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的小闹钟》教学设计
【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下册】
一、教学理念
新课标指出:“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奥尔夫将音乐欣赏作为听力训练——通过亲身参与,通过动作、奏乐、以及绘画等手段对听作出即兴反应,培养对学习音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听辨能力、听觉记忆力和对音乐的理解、领悟能力。《调皮的小闹钟》教学设计融合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及新课程标准,运用奥尔夫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且引导学生探索、即兴创造,让学生变观众为演员,在唱唱、奏奏、想想、动动的过程中开发音乐的感知力,在活动中感受音乐,在表演中理解音乐。并且在各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
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乐曲为C大调、4/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乐曲开始用双响筒声模仿钟摆的走动声。开始它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这种偶而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中,出现了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
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转成了G大调。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入闹钟的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加有反复后接尾声,使得乐曲具有更为风趣的性格。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持久性差、好表现,已经具有一定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同时也具有基本的演奏能力,能利用打击乐器对歌曲进行简单的伴奏,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舞蹈表演创作当中,充分表现自己。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本课通过聆听、模仿、游戏了解乐曲的结构、音乐的情绪,熟悉主题及插部音乐。
三、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
3.结合打击乐、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难点: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
五、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感受主题音乐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感受主题音乐。
1.师带领学生听《调皮的小闹钟》音乐做律动。
2.节奏练习
①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猜猜是谁发出的声音?你能用弹舌的方式模仿一下小闹钟嘀哒嘀哒走路的声音吗?集体模仿一下小闹钟老师用双响筒给你们伴奏(师生合作弹舌)
②(出示课件)你能用这个节奏模仿小闹钟走路吗?
③你们听小闹钟它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三角铁发出叮的声音)请同学们继续跟我合作,这个声音刚好出现在哪个位置?(休止符处)
④现在我想请两个能干的小朋友来演奏双响筒和三角铁,其他小朋友继续用弹舌模仿小闹钟。
活动2【讲授】参与活动,记忆主题音乐
参与活动,理解乐曲结构。
(一)参与活动,记忆主题音乐。
1.师:“小朋友们刚才模仿的小闹钟很有节奏感,一定是准时的闹钟。可是冯老师发现有只调皮的小闹钟,它趁主人睡着的时候,开始了不规律的走路,你们瞧!(播放视频)
2.师:你看出小闹钟是怎样调皮的么?小闹钟自由地走路,让音乐都发生了变化,我们一起来学学这调皮的小闹钟。
3.画图形谱。(师生参与互动)
4.师范唱。
①学唱主题音乐旋律。
师:“调皮的小闹钟不仅别出心裁地走路,还哼起了歌,你听!”
②我们一起跟着小闹钟来学一学,师生跟琴学唱(出示图形谱)
③在律动中跟音乐加手势唱
5播放完整的音乐,分辨主题旋律出现几次。
师:刚才我们一起唱的歌是“调皮的小闹钟这首乐曲里的主题音乐,接下来我们完整聆听整首乐曲,当你听到主题音乐出现,请举手示意我,(播放乐曲)哦,你最先听出来,到王老师身边来,帮我拿着小闹钟的图片,(生2……生3……,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3次),麻烦你们帮我把小闹钟的图片贴到黑板上。
(二)创设情境,熟悉插部音乐。
理解第一插部: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进入角色。
(师:这只小闹钟除了喜欢唱歌,还喜欢干吗?你来听。
2.①师: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②你觉得小闹钟在干什么呢?
③你觉得怎样的舞蹈动作可以表现得比较优美呢?那让我们和小闹钟一起跳个舞吧。
聆听第二插部:
1.师:小闹钟不仅喜欢唱歌跳舞,最喜欢的还是它的工作,你知道它的工作是什么吗?我们来听听看。(聆听第二插部音乐)
2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师生练习动作,师哼唱旋律)
3.小闹钟一共闹了几次铃?(再次聆听第二插部,数闹铃次数)
4.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小乐器,我们一起来帮小闹钟叫醒主人。
5.小闹钟说谢谢你们帮它叫醒小主人。
活动4【讲授】完整聆听,了解乐曲结构
(三)完整聆听,了解乐曲结构
1.聆听全曲,排序。师:“唱歌跳舞工作的小闹钟,组成了一首完整的乐曲,我们仔细听听,他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的。”(聆听全曲,讨论排序)如果我们把唱歌的小闹钟用字母A表示,那么跳舞的小闹钟就是B,工作的小闹钟就是C,那么整首乐曲的结构就是ABACA,像这样由相同的主题和几个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叫回旋曲。2.给小闹钟设计发型。
3.处理结尾。师:你们看小闹钟的这跟头发是不是最有个性,我们来听听它的声音(播放结尾音)你觉得小闹钟怎么了?
4.整合表演。
活动5【讲授】乐曲整合表演与尾声
乐曲整合表演与尾声
1.介绍作曲家安德森。(出示图片)
2.欣赏《打字机》
3.再次变成小闹钟,律动中结束愉快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