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文档属性

名称 战争与和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2-03-02 21:3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战争 与和平
战争 与和平
社会变革与美术作品的关系
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与艺术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秦始皇兵马俑》这一组大型雕刻直接再现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它为什么在陵墓中出现,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的特点是什么
《秦始皇兵马俑》这一组大型雕刻直接再现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它为什么在陵墓中出现,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的特点是什么
时间: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
猜一个历史事件
地点:南京
人物:中国国民党军队与日本军队
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 油画 陈坚 220x600 M
日酋冈村宁次(右)向中国受降主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呈递降书
日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
冈村宁次
何应钦
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 油画 陈坚 220x600 M
在10届全国美展(2004年8月19日10月11日)上一经展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幅反映抗战胜利、受降大典的油画作品。作者陈坚历时16年(1987-2003)完成。
作品完全纪实性的再现了日军投降的那一个瞬间,表现了抗日战争一个悲壮的胜利。
战争只会导致一个结果:毁灭、破坏和持久的苦难。我们祈祷和平!
格尔尼卡(西班牙)1937年 布面油画 349.3×776.6厘米
毕加索采用了多种风格与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整幅作品以白、黑、灰为基调,弥漫着悲壮、阴郁、压抑、恐怖的气氛,尽管是一些几何形人物,广用线条,寓意复杂,但观众都能领会。其强烈的感人之处不亚于一幅写实的力作。
创作: 《1937 · 南京》
模仿格尔尼卡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以黑白灰为主色的作品,表现出自己对南京大屠杀战争事件的鲜明立场。
南京大屠杀视频
在西班牙内战中,1937年4月26日下午,协助佛朗哥叛军作战的德军轰炸了西班牙的一座巴斯克历史名城——格尔尼卡。在这个全镇居民只有7000来人的小镇上,炸死1654人,炸伤889人,格尔尼卡化为平地。面对法西斯的残暴行径,毕加索在极度的愤怒和痛苦之中,唤起了狂热的创作激情。他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以这起事件为题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格尔尼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