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4 21:4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石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检测试题
卷I(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50分 )
?1. 以下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说法正确的是(? ? ? ? )
A.私有财产的出现 B.社会分工的发展
C.农业畜牧业产生 D.阶级和国家产生
2.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多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国家开始形成
3. 处在大河流域的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 ? ? ? )
A.B.
C.D.
?4. 希腊有血有肉、有人情味接地气的“人类同形者”,其行动更多地听从生命本能的呼唤,他们和人类一样在道德上有许多瑕疵。这反映出古希腊文化( )
A.具有人文精神 B.宗教色彩淡薄 C.推崇物质生活 D.理性占据主导
?5. 为赢得诉讼,雅典诉讼人在演说中力陈自己或先辈所承担城邦的捐助义务,或将诉讼案件与城邦的利益联系起来,有的利用陪审员的怜悯之心,以至于雅典人认为“不研习演说术的人将成为它的牺牲品”。这一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法制规范缺失 B.民主政治发展 C.公民素质低下 D.智者运动兴起
?
6. 人类文明最初犹如茫茫大海的几座孤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点状文明在空间拓展中相互连接。古代文明扩展的方式有(? ? ? ? )
①武力扩张与征服? ②神话、艺术与文字传播? ③技术传播? ④宗教和思想传播 ⑤经贸往来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从实质上说明了(? ? ? ?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C.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8. 罗马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在公民权问题上,罗马人最终“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和希腊人意识的局限性”,共和时代,随着罗马统治区域的扩大和无权者的斗争,城邦内的平民、部分奴隶和被征服者拉丁人,以及帝国时代罗马的同盟者逐渐获得公民权。罗马人的这些做法( )
A.扩大了罗马政权的统治基础 B.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C.促进了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 D.体现了自由正义的法律精神
?9. “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10. 526年,查士丁尼任命法学家组成委员会编修法律;529年,颁布并实施了这套帝国法律即《查士丁尼法典》;534年,法典再次修订颁布。由此可见,该法典(????????)
A.灵活性和实用性强 B.需要不断补充和丰富
C.是君主意志的反映 D.有利于帝国不断扩张
11. 对外征服给罗马帝国带来巨额财富,也使大批富有家庭的战士阵亡,致使其家产落入妇女手中,而妇女又不能和男子为国家出钱出力,导致国家陷入经济困境。执政者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让拥有财产的妇女遇到战争时向国家纳税。罗马执政者的举措(? ? ? ? )
A.限制了妇女对财产的管理权 B.有利于维护妇女的权益
C.使妇女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 D.阻碍了罗马的民主进程
12. 欧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关于欧洲中世纪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B.伊斯兰教会神学控制思想文化
C.庄园法庭随着城市发展而建立 D.城市市民承担货币地租
?13. “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
A.使城市获得了完全的自由与特权 B.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C.采用了武力斗争的手段反抗贵族 D.迫使领主不得再向市民征税
?
14. 10~11 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以下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 ? )
①城市完全独立于各地封建主? ②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③城市兴起促使西欧大学兴起? ④城市兴起有利于国王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 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先后崛起。就其历史发展过程看,两大帝国的相似之处有( )
①地理位置都位于南亚地区 ②都信仰伊斯兰教
③政治制度中体现政教合一特点 ④通过灭亡拜占庭帝国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6. 下列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中,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
B.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奥斯曼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
17. “他们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与经济交流的桥梁,成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纽带。他们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把宗教文明和医学知识带到中国。”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
A.古埃及人B.古巴比伦人C.阿拉伯人 D.意大利人
?18. 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有(? ? ? ? )
①封闭保守、故步自封??②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
③频频用兵,导致民穷财尽?④内部阶级矛盾激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9.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关于俄罗斯的发展史叙述正确的是(? ? ? ? )
A.俄罗斯发端于十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
B.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
C.伊凡三世是第一位沙皇
D.彼得一世是莫斯科公国的建立者
?20. 日本12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其统治后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 ? ? ? )
A.天皇与武士构成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
B.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天皇成为虚君
C.天皇掌握实权,是最高统治者 D.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意图加强统治
?21.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 ? ? )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22. 东亚国家受中国政治文明影响较深,下面哪个国家没有模仿中国的封建政体(? ? ? ? )
A.阿拉伯帝国 B.越南 C.日本 D.高丽王朝
?23. 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有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广泛使用奴隶,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这些国家产生的背景之一是(????????)
A.阿克苏姆王国发展到鼎盛时期B.农业进步和环印度洋贸易发展
C.欧洲人对非洲的早期殖民侵略D.桑海的区域霸主地位达到极盛
?24. 中世纪非洲兴起的古代文明的代表是(????????)
①阿克苏姆帝国? ②马里? ③桑海? ④印加文明 ⑤津巴布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 古代美洲印第安人创立了灿烂的文明,下面哪个文明不在今天的南美洲(? ? ? ? ) A.印加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 C.玛雅文明 D.加纳文明
卷II(非选择题)
二、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共计50分 )
?
26.(16分) 地中海地区是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区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各地近乎隔绝的地理多中心,决定了希腊的经济多中心。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临近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这就使得希腊文明非常容易受到上述两地文明的影响。许多希腊的哲学家和史学家都曾游历埃及、巴比伦、印度等东方国家,考察学习,吸纳精华,化为自己的文化。希腊半岛的诸多天然良港将希腊的各个城邦用大海连接了起来,也成为希腊对外殖民和海外贸易的有利因素,希腊的经济结构由封闭的农业经济转向开放的商品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希腊文明虽然在四大古文明之后产生,但其在古文明之中的重要性,却是一点也不遑多让。
——摘编自《论古希腊文明的贡献》
材料二? ?拜占庭文化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它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发展水平较高,对中古欧洲发挥积极作用,加速斯拉夫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并形成以东正教为核心的东欧世界。拜占庭文化还对周围其他民族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中古时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
——摘编自《拜占庭文化》

