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孔雀轻轻跳》 执教者:
教学内容 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在唱、演中感受歌曲所描写的傣族风情,逐步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3、过程与方法: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空间,使他们能自愿、自主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最后两句的准确演唱。
2、学生能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动物形象,能在唱演中感受歌曲所描写的傣族风情。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听唱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 发现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 钢琴、葫芦丝、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 设计 本节课在适当的环节中加入了多媒体展示,力求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学习、喜欢学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理
念 本课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探究、兴趣培养为教学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课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创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和个性的展示。
本课课堂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思考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课堂教学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心投入,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思路 激趣导入—感受美,整体学习—品味美,丰富体验——表现美,情感升华——延续美,课堂评价——回味美。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感受美
1、师:吴老师带来一样很特别的乐器,猜猜它的名字,教师简介葫芦丝。
2、欣赏葫芦丝乐曲《金孔雀轻轻跳》(教师吹奏)
3、提问:孔雀的故乡在哪里?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孔雀的故乡----一个美丽的地方。 (出示PPT图片)
生: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那里的什么?(此问题要启发学生说一说傣族的风土人情。)
通过教师的现场葫芦丝吹奏,生动的语言描述、图片展示、声音聆听、视频观看,形象生动、具体直观的了解傣族以及相关文化。加深学生的印象,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热爱。
二、整体学习——品味美
1、模仿傣族特色乐器象脚鼓,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旋律。
(1)介绍象脚鼓:因鼓的形状类似象脚,因而得名象脚鼓,它是一种打击乐器,一般是由男子演奏的。
(2)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和我一起学打象脚鼓好不好?教师打象脚鼓,学生模仿。(节奏练习)
3/4? ?咚 咚 咚 │ 咚 咚咚 咚│
咚 咚 咚 │ 咚 咚咚 咚‖
(3)学生创编节奏型。(鼓励学生创编)
(4)为歌曲进行伴奏,提示:2拍子强弱。
2/4? ?咚 咚咚│ 咚 咚咚 │ 咚 咚咚 │咚 咚咚 ‖
(5)刚才听到的歌曲是傣族小朋友最喜欢的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揭示课题)
2、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 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什么?
(2)、学生随录音轻声演唱歌曲。
(3)、解释:傣族人民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比如:小卜少、小卜冒指的是女孩和男孩的意思。
(4)、学生再次演唱歌曲找一找难唱的地方或唱不好的地方。
(5)、对学生唱不好的地方进行指导练习。
a 对学生唱不好的乐句进行指导。
b 学生听琴声,找出这两个乐句的区别。
难点解决:
2/4?
6 3 3 | 1 2 2 | 1 6 1 2 | 2 — |
6 3 3 | 1 2 2 | 3 1 6 1 | 1 —‖
c 教师弹琴,学生用“lu”哼唱,解决难点。
(6)、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怎样唱才能把孔雀的美丽表现出来呢?学生用动作表演,体会歌曲情绪。
(声音优美,亲切;展翅开屏一句力度稍加强再渐弱;歌曲结尾处用较弱的力度,表现歌曲美妙的意境。)
(8)学生边唱边用象脚鼓的节奏(咚 咚咚)为歌曲伴奏。
1、通过学生寻找伴奏源,创作伴奏型等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表现力,培养探究力、发挥想象力。
2、学生聆听范唱,提问、分析歌曲旋律和特点,用“lu”哼唱,轻声演唱,有感情的演唱,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让学生学会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分析力和鉴赏力,加强他们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综合能力。
三、丰富体验——表现美
1、欣赏舞蹈片段《金孔雀》(播放舞蹈片段)
师:孔雀仙子的舞蹈怎么样呢?(非常的唯美,惟妙惟肖)
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节奏组,歌曲组,跳舞组……)
小结:刚才我们用优美的舞蹈、甜美的歌声,欢快的节奏来表现了美丽的孔雀。
本环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实践过程,鼓励创作,在这样一个师生共同合作、互动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创造、表现和发挥个人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空间。
四、情感升华——延续美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使这些小动物健康、快乐的生活下去呢?(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五、课堂评价——回味美
1、学生们说说自己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2、师生再见。
附:板书设计 金孔雀轻轻跳
情绪:优美 亲切
《金孔雀轻轻跳》
教 学 设 计
学 校:西安市灞桥区三殿中心小学
科 目:音 乐
执 教:吴 园 园
年 级:二年级
时 间:2013年11月
《金孔雀轻轻跳》
教 学 反 思
学 校:西安市灞桥区三殿中心小学
科 目:音 乐
执 教:吴 园 园
年 级:二年级
时 间:2013年11月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反思
西安市灞桥区三殿中心小学
吴 园 园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浓浓傣族风情的二拍子歌曲。在教学中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抓住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1、在引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教师的现场葫芦丝吹奏,多媒体课件把大家带到美丽的西双版纳,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图片展示、声音聆听、视频观看,形象生动、具体直观的让学生了解了傣族以及相关文化。加深学生的印象,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热爱。
2、在这堂课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紧紧围绕课题“金孔雀轻轻跳”来展开,让学生有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音乐中来。本课采用了听唱法学习歌曲,培养了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通过聆听范唱,提问、分析歌曲旋律和特点,轻声演唱,有感情的演唱,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让学生学会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分析力和鉴赏力,加强他们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综合能力。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本课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实践过程,鼓励创作,在这样一个师生共同合作、互动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创造、表现和发挥个人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空间。
3、在欣赏完杨丽萍的《孔雀舞》片段后,学生有了更多情感体验和视觉冲击,在这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分组进行自主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一方面充分展示了学生对音乐的把握和理解,另一方面在活动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整节课突显出趣味教学,快乐教学,把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体现了新课标“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情况,因此还需要在实际课堂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完善,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个孩子都加入到音乐活动中来,真正地动起来。
总之, 音乐是快乐的艺术,是美的艺术。在这充满美的课堂上,我们音乐老师应该象园丁一样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自己的土壤,精心的培养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神奇与美妙,感受生活的灿烂与美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总结,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与同学们共同创造一个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