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历史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受权就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事宜进行协商。经过1992年10月香港会谈及其后一系列函电往来,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识,后来被概括为“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D.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2.“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对这段表述解读正确的是 ( )
①“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
②统一后台湾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③台湾比港澳享有更多的自治权
④台湾自己管理其内部事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籍蔡英文在选举当中取胜。蔡英文在选举胜利后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公开叫嚣“台湾现在就是一个‘国家’”。针对蔡英文的言论,国台办发言人重申了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即( )
A.禁止台湾拥有核武器 B.加强两岸互联互通
C.共同应对台海危机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简称两岸关系)是指位于台湾海峡西侧的中国大陆(简称大陆)与位于台湾海峡东侧的台湾地区彼此间的全部互动关系。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
A.海协会成立 B.海基会成立 C.“九二共识” D.汪辜会谈
5. 2019年3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就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说:“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 )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经济交流问题
C.发展问题 D.国共两党关系问题
6.闸门一旦打开,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洪流便再也无法阻遏。两岸人员的往来逐年递增,1992年已超过100万人次。两岸经贸交流越来越频繁,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也大幅增加。材料强调 ( )
①台湾与大陆合则互利双赢
②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③台湾与大陆恢复交往是大势所趋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 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出版界出版台湾图书达千余种,印数近亿万册。其中,仅台湾的文艺作品即出版了七百余种(截止到1990年)。另外,台湾出版界出版的大陆图书也有几千种,其中也是以文艺作品为多。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 )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文化交流频繁
C.相互交流仅限于文化领域 D.“一国两制”构想已变为现实
8.2020年,站在历史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说:“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政策的先后顺序是( )
①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②解放台湾 ③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④“一国两制”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9.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的同时,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人民针对台湾岛内一些势力……蓄意制造分裂的阴谋,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坚决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材料表明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 )
①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努力 ④“台独”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②连战访问中国大陆 ③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④“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材料二 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其就职演说中对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为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要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1)材料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历史上,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什么是“九二共识”。蔡英文两岸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该构想成功地在哪两个地区得到实践?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峡两岸交流简表
时间
事件
1979 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89 年
台湾居民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的达40万人次
1990 年
两岸民间交往达100万人次,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 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9 年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他希望两岸兵戎相见永不再现
2015 年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材料二 2018年11月13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在香港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说,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前途,广大台湾同胞才有光明未来。
材料三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回答,表中所列事件说明了什么?
(2)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伟大构想和“九二共识”的共同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两岸关系好,台湾有前途”?
(3)目前阻碍祖国统一的势力有哪些?就当前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 A D C A D B C A B
二、非选择题
11. (1)表达了身处台湾的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和作者热爱祖国,急切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荷兰、日本。
(2)“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目的: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
(3)“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12.(1)说明了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海峡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共同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落实好“一国两制”,增进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等。
(3)“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大;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