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4-28 13:1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资料:有人计算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些水中只有大约2.2千克是作为玉米植株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各种生理过程的,其余那么多的水都到哪里去了呢?这些水对植物体本身以及自然界又有什么意义呢?
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成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其余的则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课本p113,第一段)
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
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
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
成熟区
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根适于吸收水的特点:
1、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根部吸收水的表面积;
2、成熟区内有发达的输导组织,有利于水分的运输;
3、根毛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利于吸水。
根吸水的原理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实验材料:塑料杯、芹菜、自来水、红墨水、刀片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实验结果
染色后的芹菜
叶脉红了
茎的表面却没有出现红色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芹菜茎横切
芹菜茎纵切
导管
芹菜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导管
导管
每一根导管都是由许多长方形、管状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
小资料
吸管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认识导管和筛管
导管
筛管
导管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导管:是死细胞构成的
导管运送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筛管:是活细胞构成的↓
筛管运输有机物
区别
导管
芹菜叶片
烟草植株叶片中的导管
根、茎、叶中都有导管,导管相互连接,形成了水分运输的管网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土壤中的水(无机盐)
根毛
根内导管
茎内导管
植株各处
水分的运输途径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这和叶的结构有密切关系。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上表皮
下表皮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叶肉
叶脉
气孔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栅栏组织
(含叶绿体较多)光合作用
海绵组织
(含叶绿体较少)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
气孔
气孔
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
气孔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气孔的分布:
大部分植物叶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不同类型植物叶的上、下
表皮的气孔数量不同。一般禾谷类植物如玉米、水稻等,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较为接近;双子叶植物如向日葵、番茄等,叶下表皮的气孔较多,有些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如桃、苹果等,通常只是下表皮有气孔;也有些植物如水生植物,气孔只分布在上表皮。气孔的分布是植物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2)当周围环境较干旱时,保卫细胞失水,体积收缩,细胞拉直,气孔关闭,进而防止水分散失。
气孔张开
(1)白天,气孔张开,空气进入气孔,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进而制造有机物,水分通过气孔而散失,蒸腾作用较强。
(2)当周围环境水分充足时,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大,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张开。
气孔关闭
(1)夜晚,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停止,蒸腾作用减弱。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气孔关闭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①促进植物体内水分、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②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蒸腾作用的意义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
 2.环境温度:在一定限度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
 3.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
 4.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注意:但中午温度过高时,植物叶片的气孔会关闭,以减少蒸腾水分。)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 水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到大气中?通过什么形式回到地面?
动画:水循环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课后练习3: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下列诗句。
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等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也汇入海洋。“不复回”是指地表水只能向海洋中流,而海水不会倒流入江河,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成为“天上来”的水。可见,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汇入海洋的水也是可以再返回陆地的。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大气中的水
地表
河流
海洋
植物
地下水
水循环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2.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根据最新估计:森林能把50%—80%的降水转入地下,一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一万亩森林蓄水能力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叶片的结构
叶肉
表皮(包括:上表皮、下表皮)
叶脉
2.气孔与保卫细胞
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户”,也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
气孔的张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3.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① 有效地降低了叶片温度  ② 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   ③ 利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通过导管运输水分。
四、课堂小结
1. 植物从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主要经过四个过程:
①根吸收水分;②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③通过导管输送到叶;④水变为水蒸气(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B
随堂反馈
2.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3. 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 ℃的热水中,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
A.下表皮的光照较强 B.下表皮气孔较多
C.下表皮颜色较深 D.上表皮生命力弱
B
D
随堂反馈
课后练习2: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了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
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