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课件(共7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课件(共7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24 20:0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的河流
九曲黄河
长江
黄河
淮河
黑龙江
塔里木河
珠江
发源地
干流
干流
支流
支流
流域:河流的集水区域。
基本概念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基本概念
2.在我国河流分布图上各举一例说明。
1.下列属于外流河的是( )。
反馈评价
含沙量
冰期
汛期
流量
水位
水文
特征
水文特征
你还知道哪些水文特征?
以雨水补给的河流
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
水位:影响下列河流水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流量:读我国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归纳
流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原因。
水文特征
流量:读我国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归纳
流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原因。

汛期
1.读图归纳我国东部河流汛期长短的分布规律。
水文特征
汛期
2.为什么东北地区河流有两个汛期?
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鄱阳湖九江蛤蟆石水域码头汛期、枯水期景观对比
汛期
水文特征
冰期
我国东部主要河流结冰期
黑龙江冰期约180天
黄河冰期约100天
淮 河
秦 岭
该地区河流无冰期

含沙量:植被覆盖率、地势坡度、流速等条件影
响河流的含沙量。
黄河下游
黄河中游
水文特征
黄河上游

水位
流量
汛期
结冰期
外流河
内流河
反馈评价:运用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河流的主要水
文特征。
水文特征

大兴安岭
冈底斯山
巴颜喀拉山
阴山
内流区
外流区
贺兰山
内流区面积占全
国总面积的1/3,
河流水量占全国
总水量不到5%
外流区面积占全
国总面积的2/3,
河流水量占全国
总水量95%以上。
外流区为主
读图2.30,完成P44活动题1、2、3
黑龙江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 江
珠 江
怒 江
雅鲁藏布江
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
澜沧江
季风区
非季风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内流区
外流区
分界线:
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相似
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
1
2
3
4
1、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为什么
2、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
3、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始和结束时间有何不同?汛期长短有何变化?
读图分析:外流河水文特征
水量
汛期
结冰期
含沙量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外流河共性
归纳我国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丰富
较小
较长
较短





夏季
思考:内流河又有哪些水文特征?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分布地区:
2、主要特征:
(1)水源补给:
(2)多为 河流
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它的水源来自 冰雪融化,它被新疆人民称为 “ ” 。
西北内陆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季节性
塔里木河
天山、昆仑山
母亲河
京杭运河
通州
杭州
海河
黄 河




钱塘江
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北
山东





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1800千米
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流域水系图
长江流域水系图
唐古拉山
东 海
(1)长江发源地、注入海洋

上海
唐古拉山
东 海
西藏自治区
青 海
四 川
重庆
云 南
湖 北
湖 南
江西
安徽
江苏
(2)长江干流流经省区p45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流长江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3)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青 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
(4)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 海
金沙江上的虎跳峡
长江三峡的夔门
上游
支流众多,水量大,
多峡谷急流,
落差很大,水能丰富

长江中游的荆江
中游
流速锐减,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九曲回肠”。
下游
水流平稳,江阔水深,便于航运。
(5)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
岷 江
嘉 陵 江
乌 江
湘 江
汉 江
赣 江
宜宾
重庆
武 汉
湖口
雅砻江
1.长度最长(长6300千米)
2.流域面积最广(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3.水量最大(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
读课本P45文字: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6300km
3500km
6100m
长江干流剖面图
水能宝库
思考:从上、中、下游来看,长江干流落差最大的是哪一段?
上游河段
1、源头至宜宾段
2、三峡段
两壁对耸狭窄,最窄处不到百米,最宽处不过150米,以雄伟险峻著称。
瞿塘峡
以巫山得名,是三峡中最整齐的峡谷。巫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巫峡
三峡中最长的,其特点是峡中有峡,滩内含滩,江流回环曲折,水势凶险。
西陵峡
葛洲坝、三峡工程位置示意图
(标注p45图2.34)
宜宾
重庆
宜昌
湖口
上 海
葛洲坝
三峡工程
四季通航




