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世界遗产
(一)中小学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
对应信息技术主题
PPT
开始时间
学科
美术
学段
高年级
年级
六
案例名称
我国的世界遗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
年
12
月
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课标》指出:“关注文化与生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注重创新精神”,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在课程目标方面,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美术与自然、生活、文化、科技等之间的关联,进行探究性、综合性地美术活动,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在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空间的同时,激发学生们探索的欲望,并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二部分
分目标)2.如今,中国教育已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教育目标发生根本的改变,改变了教学的关注点。美术学科形成了新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择、获取知识,学会解决问题,形成了学科核心素养。它们是图像识读素养、美术变现素养,审美判断素养、创意实践素养、文化理解素养等核心素养。(尹少淳.
尹少淳谈美术教育
[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1
P161-P163)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在于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方法、发挥综合能力,采用思维导图、PPT、展板等多种形式展现相关信息,以欣赏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主线,在了解世界遗产申报的条件和我国世界遗产的分布,以及在通过对我国部分遗产的深入了解、探究的过程中,感悟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为我国的丰厚的文化积淀而骄傲,在收集、整理相关信息的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信息收集、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实际操作等综合探索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电子白板、互联网、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及相关的项目、类型、价值等。学生情况:
六年级学生已有知识点:《多姿多彩的塔》、《走进颐和园》(三下),《庄严的牌楼》、《画牌楼》(四上),《北京的城楼》(四下)等与世界遗产相关的建筑。《美术课程标准》强调体验式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来,自主地对学习内容进行观察、理解、思考、分析,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一起讨论、比较、尝试。高年级的学生有具备了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教学思路的转换,在生本教学中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自觉地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一步地得以提升。教学方式:对我国部分世界遗产各进行生生合作探究,师生谈话式、讨论式、实践活动式等。通过观察、搜集、感受、讨论、研究、汇总等过程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合作汇报、讲述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初步建立各学习材料的汇总、综合运用、分析,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教学手段:
借助《我国的世界遗产》一课,绘制思维导图、计算机、多媒体PPT手段等电化教学,以学生探究性的学习为主,组织学生们通过汇总、观察、分析等进行感官体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料引导学生收集、了解、欣赏、感悟我国世界遗产的特有价值,以提高对世界遗产的认识。技术准备:多媒体技术等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绘画作品、学习单等学生准备:文化遗产相关材料、学件、彩笔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了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感知我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技能: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分析事物的能力,提高审美趣味。过程与方法:
过程:搜集、分析、处理资料信息,并用PPT、思维导图以及语言进行讲述、介绍。方法:通过分组合作探究、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
重点:能欣赏、了解、感悟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难点:小组合作,搜集、整理、提炼世界遗产相关资料,并以集体汇报的形式谈谈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呈现任务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课前提出学习任务
自由组合小组;分组选择分题材进行世界遗产资料的收集、汇总、归纳、分析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互联网
课题
开门见山,直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世界遗产》一课。
1’
成果交流分享成功
1.我们如何理解世界遗产?2.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3.根据之前的自主合作学习、探究,请分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第一组针对世界遗产的概念、分类以及申报等相关知识进行汇报。
培养学生收集、探究、汇总、归纳、分析事物的学习能力
PPT
5’
第二组探寻我国的世界遗产名录,并简要介绍各遗产的当选理由等资料的回报。
5’
第三组对明清两代皇宫——故宫相关知识的汇总、介绍、汇报。
5’
第四组结合天坛的建筑特色进行汇报。
5’
第五组搜集颐和园相关资料并汇报。
5’
第六组搜集、介绍家乡暂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并进行申报推荐。
5’
结合各组汇报,教师辅助添加与世界遗产相关的古今中外明家的作品介绍
对比分析
开阔视野,进一步增长知识。
5’
思维拓展
请将本课学习的体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体现出来。
进一步提炼知识,呈现学习成果。
4’
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方式1.档案袋的资料收集:包括世界遗产分类等文字介绍以及绘画等图片。2.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对世界遗产逐步认识的语言表述及各组学生自己的学习PPT、思维导图的呈现。3.分组讨论中的观点陈述。
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综合
探索”课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与保护中国的世界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学习中,学生要结合自己已具有的相关绘画、工艺、建筑等艺术知识,尝试从美术的角度去了解、欣赏我国的世界遗产,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同时,把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世界遗产介绍给大家,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由于教材中提供的我国文化遗产项目较多,不易在短短一节课中呈现给孩子们,故本课采用自由结合分组,自主选择遗产项目进行探究的学习模式,收集、整理并以ppt、思维导图等模式进行介绍。在选择介绍内容的时候,孩子以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评定、北京遗产数目以及北京的故宫、天坛、颐和园这样的皇家宫殿群、坛庙建筑和皇家园林建筑及其色彩特点来介绍,围绕这一主线,引发出皇家园林以借鉴南方的苏州私家园林为蓝本,但在色彩上又有别于小巧的苏州私家园林的特点,显得气势恢宏。在查阅、收集、汇总、整理、归纳、汇报内容的时候,有的孩子选择的素材偏多,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孩子们以美术的视角来遴选出自己所要的。加之各组孩子们在整理素材的时候又要考虑同伴提供的素材,然后再次汇总提炼,无疑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好的合作学习的机会。这样一个很好的生生、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促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在了解我国世界遗产的过程中,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与保护文物的使命感。思考:本节课上,各组孩子们在语言表述见解的时候容易照本宣科,值得注意并需加以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加之本节课孩子们呈现的内容较多,故原有设计中的以古今画家水墨绘画古典园林的这一环节延后到下一课环节去展现体会。
《我国的世界遗产》
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六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