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4 认识图形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4 认识图形 北京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3 21:5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与名称,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做一做”“分一分”等操作活动,能辨别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3.通过了解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会辨别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这5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请你说一说,你从什么物体上看到了什么图形?
原来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这么多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有趣的图形。(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拟人化的新课导入富有童趣,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入手,还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小组合作 操作探究
1、找一找
请你找一找,你从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城市办公楼

游乐场的摩天轮 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
2、摸一摸
请你摸一摸,你从什么物体上摸到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学生对游戏活动总是充满着兴趣,以玩“捉迷藏”的形式呈现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3、做一做
(1)你有什么好方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搬下来”?
预设学生的方法有:
学生1;:把立体图形放在纸上,用彩笔描画物体轮廓;
学生2在橡皮泥上盖章,印出来;
学生3:用皮筋在钉板上围出平面图形等。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学生上台展示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与名称
(4)认识圆
【设计意图】从“画、印、围”简单的几何物体的面入手,引出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同时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
4、分一分
请你动手分一分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学生上台展示
预设学生的方法有:
根据有角和没有角分为:圆和长方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两类。
根据没角、三个角、四个角分为: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三类。
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分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五类。
教师总结: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分类方法是依据平面图形的特征,将这些图形分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这五类。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这实际上是以图形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的一次逻辑训练,使学生对这几个平面图形的理解更加透彻。于此同时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包括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巩固与灵活应用
1、我会连
2、我会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根据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同时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包括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3、我会说
给同学们一个长方形,你能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实际物体?
反思回顾 课堂小结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与名称,能根据特征辨别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从立体图形入手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找到了立体图形上附着的平面图形,现在我们又能从平面图形联想到生活中的实际物体。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我会连
2、我会数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对学生设计了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 2.由立体图形入手,通过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又从平面图形归回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帮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与简单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3.关注对学生统计学思想的渗透
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包括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