京广线
京九线
京沪线

读p46图2.36分析长江为什么被称为“黄金水道”
黄金水道
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国的2/3
万里长江 , 险在荆江
据记载,从公元1498年至公元1840年的352年间,荆江大堤溃口达34次,平均约十年发生一次。
1931年洪水,荆江大堤两处溃口;
1935年洪水,荆江大堤三处溃口。
1954年荆江大堤发生险情2440余处。
到20世纪下半叶,发生大洪灾的频率提高到每3年一次 进入80年代以后,几乎年年发生洪灾
1998年发生特大洪灾。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流经地区降水丰富,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人为原因:中上游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环境恶化。
长江中下游洪灾频发的原因?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原因
毁林开荒陡坡垦殖
植树造林
退田还湖
修建水库
疏通河道
解决措施:
合作交流:完成课本p48—49活动1 2 3
1.长江流域主要的生态问题有哪些?
上游:水土流失
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水污染
2.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
有。上游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就会引起中下游的
河道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等。
自主预习
1、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
2、干流流经的省区?
3、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4、上中下游的划分点?
5、各河段水文特征?
6、主要支流?最大支流?
7、长江的开发利用?
8、长江的各河段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读“长江流域图”,回答问题
1.长江发源于M ___山脉,
注入N ___海。
2.支流:a ___江 , b ____江 ,
c ___江, d ____江 ,
e ___ 江,f ___江,g___江
3.湖泊:⑧ _____湖 ⑨ _____湖
4.水电站:h _____ k ____
5.港口城市:① ____ ② _____
④ ____ ⑥ _____
⑦ _____
6.上、中游分界点③ ______ ,
所在省区 _____省 。
中、下游分界点⑤ _____ ,所在省区_____省
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读课本p50图2.41掌握黄河的源流概况
自主预习
1、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
2、干流流经的省区?
3、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4、上中下游的划分点?
5、各河段水文特征?
6、主要支流?最大支流?
7、黄河的开发利用?
8、黄河的各河段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巴颜喀拉山
渤海
(1)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青 海
四 川
内 蒙 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渤海


宁夏
(2)黄河流经的省区
青川甘宁和内蒙,晋陕豫鲁九省区
(3)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 蒙 古 高 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河口
桃花峪
黄河水系图
上游
中游
下游
(4)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游: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
(5)各段水文特征:
黄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为下游。
黄河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落差变小,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提高,形成“地上河”。
大堤
低水位
高水位
大堤
河床
开封铁塔
13米
55米
(6)黄河的主要支流
湟水
洮河
汾河
渭河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1. 黄河发源于A ____ 山脉,
注入B ___ 。
2.流经地形区: F __ 平原
G ___ 平原
3.支流:C __
D ____
4.分界点:H ____
J ___
5.水电站:⑥ _____
⑦ _____
6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在 ______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
母亲河的贡献
塑造了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灌溉了农田(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提供了水能(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提供旅游资源
河 段
问 题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水土流失
地上河、洪灾
荒漠化
凌汛
凌汛
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完成课本p52活动1 2 3)
上游荒漠化治理
扎草方格
黄河治理
治理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
凌汛
.
.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河水融化。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河水结冰。
时间:初春
凌汛的条件:①河流有结冰期
②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新华网3月18日报道 北京军区某部炮兵连在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南岸达拉特旗黄牛营子河段进行炮击破冰分凌,成功破冰疏导流凌。
凌汛治理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开展水土保持,7300多公顷的水土流失面积初步得到治理,修成梯田、条田、坝田320多万公顷,造林近670万公顷,种草180多万公顷,从河口镇到三门峡之间的平均来沙减少2亿吨。
地上河
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黄河下游出现了断流现象,而且断流的天数越来越多,长度越来越长,严重影响两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黄河下游出现了断流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
多次对1400多千米长的黄河大堤加高加厚,完成土方相当于长城土方和砖石总量的3.4倍,初步建成由干支流水库、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滞洪区等组成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黄河下游防洪体系,战胜1万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14次,避免洪凌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500亿元。
总结:黄河忧患及治理
忧患
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荒漠化
严重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植树种草
凌汛
初春时节,在宁夏、内蒙古河段,受纬度位置影响,上游河流气温高,解冻早,河水挟冰块而下受到阻挡,形成凌汛
爆破,疏通河道


水土
流失
严重
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②合理放牧;③修建梯田


地上河
凌汛
黄河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重点掌握:黄河“地上河”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