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1
年
班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6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kuó
dà
càn
làn
nǔ
lì
é
tóu
dài
tì
yōng
jǐ
guān
shǎng
dēng
lù
dù
juān
fàn
wéi
二、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3分)
1.他嘴里哼起欢快的调(diào
tiáo)子,来调(diào
tiáo)节大家临进考场前的紧张气氛。
2.妹妹系(xì
jì)好红领巾,然后就联系(xì
jì)同学去春游。
3.我们转(zhuǎn
zhuàn)移了游玩的地方,在一个草坪上观赏转(zhuǎn
zhuàn)动的大风车。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4分)
负:①背;
②担负;
③遭受;
④失败;
⑤享有;
⑥亏欠、拖欠。
1.太阳好像负有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
2.由于经营不善,他的公司负债累累。
(
)
3.身负重任的她哪里敢放松一下。
(
)
4.在这次抓捕罪犯的过程中,他负伤了。
(
)
四、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忧郁(yù)
重荷(hè)
额角(é)
狭窄(zhǎi)
B.源头(yuán)
臀部(tún)
代替(tì)
一刹那(shà)
C.浙江(zhè)
罗店(luó)
漆黑(xī)
蜿蜒(yán)
D.石钟乳(rǔ)
石笋(sǔn)
一簇(zú)
变化多端(du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B.爷爷六十多岁了,走起路来脚步仍然很轻快。
C.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D.都说张家界的山水很美,等到身临其境时,竟然名不虚传。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放射的光芒
灿烂的亮光
B.好奇的心情
葱郁的树丛
C.冲破云霞
增大生机
D.欢快地跳跃
缓缓地流过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时天边如果有黑云,就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B.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C.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D.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颐和园》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七月的天山》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D.《海上日出》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五、词语快乐家园。(20分)
1.?选字组词。(6分)
【扩
矿
旷】
空(
)
(
)大
采(
)
【源
愿
原】
(
)
头
(
)则
(
)望
2.用“静”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4分)?
(1)夜幕降临了,树林里一片(????),鸦雀无声。?
(2)照片上的她显得纯美又(????)。?
(3)请你(????)一下,再想想别的办法。?
(4)面对今天的失败,我的内心久久不能(????)
3.按要求写词语。(8分)
(1)写近义词。
清静—(
)
重围—(
)
夺目—(
)
聚集—(
)
写反义词。
渐渐—(
)
昏暗—(
)
扩大—(
)
加强—(
)
4.选词填空。(2分)
分辨
分辩
(1)这时候要(
)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
(2)“这事不是我做的!”小强(
)说。
虽说………可也???????即使…也……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作
什么,(
)很值得观赏。
(4)(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
)不能就任由他这样做啊!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负着重荷”“慢慢地努力”等词语写出了太阳跃出海面时的________和________。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对反义词,形象地写出了溪流的______和______随着山势发生变化的特点。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愉悦心情。
(2)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1)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外洞________的特点。
(2)运用其中一种说明方法,介绍我们的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海上日出》一文中作者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重点描绘了________和________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________先生写的一篇__________,浏览的顺序是:金华?罗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______,溪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溪声也时时________。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____________,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八、开心阅读,回答问题。(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记金华双龙洞(节选)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xì
jì)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hǎo?hào)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cháo?zhāo)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抬起一点儿,准会破角,擦伤鼻子。大约行(xíng?háng)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分)
2.画"___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山石离“我”很近,表现出“孔隙”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3.船的进出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我”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什么?文中哪句话体现了?请写下来。(2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登黄山记(节选)
季羡林
一线天真正是名副其实。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这一团光明就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也就真地一个个精神抖擞,鼓足了余勇,爬了上去。低头从我们两条腿中间向后看去,还可以看到悬挂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条白练似的蹬道。
过了一线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楼,这里是从温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一般人都是在这里过夜的。徐霞客时代,这里叫玉屏风,他在《游记》里写道:“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可见徐霞客对此处评价之高。
这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是万山丛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设,就是一个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一转过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长着一棵松树。提起此松,真是大大地有名。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那一幅叫做“迎客松”的照片,就是它。这棵松树的大名就叫做“迎客松”。你看它伸出双臂,其实是不知道多少臂,仿佛想同来游的人握手、拥抱。它那青翠的枝头仿佛能说出欢迎的语言。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你若问它的高寿,那就很难说。它干并不粗,也不特别高,看样子它至多也不过几十年至百年,然而据人说,它挺立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山高风劲,夏有酷暑,冬有寒冰,然而它却至今巍然屹立,俊秀挺拔,苍翠欲滴,枝头笼烟,仿佛正当妙龄青春。
(1)“名副其实”的意思是________,说“一线天”名副其实的原因是________。
(2)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
(3)理解“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这句话的意思。
(4)给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九、妙笔生花。(20分)
题目:游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按照游览的顺序写。
3.抓往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印象深刻的景物要重点写。注意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
答案:
一、扩大
灿烂
努力
额头
代替
拥挤
观赏
登录
杜鹃
范围
二、1.
diào
tiáo
2.
jì
xì
3.
zhuǎn
zhuàn
三、1.①
2.⑥
3.②
4.③
四、1.A
2.D
3.C
4
.A
5.C
五、1.空旷
扩大
采矿
源头
原则
愿望
2.(1)寂静???(2)文静???(3)冷静???(4)平静?
3.安静
包围
耀眼
集合
迅速
明亮
缩小
削弱
分辨
分辩
即使……也?????4.虽说……可也
六
、1.拟人 缓慢 吃力
2.(1)拟人 宽 窄 缓
急 形 声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2)霓虹灯时而红色,时而绿色,时而黄色,时而紫色,煞是好看。
3.(1)打比方 列数字 宽敞 (2)我们教室面积有90平方米,坐60个学生还绰绰有余呢。
七、1.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 晴朗天气 有云时
2.叶圣陶 游记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3.
山势
时而宽
时而窄
时而缓
时而急
变换调子
双龙洞口
八、(一)
1.?xì?hǎo?zhāo?háng
2.拟人??夸张???狭窄、矮、险
3.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4.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二)(1)名实相符;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2)承上启下
(3)四望奇峰杂错排列,道道壑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景致最美的地方。
(4)不但……而且……;不仅……还……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