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漫画的启示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合理进行想象。
2、根据阅读提示把看到的想到的编成故事,进行习作。
3、抓住中心,恰当的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1、能够仔细观察,读懂漫画的意思,理解漫画。
2、能从漫画展开联想,想象漫画描绘空留外的情景。
教学难点:
漫画画面以外的寓意,透过漫画体现的思想,针砭时弊。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孩子们喜欢漫画的心理特点,将本次习作与欣赏漫画、谈漫画、写漫画结合在一起。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激发习作兴趣
1、质疑激趣:???你看过漫画吗?喜欢欣赏漫画吗?
你从哪里看到过漫画?说说你对漫画的理解。
能说说你喜欢漫画的原因吗?
那你能说说漫画有什么特点么?
2、教师相机总结漫画特点: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画面。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幽默、风趣的画面,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引人深思,给人以启示。
3、导入新课: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欣赏吴孝三的一幅漫画“文明——只差一步”,希望你仔细观察,体会漫画中的韵味。(板书课题)
二、明确习作要求:
出示习作要求
(1)默读习作要求,并用铅笔勾画出重点
(2)归纳要求。
(3)明确习作内容分哪几方面
一方面:可以写漫画带来的启示。
教师点拨:类似读后感观后感的格式。
一方面:可以根据画意编故事。
(4)请同许选择要写得内容
三、指导观察漫画。
师:(出示漫画)这是漫画家吴孝三的一幅漫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结合漫画主题,看你是否明白画家的用意。
1、谁来说说从第一幅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一个男孩和一女孩??垃圾筒?香蕉皮?很多垃圾?)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
(女孩手指着垃圾?,他们背着书包,女孩和男孩的表情很惊讶)
教师表扬观察仔细的同学
3那么图上没有画的,没有表现出来的,你会想到还有什么?
生:路过的人视而不见
生:女孩和男孩说的话
……
(一幅图一幅图的逐一指导观察,想象)
?四、指导讲漫画的内容,写故事
1、根据画面简要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指明简要说内容)
2、小组合作,每人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3、小组讨论画家用意,明确作者对这件事的批评、讽刺态度。
出示要求:
(1)注意图之间的衔接,就是过渡。
(2)把看到的、想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结合起来。
(3)语言要表达准确。
(4)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组里同学有困难,我们就帮帮他。)
4、全班交流:
五、指导习作方法
(一)写法要有新意
方法 :可以采用不同的人称进行习作。
第一人称,把自己作为故事中的一个主人公。
第二人称,可以通过编故事赞美文中的你,来表现中心
第三人称,可以通过客观叙述的方式,新闻记者、过路人、同学、等进行叙述。
(二)大胆展开合理想象
重点点拨:第二幅图,是怎样一个情形
(三)语言生动,语言、动作、神态的描绘
语言:他们说了什么,怎样的说?
动作:分别观察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动作
图一??女孩子指着垃圾
图二 ?男孩子手指着脑袋,女孩子弯着腰,弓着身,伸出双手在收拾垃圾,回转过头来,喊男孩子
图三 ?男孩子趴在地上,左手扶纸右手拿笔。女孩子站直身子,伸出双手。
图四 ?男孩子一手拿笔一手指着贴在垃圾筒上的纸条。女孩子翘起大拇指。
神态:观察并想象
四、开头结尾写法点拨
1、(指导开头) 开门见山 ???倒叙????引用????情景烘托??等方法都可以使用
2、你们觉得怎么写文章的结尾?
3、点拨题目:?就用“文明只差一步”为题吗?有没有其他题目?怎么起更好?
五、中心启示:
1、同学们,你们大多数都完成了根据漫画编故事这个任务。那么这幅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2、现在我们来说说漫画或根据漫画谈谈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谈。如:可以批评那些乱扔垃圾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还可以说这两位学生保护环境的美德,也可以说他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后来人自觉的讲文明。)
A 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B 人类需要文明????
C 凡是从身边小事做起 ????
D 讲文明 树新风 促进和谐社会
E 要做有爱心的人 爱家乡 爱社会
F 绿色环保爱护家园
G批评不讲文明不讲公德的人
H 对这样不讲文明的行为进行警示
I 引发世人思考??????
六?、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提醒学生注意:
1、内容符合图意。
2、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表达清楚。
3、语句通顺。题目新颖。
七、习作评讲
小组推荐佳作。全班交流。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⑴ 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⑵ 是否把四幅图的内容写完整了,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漫画中的讽刺意义是否表达出来?
八、认真修改之后进行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