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三节
海水“制碱”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的重要性质;能运
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盐的性质进行归纳。
2、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会判断物质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
提高分析及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养
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通性;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难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判断。
纯碱的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2、与酸反应:
3、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反应:
4、与氯化钡(氯化钙)反应:
三、盐的化学通性:
1.盐与酸反应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Na2CO3+2HCl=2NaCl
+
H2O
+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CO32-的检验
向样品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样品中含碳酸根。
三、盐的化学通性:
2.盐与某些碱反应
盐
+
碱→
新盐
+
新碱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Ba(OH)2=BaCO3↓+2NaOH
三、盐的化学通性:
3.盐与某些盐反应
盐
1
+
盐2→
新盐1
+
新盐2
Na2CO3+BaCl2=BaCO3↓+2NaCl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2HCl=2NaCl
+
H2O
+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BaCl2=BaCO3↓+2NaCl
共同点: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四、复分解反应
A
+
C
=
B
A
B
D
C
D
+
复分解反应要发生,且能够进行到底,
一般应考虑两方面的条件:
1、考虑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
(对反应物要求的条件)
2、对生成物的条件要求
两者缺一不可
1
、对反应物要求的条件:(除酸碱中和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与碳酸盐的反应外)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都必须可溶。
2、对生成物的条件要求:
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气体、沉淀或水。
(三者有一即可)
酸、碱的溶解规律
酸:初中范围内的酸全溶
碱:钾、钠、钡、铵,四碱
溶,Ca(OH)2微溶,
其余的全不溶。
盐的溶解性规律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溶;
盐酸盐(Cl-):除氯化银不溶,其余全溶;
硫酸盐(SO42-):除硫酸钡不溶,硫酸钙、
硫酸银微溶,其余全溶;
碳酸盐(CO32-):除碳酸钾、碳酸钠、
碳酸铵溶,MgCO3微溶,其余不溶。
HCl
+
Na2CO3
1、交换位置:
Cl+
CO3
Na
H
2、定化学式:
NaCl+H2CO3
例:
3、配
平:
2HCl+Na2CO3
2NaCl+H2O+CO2
HCl+Na2CO3
HCl+Na2CO3
笔下生辉一:
H
Cl
Na
O
H
+
H
Cl
Na
O
H
=
+
H2O
H2SO4
+
Cu(OH)2
=
H
SO4
Cu
OH
H
OH
+
2H2O
笔下生辉二:
HCl
+
AgNO3
H
Cl
NO3
Ag
=
↓
+
BaCl2+H2SO4
=BaSO4↓+2HCl
笔下生辉三:
①
NaOH+CaCO3
②
Ca(OH)2+K2CO3
=CaCO3
+
KOH
2
↓
①
BaCl2+K2CO3
②
NaNO3+K2CO3
=BaCO3
+
KCl
2
↓
笔下生辉四:
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判断下列反应的基本类型。
2H2O2
2H2O+O2↑
催化剂
CO2+2NaOH=Na2CO3+H2O
CaO+H2O=Ca(OH)2
Fe+2HCl=FeCl2+H2↑
Ca(OH)2+Na2CO3=
NaOH
+HCl
=
Fe2O3+6HCl=2FeCl3+3H2O
复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下列物质能反应吗?
HCl+CuCl2
Na2CO3+NaOH
CaCO3+
2HCl=
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H2CO3
NaCl
+
H2O
CaCO3↓+2NaOH
CaCl2
+
H2O
+CO2↑
从H2SO4、HCl、Ba(NO3)2、NaOH、K2CO3五种溶液中各取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组合有(
)
D、8种
B、6种
C、7种
A、5种
H2SO4+HCl
H2SO4+
H2SO4+
H2SO4+
Ba(NO3)2
NaOH
K2CO3
HCl+
HCl+
HCl+
Ba(NO3)2
NaOH
K2CO3
Ba(NO3)2+
NaOH
Ba(NO3)2+
K2CO3
NaOH+
K2CO3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