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小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云南傈僳族民歌,四儿拍,是有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五声宫调式歌曲。歌曲由两个几乎完全相同的乐句构成,只有结束音不同。歌曲平稳的结束在调式的主音上,表达了小伙伴为保护小羊,打败豺狼的决心。在学生共同参与的歌表演中感受傈僳族的音乐特点。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下学期已经具备了对简单旋律的演唱和表演技能。初步认识了音的音的高低、节奏时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感受音乐内容形象,感受表现歌曲的情绪特点
教学目标:1.学生能感情饱满的演唱歌曲。2.能区分两个不同情绪的乐段,并进行歌表演。3.激发学生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唱《保护小羊》,并且有感情的演唱。感受音乐旋律的高低、强弱、快慢的变化。2.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谁能说说你是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
2.师:介绍傈僳族:民风、民俗、民族服装。(多媒体图片)他们生活在我国云南、四川以及西藏自治区,傈僳族勤劳勇敢、能歌善舞,他们还有许多成大的节日,比如年节期间的澡塘歌会是人们最向往的时刻,届时,男女老少背着食物到怒江边举行盛大的歌会。一唱就是几天几夜,场面非常热闹。
3.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傈僳族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但是需要同学们的配合,有了你们的帮助,老师才能顺利的讲完故事,你们愿意吗?)
二、歌词学习:
1.从前有一群小羊,它们在上岗上悠闲的吃着鲜嫩的青草,它们还不时的发出咩咩的叫声。设问:(1)你们能模仿一下小羊的叫声吗?(2)你们觉得小羊的心情怎样?(3)你能用这样的情绪再模仿一遍小羊的叫声吗?(教师弹旋律配合)
2.正当小羊们玩得开心的时候,听,突然谁出现了?(出示“三只狼”图片)狼非常的凶狠,它们到上岗上来想要干什么?
师:它来时想吃小羊的,那这一句,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狼的凶狠呢?(老师用两种不同的语调读,请同学们分析哪种语气更合适。全班同学有感情齐读。)
3.三只凶狠的大灰狼想吃掉可爱的小羊,小羊们非常的害怕。这时,如果你看到了狼要吃羊你会怎么做?(出示歌曲第三句)
(1)师:看到小羊要给狼吃了,你心里一定很焦急,那要怎样喊,才能表现你焦急的心情?(请一位同学试试!全班同学一起读一读)
(2)师:同学们读的非常好,那我们现在就来完整的表演一下这段故事(跟着老师的琴声,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1.刚才,我们共同表现了一段狼要吃小羊的故事,现在,老师还能把这段故事唱出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教师范唱第一段)
2.我们一起来学唱。
3.唱到这里,同学们心里一定很焦急。不知道小羊现在怎么样了,会不会被大灰狼吃了?不急,现在老师就用歌声告诉你。(范唱第二段)
4.小羊怎么样了?得救了吗?是谁来救的它们?(熊、大象、刺猬、猎狗)
5.这么多朋友来救小羊,它们都有哪些“武器”?(边讨论,边进行动作的创编)
6.完整演唱第二段
师:这么多朋友帮助小羊打败了大灰狼,小伙伴们又可以在上岗上玩耍做游戏了。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这一段?(高兴、坚定)
师:让我们带着快乐、坚定的心情来演唱第二段。
7.完整演唱。
四、歌表演
1.刚才,同学们唱的很好,表演得也非常棒。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分角色表演一下。
2.小组评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唱得好,表演得更棒!那你们知道,凶恶的大灰狼为什么会被小动物赶跑了吗?(团结起来力量大)对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再大的困难都不怕。也希望,你们能永远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