(1)据材料一,指出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并举两例说明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贡献(8分)。

(2)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指出其影响(8分)。
?
27.(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像波斯、信奉基督数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大门。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
——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材料三:(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本国及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的影响(8分)。

(2)材料二中布罗代尔说,没有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永远不会实现统一“。你如何评价这句话(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点(6分)。
?
28.(1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 ?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立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
——钱程旦《现代文明的起源和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9分)。

(2)材料二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持何观点?依据材料三对该观点加以解释(7分)。
参考答案
阚疃金石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中检测试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50分 )
1.C
2.B
3.C
4.A
5.B
6.B
7.D
8.A
9.B
10.A
11.B
12.A
13.B
14.C
15.C
16.D
17.C
18.C
19.B
20.D
21.D
22.A
23.B
24.B
25.D
二、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共计50分 )
26.
【答案】
影响:小国寡民,城邦林立;农业不发达,重视开放型商品经济;文化开放包容,广泛吸收外来文化;重视殖民活动,具有扩张性(4分,每个要点1分)。
贡献:古希腊的神话、喜剧和悲剧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4分,每个要点2分,答对两个要点满分)。
(2)特点:传承性;包容性,开放性;文化成就高;影响广泛深远(4分,每个要点1分)。
影响:传承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推动了中古欧洲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4分,每个要点1分)。
27.
【答案】
(1)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下来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8分,每个要点4分)。
(2)评价:穆罕默德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4分)。
(3)共同特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6分,每个要点2分)。
28.
【答案】
(1)特征:政治:实行封君封臣制度(贵族等级);经济:盛行庄园与农奴制度;思想文化:基督教会占有重要地位(9分,每个要点3分)。
(2)观点: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3分)。
解释:城市的出现,使欧洲中世纪出现了新的阶级和新的文化(2分);推动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