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圆周运动(基础达标)检测—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 圆周运动(基础达标)检测—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24 13:3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圆周运动第一节圆周运动基础达标(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所以线速度恒定
B.如果物体在
内转过角,则角速度为
C.若半径一定,则线速度与角速度成反比
D.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2.如图所示,当用扳手拧螺母时,扳手上的P、Q两点的角速度分别为ωP和ωQ,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P和vQ,则(  )
A.ωP<ωQ,vP C.ωP<ωQ,vP=vQ D.ωP=ωQ,vP>vQ
3.如图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大轮与小轮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小轮与另一中等大小的轮子间用皮带相连(皮带不打滑),它们的半径之比是1:2:4。A B C分别为小、中、大轮子边缘上的三点,那么它们角速度之比为(  )
A.1:2:2 B.2:2:1 C.1:2:1 D.2:1:2
4.两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L的杆的两端,绕杆上的O点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当小球1的速度为时,小球2的速度为,则O点到小球2的距离是(  )
A. B. C. D.
5.一户外健身器材如图所示,当器材上轮子转动时,轮子上A、B两点的(  )
A.转速 B.周期
C.线速度 D.角速度
6.如图所示,在圆规匀速转动画圆的过程中(  )
A.笔尖的速率不变
B.笔尖做的是匀速运动
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D.两相同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不同
7.某种变速自行车,与后轮相连的飞轮有五个齿轮,齿数分别为:16、18、21、24、28,与踏板相连的链轮有三个齿轮,齿数分别为:28、38、48,前后车轮的直径为,当人骑着车行进的速度为时,脚踩踏板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角速度为(  )
A. B. C. D.
8.明代出版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就有牛力齿轮翻车的图画(如图所示),记录了我们祖先的劳动智慧。若A、B、C三齿轮的半径大小关系如图,则(  )
A.齿轮A的角速度比C的大
B.齿轮A与B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齿轮B与C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齿轮A边缘的线速度比C边缘的线速度大
9.在一棵大树将要被伐倒的时候,有经验的伐木工人会紧盯树梢,根据树梢的运动情形就能判断大树正在朝哪个方向倒下,从而避免被倒下的大树砸伤,从物理知识角度来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角速度较大,易于判断
B.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线速度最大,易于判断
C.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质量小,易于判断
D.伐木工人的经验缺乏科学依据
10.如图所示的机械装置可以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上的往复运动。连杆AB、OB可绕图中A、B、O三处的转轴转动,连杆OB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通过连杆AB使滑块在水平横杆上左右滑动。已知OB杆长为L=0.4m,绕O点做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10rad/s,当连杆AB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7°,AB杆与OB杆刚好垂直,滑块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
A.4m/s B.3m/s C.3.2m/s D.5m/s
11.塔式起重机简称塔机,具有回转半径大、提升高度高、操作简单、装卸容易等优点,是建筑工地普遍使用的一种起重机械。某工地作业的塔机如图所示,此时所吊重物保持静止。此次作业要使重物在水平面内由图示位置先以8m的旋转半径沿逆时针缓慢转动60°角后,再竖直下落6m送达目标位置。此次作业过程中,重物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14m,14m B.10m,14m
C.(+6)m,10m D.(+6)m,14m
12.如图所示,一个球绕中心轴线OO′以角速度ω转动,则(  )
A.A、B两点的角速度相等
B.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
C.若,则
D.以上选项都不对
13.如图所示,地球可以视为一个球体,O点为地球球心,位于昆明的物体A和位于赤道上的物体B,都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物体的周期 B.物体的周期
C.物体的线速度大 D.物体的角速度大小
14.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的杆的两端,绕杆的点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当小球的速度为时,小球的速度为,则转轴到小球的距离是(  )
A. B. C. D.
15.2019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的中心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后,“利奇马”强度开始迅速减弱,并逐渐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对部分沿海城市房屋、道路和桥梁有严重的破坏。“利奇马”过后,一同学到社区志愿参加清扫活动,如图所示,该同学把被风刮倒的长木杆绕着O点扶起来,已知木杆的长度为L,该同学的手与杆的接触位置高为h,当该同学以速度v向左运动时,手与杆接触点的高度不变,当木杆与地面的夹角为时,木杆转动的角速度为(  )
