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走进技术(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走进技术(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科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1-04-26 10:33: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技术及其巨大的作用
第一节
走进技术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人类在生活中,需要了解海洋世界,于是产生了海洋技术等。该案例说明(???)
A.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B.技术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是人类的创造
C.技术是人类创造的,超越了大自然????
D.技术是人类创造的,由人类掌控使用,故人类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然界
2.用棒槌捶打衣服,用手搓洗衣物,这种原始的洗衣方法,人类至少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直至洗衣机的发明,才把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从木质洗衣机、电动洗衣机、自动洗衣机、全自动洗衣机到臭氧洗衣机等,洗衣机技术的进步,是多次发明与革新的结果。该案例说明(???)
A.技术的发展不需要创新
B.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还是不做为好
C.瓦特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是技术革新
D.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技术的发明和革新都是技术创新
3.太阳能电池板技术的发展已较为成熟,可安装太阳能的高昂成本让消费者无法接受。正在美国实施的免费太阳能计划,用类似于房屋贷款的形式来帮助消费者安装太阳能;还有企业将太阳能电池板租用给消费者并提供免费电力。这种用后付款的方式不仅让消费者接受,还让房主实际支付的电费大幅减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环保注定是未来人们密切关注的话题,发明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才是最终目标
B.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不会消失、不会被取代
C.太阳能未被普及的原因是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D.推进新技术的普及可以不考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4.某市一大型化工厂生产能耗高,排污量大,为了达到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标准,又不影响正常生产。以下对生产加工系统采取的措施恰当的是(???)
A.停止生产
B.研发能耗小的新技术,增加排污处理环节
C.将污染物掩埋
D.将工厂迁移到乡村
5.下列关于技术的综合性说法正确的是(???)
A.一项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B.科学就是技术,两者是同一概念
C.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技术侧重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
D.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6.下列对通用技术理解错误的是(???)
A.通用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B.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专业技术
C.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理论、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D.通用技术课程是提高我们的技术素养,为我们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
7.我们在进行技术设计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这说明技术具有(???)
A.两面性
B.目的性
C.综合性
D.创新性
8.利用先进的纳米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可制成含有纳米电脑的可人机对话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纳米装置,它能在几秒钟内完成数十亿个操作动作。在军事方面,利用昆虫作平台,把分子机器人植入昆虫的神经系统中控制昆虫飞向敌方收集情报,使目标丧失功能。纳米技术的应用活动属于(???)
A.产品测试活动
B.产品评价活动
C.科学探究活动
D.技术活动
9.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制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由于技术具有(???),让他成为一个富有的名人
A.创新性
B.目的性
C.综合性
D.专利性
10.羽毛球拍从木质到铝合金,再到碳纤维,经历了一个技术发展的过程。这体现了技术的(???)
A.目的性
B.综合性
C.创新性
D.专利性
11.需求是设计的动力源泉,而设计的本质是一个(???)的过程
A.发现规律
B.科学发现
C.技术创新
D.推动历史
12.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需要根据人的身高、体形进行计算,然后再绘图剪裁和制作,这就需要运用美术、工艺学、人体解剖学、数学、心理学、制图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动画制作,制作者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和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由此说明(???)
A.服装设计师不用熟知多学科知识
B.技术是技术,科学是科学,两者无关
C.科学先于技术产生,科学高于技术
D.技术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结晶
13.在能源危机的时代,有一款电动汽车可依靠风力和太阳能运行。车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和一个风轮机为它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种自驱式电动车体现了人们通过技术(???)
A.利用自然 
B.创造自然 
C.设计自然?
?
D.改造自然
14.造纸术的发明来源于(???)
A.人类的需求
B.技术试验
C.观察日常生活
D.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
二、简答题
1.某同学准备设计制作一个受光控又可以远程遥控的台灯,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应该学习掌握哪些知识?
2.以智能手机为例,说明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综合性、价值性等性质。
3.中国古代有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水稻栽培、珠算、提花机......选取一项你感兴趣的技术,了解这项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带来的影响。
4.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某种产品发明的例子,说明这个产品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5.选取身边的例子说明,要减少技术在应用方面的负面作用,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技术及其巨大的作用
第一节
走进技术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ADABA
6-10
BCDDC
11-14
CDAA
二、简答题
1.本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技术的综合性的理解和掌握。
台灯的设计制作,本身就是一个综合载体,需要掌握光学、电子学、材料学的知识。为了实现受光控制和远程遥控,需要掌握光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如数字电路分析、无线遥控技术、最小系统片机编程等知识。为了设计一个适用的产品,也需要掌握工业设计、人机工程等相关知识。
2.本题目选取学生最熟悉的技术载体手机,作为技术6性质的呈现载体。可以方便学生从己生活实践经验出发,谈出自己的切身感受。
手机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信息传递,是为了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远程传达信息所设计的产品。其实践性体现在研发、应用和选代的全部过程中。例如:在研发过程中,必然制造出多个样品机再根据使用手机的极端环境测试,实践出最适合的一款设计样品。
现在的智能手机,集合了传感器技术、摄像成像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是一个多技术融合的载体。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技术的诞生、发展历程信息的检索能及对技术影响的具体表述能力。主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技术的巨大促进作用认知,提升学生对技术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例如水稻栽培技术:我国是水稻栽培的起源国之一,目前已有7000多年的发展史。《陈旉农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一部农书,作者陈要在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西山隐居务农,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74岁时写成此书,其中讲述发展双季间作稻,而其中后季稻采用“免栽培法”就是一种最早的“省力栽培插法”。而后根据地域的不同,长江中下游采用晚稻的“旋耕直法”,南方地区则用半早式垄作栽培等。
到现代,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得到长足发展,而随着绿色环保概念的提出,作物轮作,旱田轮作有减少了对土壤的人为干扰,成为主流的栽培技术。
4.19世纪布鲁勒为普茨茅斯皇家船厂大批量制造滑轮设计了一系列机床,这是机床设计发展的里程碑。这一工具的使用,标志着可以利用机器生产机器零件,大大提高了效率。之前110个师傅的工作量,现在10个人使用机床就可以达到。
5.为减少技术的负面影响,要遵循技术原则和技术规范。比如在大量的电子产品中都会使用干电,当电池电量用尽后,必须遵循电池回收的规范,放入专用的回收桶内等待专人处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