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9章 9.2.1 液体的压强(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9章 9.2.1 液体的压强(29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25 13:3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九章 压 强
人教版 八年级下
第1课时  液体的压强
重力;流动
D
1
2
3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密度;深度
4
5
6
见习题
增大
7
8
9
3×103;120
10
11
C
12
A
A
B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
14
13
15
16
见习题
17
A
见习题
见习题
1.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________作用,且液体具有________性。
课堂导练
重力
流动
2.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________和__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2)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______;
(3)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________。
底部
课堂导练
侧壁
相等


3.(2019?宜昌)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
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课堂导练
【点拨】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橡皮膜不论是朝上还是朝下都会向内凹;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得更明显。综上分析可知,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答案】D
课堂导练
4.(中考·济宁节选)如图所示,潜水员下潜到海水中不同深度,需要使用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练
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5.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________。公式中“ρ”指______________,“h”指深度——液面到被研究点的____________。
ρgh
课堂导练
液体的密度
垂直距离
6.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与容器的形状、容器内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课堂导练
密度
深度
7.(2019·广州)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1 g/cm3)(  )
A.a
B.b
C.c
D.d
课堂导练
A
8.(中考·泉州)装有一定量的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g取10 N/kg)(  )
A.8×102 Pa
B.1×103 Pa
C.8×104 Pa
D.1×105 Pa
课堂导练
A
9.(2020·邵阳)白云湖水电站是邵阳市城步县最大的水电站。在修建水电站的拦河坝时,把它设计成了下宽上窄,这主要是考虑到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增大
课堂导练
10.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所以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 m,最短的木板长为0.3 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 m2,桶底厚度不计,如图所示。当桶内装最多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_______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___N。(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课堂导练
3×103
120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课后训练
【点拨】由题可知,深度相同时p甲>p乙(如图所示),故ρ甲>ρ乙。
【答案】C
课后训练
12.(中考·自贡)如图,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点拨】由题图可知,量杯的形状是上宽下窄,在向量杯中注水时,相同时间注入相同质量的水,水在量杯中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故量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
【答案】B
13.(2019·河南)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课后训练
【点拨】由题意知,两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则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也相同,根据p=ρgh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又因为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F=pS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课后训练
14.(2019·鹤岗)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1,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1,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位置),饮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2,饮料对杯盖的压力是F2,则p1________p2,F1________F2。
(均填“>”“<”或“=”)
课后训练
【点拨】由图可知,正放时,饮料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小,压力相同时,正放时饮料杯对桌面的压强大于倒放时饮料杯对桌面的压强;正放时,杯中的饮料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饮料压的是杯壁,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杯中液体的重力;倒放时,杯中的饮料柱下粗上细,所以杯盖受到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因此F1<F2。
【答案】>;<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15.(2020·北京)如图所示,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在容器左、右两部分注入不同深度的水时(水面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橡皮膜发生了形变,
观察发现橡皮膜向________
侧凸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容器的左右两侧都装有水,右侧水比左侧水深,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使得橡皮膜向左侧凸起。
【答案】左;根据p=ρgh,因为水的密度相等,右侧水深度大,所以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
课后训练
16.(2020·南京)小明和小华利用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容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甲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________cm。
(2)比较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
随深度的增大而
________。
课后训练
7
增大
(3)比较两图,小明认为:液体内部某处到容器底的距离越大,其压强越小。为研究此问题,小华在图乙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往容器内加水,当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L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对比图甲,可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课后训练
【点拨】探究液体内部某处的压强与到容器底的距离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该处到液面的距离相同,甲中金属盒到液面的距离为7 cm,则乙中金属盒到液面的距离也应该为7 cm,所以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L需要满足L≥11 cm+7 cm=18 cm;当液面高度大于或等于18 cm时,乙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等于或大于甲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L≥18 cm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1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0.8 m,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 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 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多少?(g取10 N/kg)
【思路点拨】压强可用公式p=ρgh计算,其中容器顶部液体的深度h=h1-h2。
【答案】解:容器顶部液体的深度h=h1-h2=0.8 m-0.6 m=0.2 m,则p=ρgh=1.2×103 kg/m3×10 N/kg×0.2 m=2.4×103 Pa。
课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