桥的外形特点以及花纹装饰。
3观察了解
赵州桥的外形并认识其蕴含的科学原理。
4、 分析桥的结构,教师并做示范,培养学生绘画表现能力 。
5、 认识不同功能和种类的桥。
观察立交
桥形状特点,并学习运用遮挡关系。
7、 出示不同的字母设计的桥和一些有创意的桥。 1、教师简单介绍两座桥的历史知识
2、学生细致观察这两座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建筑和装饰特点。
3、说一说,赵州桥和上两座桥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4、观察分析桥的结构。
教师绘画示范。
5、学生观察了解不同种类的桥。
6、观察分析桥的造型,并运用画笔勾画出立交桥的外形,学习遮挡关系的表现方法。
7、说一说,这些字母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他们在设计师眼里又会产生出什么创意呢? 利用图片播放功能,出示图片。
出示图片利用白板课件放大镜、拖拽的功能,让学生细致的对比观察拱桥的不同种类和特点。
3、利用画笔的功能,学习简单勾勒出拱桥的外形。
4、漫游和拖拽功能,分析展示桥的结构。
5、利用插入的功能,展示不同地方的不同种类的桥,认识其不同的功能。
6、利用画笔演示的功能,让学生学习遮挡关系的表现方法。
7、利用播放图片的功能,展示优秀设计师的创意桥梁设计,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艺术实践 培养学生绘画表现创作能力和认真作画的好习惯。 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利用白板中插入图片功能和媒体播放功能,降低绘画创作难度,辅助学生绘画。
拓展小结 引导学生利用艺术眼光欣赏作品,提高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欣赏《清明上河图》 欣赏并评价作品从观察角度及线的运用上,哪些地方画得好。 利用白板的拖拽和放大镜功能,细致观察《清明上河图》,观察学习其线条运用的疏密变化和美感。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字数1500-2000字,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