A. B.
C. D.
16.如图所示,圆锥形转轮与圆盘形转轮均可绕其中轴(图中虚线表示)转动,两转轮在点接触且无相对滑动,若将接触位置由点移到点,保持轮转动的角速度不变,则轮的(  )
A.角速度不变,边缘线速度变大 B.角速度变大,边缘线速度变大
C.角速度变大,边缘线速度不变 D.角速度变小,边缘线速度不变
二、解答题
17.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20 s内沿半径为10 m的圆周运动了100 m,试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1)线速度的大小;
(2)角速度的大小;
(3)周期的大小。
18.观察钟表指针转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某教室用钟秒针针尖到转轴距离20cm,求秒针针尖转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2)若分针与时针由转轴到针尖的长度之比为2:1,求分针与时针的角速度之比;
(3)求分针针尖与时针针尖线速度之比。
19.如图所示,相同材料制成的A、B两轮水平放置,它们靠轮边缘间的摩擦转动,,两轮半径,当主动轮A匀速转动时,在A轮边缘放置的小木块P恰能与轮保持相对静止。求:
(1)A轮与B轮的角速度之比;
(2)若将小木块放在B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轮也相对静止,求木块距B轮转轴的最大距离。
参考答案
1.D
【解析】A.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A错误;
B.角速度
C.若半径r一定,由
则线速度与角速度成正比,C错误;
D.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它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时刻发生变化,故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由于P、Q两点属于同轴转动,所以P、Q两点的角速度是相等的,即ωP=ωQ
同时由图可知Q点到螺母的距离比较大,由可知,Q点的线速度大,即
故选B。
3.D
【解析】AC两轮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AB两轮同缘转动,线速度相等,则根据v=ωr可知AB的角速度之比为2:1,则ABC三个轮的角速度之比为2:1:2.
故选D。
4.B
【解析】设转轴O到球1、球2的距离为r1、r2,由几何关系可得r1+r2=L
两球绕轴转动,角速度相同,可得
联立可得O点到小球2的距离为
故选B。
5.C
【解析】ABD.由于同轴转动,轮上各个点的角速度相同(圆心除外),所以A、B两点的角速度相同,转速相同,周期相同,ABD错误;
C.由
线速度
C正确。
故选C。
6.A
【解析】AB.由线速度定义知,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也就是速率不变,但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故A正确,B错误;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但位移还要考虑方向,C错误;
D.相同时间内转过角度相同,D错误。
故选A。
7.A
【解析】当自行车行驶速度一定时,即后轮的角速度一定,飞轮的角速度一定,根据
脚踏板和链轮有相同的角速度,知要使脚踩踏板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最小,则最多,最少,即,。
所以
故选A
8.D
【解析】由图可知,A、B、C三齿轮半径大小的关系为
rA>rB>rC
齿轮A的边缘与齿轮B的边缘接触,齿轮B与C同轴转动,故
vA=vB
ωB=ωC
根据
v=ωr
可得
ωB>ωA
ωA<ωC
vB>vC
vA>vC
故选D。
9.B
【解析】伐木工人双眼紧盯着树梢,根据树梢的运动情形就能判断大树正在朝着哪个方向倒下,是因为树木倒下时,各点角速度相同,树梢的半径最大,根据v=rω,知线速度最大,最容易判断。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此时B点的速度大小为
方向沿圆的切线方向,即BA方向,故AB杆上各点的速度大小均为v,此速度为滑块的实际水平速度沿杆方向的分速度,故滑块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故选D。
11.C
【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重物的路程为
位移的大小为
故ABD错,C对。
故选C。
12.A
【解析】A.A、B两点随球一起绕中心轴转动,所以A、B两点的角速度相等,A正确;
B.根据,A、B两点到中心轴的距离不相等,则两点的线速度不相等,B错误;
CD.当时,A的轨道半径为,B的轨道半径为R,根据可知
C、D错误。
故选A。
13.A
【解析】AB.物体A和B分别静置地面上,共轴转动,周期相同,即TA=TB。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v=rω,可知,B物体的轨道半径较大,因此B物体的线速度较大,即有vB>vA,故C错误;
D.由知,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即ωA=ωB,故D错误。
故选A。
14.B
【解析】两球的角速度相等,根据=知
又=所以

故选B。
15.C
【解析】把人的速度分解为垂直于旗杆的速度v1和沿杆的速度v2,如图
v1=vsinα
此时手握旗杆的位置到O点距离为,则有
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B
【解析】由于a轮转动的角速度不变,所以接触位置由M点移到N点,接触位置的线速度变大。而a轮和b轮接触位置无相对滑动,所以属于共线传动,因此b轮边缘的线速度变大,由于b轮的半径不变,所以b轮的角速度变大。
故选B。
17.(1)5 m/s;(2)0.5 rad/s;(3)4πs
【解析】(1)依据线速度的定义式可得
(2)由v=ωr可得
(3)周期
18.(1),;(2)12:1;(3)24:1
【解析】(1)秒针转动周期为T=60s,秒针针尖转动的角速度为
线速度为
(2)分针转动周期为,时针转动周期为,由可得,角速度与周期成反比,故分针与时针的角速度之比12:1。
(3)由可得,分针、时针的线速度之比为
19.(1);(2)x=0.2m
【解析】(1)两轮边缘线速度相等,可知
可得
(2)在A轮边缘的小木块P恰能与轮保持相对静止,有
若将小木块放到B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轮也静止,令木块P与B轮转轴的最大距离为x,应有
解得=0.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