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 闪烁的小星 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 闪烁的小星 湘艺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25 14: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闪烁的小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闪烁的小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课中的内容。歌曲一字一音,旋律音程只有六度,节奏与旋律单纯质朴,简单易唱,旋律以级进为主,时而上行,时而下行。歌曲的结构为A+B+A,有三个乐句,旋律重复多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学唱让学生掌握新的音高4,并体会这个音与其他音高的关系。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初步的感受能力,但这一学段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不集中,具有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歌唱能力比之前有所提高,专注聆听音乐的习惯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我以情境创设为切入点,利用学生的自然嗓音和灵巧的身体特点,让学生在经历听、看、唱、奏、跳等系列活动中学会歌曲,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 习

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活泼的童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听、看、唱、奏、跳等系列活动中学习歌曲,通过自主学习歌曲节奏、旋律,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学习音乐知识,掌握4的音高、手号,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能感知4的音高概念,并体会这个音与其他音高的关系。
教学 难点 感受4的音高概念以及3和4的半音关系。
教学方法 以8人小组先研后学的学习模式,“研学后教”教学理念贯穿本教学环节,形成自主学习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课件、钢琴、节奏卡片若干、小乐器若干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师教的活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复习旧知识:
①出示音阶图,随钢琴视唱学过的音符:1.2.3.5.6
要求:上行音阶、下行音阶,每个音唱两拍,请学生担任伴奏。
②打手号唱
③节奏练习:
x x | x x | x x x x | x —|| 学生担任小老师进行音阶视唱、节奏练习,学生评价
音阶图片、
节奏卡片
钢琴
指出不足,给予纠正
采用小老师的形式进行基本练习,学生更有主人翁感

二、情境激趣
1、情境导入
(一)讨论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了晴朗的夏夜里,你们抬头仰望一下天空,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
生:星星、月亮……
师:谁能说一说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发光的…
师:谁能用动作学学星星发光的样子?
生:手臂伸直,五指分开,抖动手腕;手臂伸直,五指有规律地开合。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
境中自由发表意见并展示动作。


谈话导入
以情激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展开阶段
(二)新课讲授
1.初听歌曲
师: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生:活泼、有趣、热情…
师板书
2、师:其实,这首歌曲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你能猜猜歌曲的名字吗?
师出示课题——《闪烁的小星》
师:欣赏歌曲视频,学生跟着音乐做喜欢的动作,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拍子。(板书:中速)
3、出示歌谱,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边看歌谱,说出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符(1.2.3.4.5.6),并找出哪个是之前没有学过的?—4
4、学习新的音高——“4”(fa),请学生在音阶图上贴出4的位置,看书自学手号。
请小老师在钢琴上奏1.2.3.4.5.6(上行、下行),学生跟唱,并边唱边打手号。引导学生3-4之间的阶梯有什么不同?
5、小组自主学唱歌谱
师讲解自学的要求:先学拍节奏,然后加入音符学唱歌谱,最后学唱歌词。
①节奏练习:
x x | x x | x x | x — | x x | x x | x x | x — ||
②加音符视唱练习:
1 1 | 5 5 | 6 6 | 5 — | 4 4 | 3 3 | 2 2 | 1 — ||
6、小组汇报展示,请小老师伴奏,小组互相评价。
7、请全体学生视唱一遍歌谱,师指出难点——唱准4和3之间的半音关系。
8、师钢琴,学生一边演唱歌谱,一边用手按音的高低做旋律起伏动作,感受旋律的起伏走向。
9、师播放伴奏音乐,全体随伴奏音乐唱歌词。
(引导学生情绪轻快活泼) 1.聆听歌曲,初步 感受歌曲情绪。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速度和拍子。
3、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符。
4、自学4的手号
5、小组自主学习歌曲(先学习节奏,然后加入音符唱)
6、用身体的律动,让学生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

多媒体、
钢琴、音符卡片、节奏卡片
分别播放歌曲音频、视
频、歌谱。
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下组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出现难点和不足,给予指导和纠正

让学生在三次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的新课程理念。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享受音乐带给的美好感受。

拓展阶段 (三)乐器伴奏
1、师:大家唱的真棒,那现在我又要给大家增加学习的难度了,大家想不想接受挑战啊?!你们觉得可不可以用一些小乐器来给这首歌曲配伴奏呢?(要求:每组有四种小乐器:三角铁、铃鼓、响板、双响筒,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节奏自行学习合奏,没有乐器的同学唱歌词)
节奏:
1、x —| x —|| (三角铁)
2、x x | x x || (双响筒)
3、0 x | 0 x || (响板)
4、|0 x x | 0 x x || (铃鼓)
2、小组自主讨论学习如何配伴奏。小组长分配任务:谁负责演奏乐器,谁负责演唱歌曲?(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表演。(唱歌+小乐器伴奏),生生、师生评价。
4、全班表演。 学生小组学习,根据教师提供的小乐器和节奏卡进行为歌曲伴奏练习。
小组展示汇报,其他组给予评价,说出喜欢这组哪点,为什么喜欢,希望在哪些地方可以更大提高。 小乐器、节奏卡片
教师下组进行巡视指导
小组集体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会合作,分享集体学习的成果,享受表演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结束阶段 (五)小结(2分钟)
1、师:今天我们游览了美丽的夜空,认识了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其实夜空中的神奇和奥秘还多得很呢!只要我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总有一天,我们真的会在天空中飞呢!能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什么了?有什么收获吗?
2、生谈收获…(合作学习、合作表演的乐趣)
学生畅谈本课学习的收获。

和学生一起分享收获 小结分享合作学习、合作表演带给大家的收获。
板书设计 《闪烁的小星》
活泼地 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