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3.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第二课时
山西省祁县中学
苗晋红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阅读图文资料,描述世界工业布局特点及发展方向;分析某区域某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并能对该区域工业布局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评价。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学会从环境和集聚角度合理布局工业活动。
(人地协调观)
3,通过研究活动,分析评价具体区域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学以致用。
(地理实践力)
基础导学
1、工业布局的概念,两大层面,
合理的工业布局的意义。
2、工业区的定义,分类,分布。
3、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4、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
5、工业集聚的类型,原因,目的,案例。
6、工业分散的类型,原因,目的,案例。
7、科技创新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以及
重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的
影响。
世界工业以集聚为主——形成工业区
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俄罗斯工业区
北美工业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
扩充知识一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俄罗斯的欧洲工业区、意大利西北部工业区等,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新兴工业区指由生产规模比较小、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组成,生产部门以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业、激光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资本的集中程度较低的工业区。
扩充知识二
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现象,其产生的核心是降低成本,争取最大利润。目前,世界工业联系呈现出明显的集聚和分散现象。
随堂练习
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形成于
19
世纪后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美国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兴盛的原因。
五大湖丰富的铁、阿巴拉契亚山丰富的煤炭,原燃料充足;
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丰富的水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
市场广阔。
3、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落趋势,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原因,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
分析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外部原因
国际竞争压力大;新技术革命出现了新的工业部门和新兴工业区。
内
部
原
因
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
“锈带”的原因
4、美国工业向西部、南部转移。
西部“硅谷”新兴工业区的优势。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临近斯坦福大学,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多;
临近高速公路、航空港,便捷交通;
军事订货。
合作探究
从环境角度考虑,分别说明无污染工业、轻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借鉴工业区位因素分类)在祁县县城的布局特点及原因。
环境质量、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
总结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布局
近燃料
近原料
近市场
临海型
临空型
科技型
新原料新燃料
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
科学技术
环境质量
信息化水平
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