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共24张PPT+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共24张PPT+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4-25 08:26:51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看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并认识其影响;了解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
过程与方法: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当地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高寒的自然特征对当地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相关资料查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青藏地区的纪录片进行导入。活动一:位置与自然环境展示青藏地区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说说青藏地区的位置。2、青藏地区有哪些地形区?以什么地形为主?3、找出图中主要河流。为什么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4、该地的气候主要是什么?具有哪些典型的气候特征?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1、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2、青藏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在高原上分布有柴达木盆地、众多的山脉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河谷。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呈现出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且许多山峰上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想一想:青藏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交界处,最终隆起形成的。因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并展示羊八井地热发电站。3、青藏高原海拔高、且冰川广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经等众多大奖的的发源地。4、该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深入探究:为什么拉萨被称为“日光城”?拉萨的高海拔、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造成日照时间相对其他地方要长很多,是我国年平均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日光城”。因此,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活动二:雪域高原之旅请学生完成课本P86页活动课。1、如果让同学们去青藏高原游玩,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你们会准备哪些物品?2、欣赏青藏铁路沿线景观,并思考青藏铁路修建遇到的难题。3、在旅途中,太铁路沿线经常能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请你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防晒霜、墨镜、遮阳帽等物品:防紫外线,因为青藏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氧气袋:提供氧气。因为青藏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棉服:御寒,因为青藏地区气候寒冷,日温差大。2、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3、牦牛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防御寒冷;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青藏地区农牧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教学过程
活动三: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展示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提出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有哪些牲畜和农作物?2、青藏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里?这些地区有哪些共同条件?学生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牲畜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豌豆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这些地区基本都具备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气温较高。深入探究: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展示雅鲁藏布江谷地的相关材料,分析相关问题:海拔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水源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和糖分的积累。活动四: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服饰:青藏地区的传统服饰是藏袍,它能适应青藏地区日温差大的需求。饮食:青藏地区日常主食是糌粑,牛羊肉也是常见的食物,人们喜爱喝青稞酒和酥油茶,这些都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利于当地人抵御寒冷。房屋:平顶碉房是当地常见的房屋,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材料。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认识了当地的高寒的自然环境,以及在这样环境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安全提示
上下楼梯不打闹,放学路上要慢行!
练习设计
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江中游,海拔在300~4000米,相对高差在1500~2000米。这里河流流速缓慢,河谷宽阔,土地肥沃,集中了西藏80%以上的人口。这里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油菜籽颗粒大,千粒重比东部平原高一倍;甜菜比北方地区的甜菜平均单根重20%~30%。(共24张PPT)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九章
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
3、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青藏地区
活动一:位置与自然环境
1、读图说说青藏地区的位置。
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活动一:位置、范围与地形
2、青藏地区有哪些地形区?以什么地形为主?
以高原为主,在高原上分布有山脉,谷地、盆地。
想一想:青藏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交界处,最终隆起形成的。
因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羊八井地热发电站
活动一:位置、范围与地形
3、找出图中主要河流。为什么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活动一:位置、范围与地形
4、该地的气候主要是什么?具有哪些典型的气候特征?
高原山地气候
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拉萨年日照时数3005小时
成都年日照时数1239小时
深入探究:为什么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拉萨的高海拔、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造成日照时间相对其他地方要长很多,是我国年平均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日光城”。因此,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活动二:雪域高原之旅
1、如果让同学们去青藏高原游玩,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你们会准备哪些物品?
活动二:雪域高原之旅
2、欣赏青藏铁路沿线景观,并思考青藏铁路修建遇到的难题。
活动二:雪域高原之旅
2、欣赏青藏铁路沿线景观,并思考青藏铁路修建遇到的难题。
高寒
缺氧
冻土
生态脆弱
活动二:雪域高原之旅
3、在旅途中,太铁路沿线经常能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请你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牦牛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防御寒冷;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活动三: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1、青藏地区有哪些牲畜和农作物?
活动三: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2、青藏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里?这些地区有哪些共同条件?
河谷地带
水源充足
光照充足
气温较高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深入探究: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雅鲁藏布江中游,海拔在300~4000米,相对高差在1500~2000米。这里河流流速缓慢,河谷宽阔,土地肥沃,集中了西藏80%以上的人口。这里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油菜籽颗粒大,千粒重比东部平原高一倍;甜菜比北方地区的甜菜平均单根重20%~30%。
海拔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水源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和糖分的积累。
活动四: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服饰
活动四: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饮食
活动四: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房屋
总结:
感谢聆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第九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能看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并认识其影响;
了解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特色。
课堂活动:
活动一:位置与自然环境
读青藏地区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读图说说青藏地区的位置。
青藏地区有哪些地形区?以什么地形为主?
找出图中主要河流。为什么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该地的气候主要是什么?具有哪些典型的气候特征?
深入探究:为什么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活动二:雪域高原之旅
请学生完成课本P86页活动课。
如果让同学们去青藏高原游玩,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你们会准备哪些物品?
欣赏青藏铁路沿线景观,并思考青藏铁路修建遇到的难题。
3、在旅途中,太铁路沿线经常能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请你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活动三: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读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提出下列问题:
青藏地区有哪些牲畜和农作物?
2、青藏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里?这些地区有哪些共同条件?
深入探究: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读雅鲁藏布江谷地的相关材料,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雅鲁藏布江中游,海拔在300~4000米,相对高差在1500~2000米。这里河流流速缓慢,河谷宽阔,土地肥沃,集中了西藏80%以上的人口。这里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油菜籽颗粒大,千粒重比东部平原高一倍;甜菜比北方地区的甜菜平均单根重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